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

江桂斌

月刊

0254-6108

hjhx@rcees.ac.cn

010-62923569

100085

北京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2871信箱)

环境化学/Journal Environmental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环境化学》(双月刊)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中文核心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为推动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迄今为止,《环境化学》是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惟一科技期刊。 《环境化学》主要刊登报道我国环境化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和技术成果以及国外环境化学研究趋势。范围涉及大气、水体、土壤、生态、工程技术和环境与健康等各个层面,包括大气、水和土壤的环境化学、环境分析化学、污染生态化学、环境与健康、污染控制和绿色化学等方面。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种铁改性水热炭对土壤中铬固化效能及其形态影响

    汲镔桀王洪波李梅李晓辰...
    1047-1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采用机械球磨法分别制备零价铁(ZVI)、黄铁矿负载水热炭,通过土壤提取实验和土柱淋溶实验,对比添加不同材料后土壤中铬(Cr)含量的变化,分析淋溶液中Cr累积释放规律及Cr在土柱中的纵向迁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材料相比,施加ZVI改性水热炭(ZBC)和黄铁矿改性水热炭(HBC)对土壤中Cr均有优秀的固化效果。在低投加量(5 g·kg-1)下ZBC、HBC使土壤浸出液中总铬浓度分别降低35。8%、39。6%,而土壤中有效铁含量涨幅均小于0。1%,解决了使用ZVI和黄铁矿引起的土壤铁含量过度增加的问题。在土柱淋溶实验中,施加ZBC、HBC后淋溶液总铬含量较CK(未加改性水热炭的对照组)分别下降27。3%、39。3%;土柱下部未污染土壤总铬含量分别降低31。4%、56。3%,Cr(Ⅵ)浓度分别降低51。7%、44。4%。结合表征可得,土壤中的Cr可被ZBC、HBC吸附,水热炭负载的Fe可将Cr(Ⅵ)还原成Cr(Ⅲ)并附着在土壤中,HBC中的FeS2有效参与了对Cr(Ⅵ)的还原。总的来看,HBC对土壤中Cr的固化效果更好,可为水热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提供思路与探索。

    污染土壤修复水热炭零价铁黄铁矿

    盐度波动对水体中污染物在水沙界面迁移的影响

    李保唐诗月曾一川
    1059-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长江口河口在径流和潮流双重作用下,时常有盐水入侵现象的发生,且有长期存在的枯季"咸潮上溯北支倒灌进入南支"现象,因此盐度因子是影响水源地水质的重要因子之一。为保障用水安全以及精准预测水源地水质变化,本研究开展盐度波动对氨氮和总磷在水沙界面运移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氨氮而言,水流扰动强度和盐度两者的影响效果可以同时提升其在泥沙颗粒相的吸附量,其中盐度的影响效果优于水流扰动强度;当盐度过高时,水沙分配系数随扰动强度增长呈抑制的趋势更明显。对于总磷而言,水流扰动强度和盐度两者的影响效果难以同时体现并解析,即当盐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时,水流扰动强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反之亦然。

    盐度波动长江口水沙界面迁移氨氮总磷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沉积物中的烷基酚和双酚A

    汪素芳曹莹董淮晋冯学良...
    1064-1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内分泌干扰物烷基酚和双酚A为研究对象,使用加速溶剂萃取-硅胶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同时测定沉积物中8种痕量APs和BPA的检测方法。沉积物样品经冷冻干燥后,用丙酮-二氯甲烷(V/V=1/2)为萃取溶剂,在100℃下进行加速溶剂萃取。萃取液浓缩后使用硅胶柱净化,经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根据保留时间、质谱碎片及其丰度定性,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待测物在10-20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4,检出限在0。6-1。9 μg·kg-1之间。目标物在200、500 μg·L-1标准溶液中相对标准偏差(n=7)为1。9%-5。4%,加标样品回收率为85。7%-99。5%。用本方法检测天津某河流的沉积物样品,4-丁基苯酚、4-叔辛基苯酚、4-壬基酚、双酚A被检出,实际样品中APs和BPA的加标回收率为84。5%-97。4%。实验表明,使用该方法检测沉积物中的APs和BPA,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现性良好,可满足沉积物中痕量APs和BPA的检测需要。

    气相色谱-质谱法烷基酚类化合物双酚A沉积物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