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朱琦琦

双月刊

1006-2009

HJJS@chinajournal.net.cn

025-83701931

210013

南京市虎踞路175号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Journal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echniqu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9年创刊,199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逢双月25日出版,以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科研、环境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教师及其他环境科技工作者为服务对象,从多角度向读者介绍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自动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废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

    刘静曾兴宇李雪丽尤菁...
    53-5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处理废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废水中的15种硝基苯类化合物,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方法在0.100 mg/L~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12 μg/L~0.038 μg/L,标准溶液11次测定结果的RSD为1.0%~7.5%.对实际水样做2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8.0%~107%.

    硝基苯类化合物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法工业废水

    闸控河道水污染物通量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与应用

    郭有顺许文卿张鹏杨佘维...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练江流域(普宁段)为例,分析了水污染物通量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与建设目标,介绍了系统总体架构、数据库、系统功能、监测布点和感知设备配置等设计要点,确定了系统中水污染物通量的计算方法.通过水污染物通量的在线监测与智能分析,实现对河流水质的自动研判和预警,使系统在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作用.

    污染物通量在线监测流域治理闸控河道

    酸改性污泥基复合陶粒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欧洋洋冯丽娟刘安蓉黄祝...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污泥、磷尾矿和赤泥为原料制备陶粒,用盐酸、硝酸和柠檬酸进行改性,研究陶粒对水中Pb2+的吸附效果,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表面基团、零电荷点(pHPZ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陶粒对Pb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低浓度盐酸或硝酸改性陶粒对Pb2+的去除率更好,柠檬酸改性陶粒对Pb2+的去除率低于未改性陶粒.酸改性陶粒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发达、酸性基团含量多、等电点低等特点,对Pb2+的吸附同时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过程,可用作含Pb2+废水的处理材料.

    Pb2+磷尾矿酸改性陶粒吸附性能城市污泥

    鄂尔多斯盆地CCS-EOR项目CO2泄漏环境风险评估

    薛璐马俊杰王浩璠李琳...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鄂尔多斯盆地乔家洼CCS-EOR项目为例,通过工程活动指标分解及选项设计,形成涵盖油区特征、储盖层特征、工程设计、工程监管4大类20个指标的环境风险可能性判定指标体系,利用问卷调查和专家打分法,界定驱油工程环境风险可能性.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开展项目对空气、土壤和微生物、作物、动物及人群等环境风险受体的影响程度界定,基于界定结果,按照风险评估矩阵,对该工程CO2泄漏环境风险水平的评估结论为低风险,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应强化风险防范与监测.

    CO2泄漏风险评估环境影响CCS-EOR项目鄂尔多斯盆地

    生态修复废弃矿山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蒋文翠冉江华王铭明范春梅...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分为天然原生林地区(A)、人工生态修复区(B)、自然恢复区(C)3种样地,采用典型样地抽样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不同样地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B区物种丰富度最大,有31种,隶属19科29属;不同样地植物生活型存在显著差异,A区以高位芽植物为主,B区以一年生植物为主,C区高位芽和一年生植物相当;筛选优势物种,试提出以本土物种为主、灌草结合的马桑+火棘+戟叶酸模+狗尾草植被配置模式修复研究区域.

    植被群落结构生态修复优势物种废弃矿山

    启 事

    73页

    上海浦东新区碳储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刁梦妮韩震杭君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InVEST模型估算浦东新区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碳储量,基于地理探测器对碳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浦东新区碳储量先增后减,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增多、中部减少、西部不变;土地利用程度是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类型和年均降水量是重要影响因素,双因子的交互影响力高于单因子;当高程范围为0m~7m、坡度>10.13°、无坡向、土壤类型为滨海盐土、年均温度为16.25 ℃~16.31 ℃、年均降水量为1 132.41 mm~1 150.02 mm、土地利用程度为 200~268.24、人口 密度为 1.76 万人/km2~3.32 万人/km2、GDP 为 291 799.79 万元/km2~644 331.46万元/km2时,浦东新区的碳储量增长最高.

    碳储量InVEST模型地理探测器影响因素浦东新区

    不同材料复合添加对土壤铬形态的影响

    游玉华金冬冬陆晓辉王济...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铬污染黄壤为研究对象,选择有机材料(泥炭)、pH值调节剂(沸石)、生物炭(鸡粪)3种不同种类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改良剂,采用正交试验L9(34)设计和室内盆栽试验,考察不同复合材料组对土壤中重金属铬形态、pH值、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的添加提高了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土壤可还原态、可氧化态铬含量;鸡粪的添加通过提高土壤pH值从而增加土壤可还原态铬的含量;泥炭的添加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可氧化态铬含量,降低了土壤可交换态铬含量.

    铬形态泥炭沸石鸡粪生物炭土壤改良黄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