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监控与预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监控与预警
环境监控与预警

张宁红

双月刊

1674-6732

hjjkyyj@163.com

025-86575218

210036

南京市凤凰西街241号

环境监控与预警/Jour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欢迎订阅2024年《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编辑部
    58页

    加速溶剂萃取-凝胶净化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农用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方法研究

    何媛媛殷思敏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加速溶剂萃取、平行蒸发及净化方法等环节的优化实验,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凝胶净化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农用地土壤中23种有机氯农药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 0.003 4~0.005 2 mg/kg;对化合物质量分数为0.25 mg/kg的土壤加标样品进行平行实验,回收率为 82.0%~93.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8.7%.对土壤有证标准质控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均在验收范围之内.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较高,样品净化效果较好,能够满足农用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痕量分析的要求.

    农用地有机氯农药加速溶剂萃取凝胶净化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

    水溶剂加速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土壤中全氟羧酸

    罗火焰宋洲皮施施吉义平...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水溶剂加速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土壤中 6 种全氟羧酸(PFCs)的分析方法,并对色谱分析条件、水溶剂萃取条件、固相萃取柱净化条件及实验材料选择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 ACQUITY UPLC BEH C18 色谱柱为分离柱,2.0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A,甲醇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下可在 9 min内完成6 种PFCs的测试,检出限为 0.03~0.4 μg/kg.对实际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为 90.7%~118%,相对标准偏差为5.6%~18.0%,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该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易操作,仪器检测效率高、结果准确,能够满足土壤中PFCs的检测要求.

    全氟羧酸土壤加速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便携式水质检测仪性能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顾晓明陆家骝陈正英张永来...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品种繁多,各种技术指标和性能尚无统一评价标准,导致仪器性能良莠不齐,监测数据质量难以保证,无法满足管理部门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要求,检测机构在采购过程中也难以选择.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便携式水质检测仪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综合评价指标,制定了综合评价标准,选择相关仪器及相关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器在便携性、操作简易性等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在准确度、精密度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该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影响便携式水质检测仪的各项因素,能够为全方位评价、选择便携式水质检测仪提供参考.

    便携式水质检测仪水质监测快速测定综合评价

    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引调水工程水质响应关系分析

    夏文文邓宇范帆刘承磊...
    80-8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引调水工程的环境改善效果,须对水体的自身连通水平、水质现状、水环境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以太湖流域跃进联圩为研究对象,利用图论连通度理论对研究区域静态基流连通性进行评价,探索圩内水系连通性的空间差异及变化特性.同时,开展短期引调水实验,结合模糊综合分析法评价引调水带来的圩内水质变化情况及规律,研究圩内水环境和水系连通性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引调水环境改善分析中具有适用性,可实现对圩内各监测点位水质变化的全面分析;水体流动性是影响圩区内水质的重要环境因素,高锰酸盐指数是导致圩内水质恶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引调水工程对圩区水环境具有一定的持续改善性作用,但对基流连通性较差的区域,改善效果有限.

    平原河网引水试验图论连通度模糊综合分析法

    汉江襄阳城区段水质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

    罗德伟胡芹芹徐雯杨瑛...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掌握汉江襄阳城区段沿程水质变化情况,合理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基于 2018-2022 年汉江襄阳城区段出入境断面及支流水质监测数据,对汉江襄阳城区段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相关特征开展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8-2022 年汉江襄阳城区段入境与出境断面水质状况总体为优,但出境断面氨氮、总磷、总氮的质量浓度较入境断面均有明显增高,主要支流唐白河、清河及南渠的汇入对出境断面水质影响较大.2018-2021 年汉江襄阳城区段出入境断面主要监测指标质量浓度分布表现为丰水期>枯水期,2022 年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汉江襄阳城区段水质氮污染贡献明显高于磷污染,仍以氮污染为主,水质中氮主要以游离氨和铵盐以外的形式存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入境断面与出境断面中氨氮、总氮与各指标相关性差别较大,总磷、溶解氧与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汉江水环境改善及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汉江襄阳段水质变化规律氮磷相关性

    宿州市埇桥区乡镇水厂重金属含量与水质评价

    程梦敏彭位华张新蕾林曼利...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宿州市埇桥区各乡镇自来水厂供水端重金属含量状况,于2021 年7-8月对24 个乡镇自来水厂进行水样采集,测定了水中砷(As)、镉(Cd)、铬(Cr)、铜(Cu)、铁(Fe)、锰(Mn)、镍(Ni)、铅(Pb)和锌(Zn)的质量浓度,并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水厂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的平均质量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Mn>Zn>Fe>Cu>Cr>As>Ni>Pb>Cd;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相比,Mn的超标率最高,为4.17%;其他 8 种重金属质量浓度均低于相应的标准限值;单因子污染指数(Pi)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序为:Mn(0.248)>As(0.063)>Pb(0.041)>Cr(0.028)>Ni(0.023)>Fe(0.020)>Zn(0.010)>Cd(0.005)>Cu(0.002);从综合污染指数(Pn)看,仅桃沟水厂达到轻度污染,其他水厂均在安全范围内;从空间分布上看,Pn 和Mn的单因子污染指数的高值中心区主要分布在桃沟和朱仙庄水厂附近.Mn为研究区水厂的优控污染重金属.研究结果可为埇桥区水厂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优化水处理工艺提供依据.

    重金属污染评价乡镇水厂水质评价宿州

    盐城市主要入海河流着生藻类群落特征及水生态评价

    邵楠魏高磊王学涛葛伟...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盐城入海河流水生态质量状况,于 2022 年 5 月和 9 月对盐城主要入海河流着生藻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并基于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对 10 条入海河流进行水生态评价.结果表明,全年水质优Ⅲ类以上断面比例为70%,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是影响断面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着生藻类香农-维纳(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H')为2.77~4.4,平均值为3.97,评价级别总体为优秀.调查发现,着生藻类包括硅藻、绿藻、蓝藻、裸藻、甲藻、隐藻和黄藻共7 门129 种,其中 5 月发现着生藻 88 种(属),9 月发现着生藻 95 种(属),硅藻门为全年优势种.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WEQI)评价结果为良好,良好级别占比 80%,制约盐城主要入海河流生态质量综合指数的因素为水质和生境.

    盐城入海河流着生藻类群落结构水生态环境质量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发展现状、监管政策及对策建议

    张翼翔贾岳清张国忠杨勇杰...
    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数量与日俱增,其工作质量的良莠不齐造成了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下降,也给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总结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综述了各省(区、市)针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主要监管政策与措施,提出了完善监管体系与强化监管手段,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推动质控新技术应用,探索第三方监理制度,推广统一监控样品应用等建议,以进一步加强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监管.

    环境监测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监管政策质量控制

    江苏省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地块污染特征分析及对策建议

    卢昕妍张光赵鹏聂溧...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建立并公开《江苏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对 2020-2022 中江苏省纳入名录的 116 个污染地块开展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纳入名录的污染地块数量和面积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南京、无锡、常州和苏州排名前列;土水复合污染地块占 53%,其中 64%的地块地下水最大污染深度大于同一地块土壤最大污染深度;共统计到 167 种污染物,重金属、石油烃和多环芳烃最为常见,约 50%的污染物不在我国现行建设用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评价标准中;已完成修复并移出名录的 31 个地块中,17%的污染土壤和 25%的污染地下水采用原位修复技术.提出了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探索土水协同治理修复模式,推进土壤污染绿色低碳修复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土壤、地下水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行业科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防控地下水修复技术土壤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