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黄金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黄金科学技术
黄金科学技术

时民

双月刊

1005-2518

Hjkx@lzb.ac.cn

0931-8277791

730000

甘肃兰州天水中路8号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黄金科学技术/Journal G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6年,系由国家科委批准的综合性科技期刊。由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主办。本刊印刷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光盘版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网络版由《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出版。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为了使刊物内容最能反映当前我国黄金科技发展的水平,推动我国黄金科学技术向前发展,《黄金科学技术》将注重宣传报道我国及世界黄金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新介绍并进行学术交流等。本刊设综述评述、地质找矿、采·选·冶技术、新技术、新方法、黄金经济信息报道等栏目。本刊适合黄金科研、企业、矿山技术部门及生产和管理人员、勘探和选冶工作者、黄金材料及金融工作者、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然岩石裂隙面粗糙度尺寸效应及方向性研究

    梅倩玮陈刚罗凤强马玲...
    290-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岩石裂隙粗糙面尺寸效应及方向性,对立方定律修正公式中表征天然岩石粗糙裂隙性质的粗糙度修正系数C进行分析.采用高精度3D扫描仪扫描天然岩石样品,得到其表面粗糙度数据,结合网络公开发布的高精度粗糙岩石裂隙CT扫描数据,生成空间坐标,采用公式法和数值法计算分析粗糙度修正系数C.根据公式法计算结果得出粗糙度具有尺寸效应;根据数值法结果得出粗糙度具有方向性,且粗糙度方向性可使用张量形式来表达.通过计算粗糙裂隙JRC值、表面及隙宽分形维数对研究结果进行印证,证明裂隙面粗糙度具有尺寸效应和各向异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可采用粗糙度修正系数张量或粗糙度张量结合裂隙平均隙宽,形成单裂隙渗透张量,量化复杂粗糙裂隙网络中模型的粗糙面.

    天然岩石粗糙度单裂隙粗糙度修正系数方向性尺寸效应粗糙度张量

    不耦合装药系数对岩体爆破损伤的影响

    梁瑞曹晓睿周文海楼晓明...
    306-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爆破工程中,选择合适的装药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炸药利用率,从而改善爆破效果.基于RHT(Riedel-Hiermaier-Thomamodel)动态响应力学关系,采用ANSYS/LS-DYNA软件研究了偏心不耦合装药条件下不耦合系数K对岩体爆破荷载的影响,以及爆破过程中岩体的损伤情况.通过建立单孔偏心不耦合爆破模型,分析了不耦合系数K为1.0、1.5、2.0、2.5、3.0和3.5条件下的有效应力、振动速度、爆破地震波能量和损伤状况.同时,研究了不同不耦合系数K条件下爆心距(l)与损伤度(D)、质点振动速度(PPV)与爆心距(l),以及振动速度(vpp)与损伤度(D)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不耦合系数K的增大,耦合侧与不耦合侧有效应力和峰值振动速度、地震波峰值能量略微减小;粉碎区和裂隙区范围逐渐减小,且粉碎区损伤半径较裂隙区减小速率更大.岩体损伤程度和质点振动速度(vpp)均随着爆心距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质点振动速度越大损伤程度也越大,当vpp=50.4 cm/s时,岩体中的损伤变量达到损伤破坏阈值(D=0.19);当vpp>140.6 cm/s时,损伤度D>0.80.

    岩体损伤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应力装药结构爆心距不耦合系数

    深井高应力环境下束状组合孔拉槽爆破优化研究

    邱泓杰邱贤阳张舒陈辉...
    318-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深井高应力环境下,采场束状组合孔拉槽爆破损伤破裂规律,采用LS-DYNA数值分析软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平面数值模型,分析了无静应力、单向静应力和双向等值静应力3种条件下束状组合孔爆破破裂损伤情况.此外,对不同静应力条件下束状组合孔的孔间距和外围辅助空孔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并进行工程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无静应力条件,单向静应力和双向等值静应力条件下束状组合孔爆破损伤裂纹扩展受到抑制,静应力越大,抑制作用越显著.工程实践表明,根据静应力的大小调整束状组合孔孔间距和外围辅助孔布置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拉槽爆破破岩效果.

    爆破束状组合孔高应力孔间距损伤LS-DYNA软件深井

    超大断面扁平结构隧道施工参数优化研究

    刘宽莫冠旺李响沈平欢...
    330-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某超大断面扁平结构隧道的上下台阶法施工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该工程地质条件下台阶长度和锚杆纵距2种施工参数改变带来的影响.利用数值模型对不同台阶长度(分别为30,40,50,60 m)和不同锚杆纵距(分别为1.0,1.5,2.0 m)情况进行研究,对隧洞周边岩体中塑性区、围岩应力和围岩变形情况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合数值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施工现场采用台阶长度为50 m和锚杆纵距为1 m的施工参数较合理.该研究成果可为超大断面扁平结构隧道的开挖和支护施工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参考.

    超大断面隧道公路隧道数值模拟台阶法台阶长度锚杆纵距

    基于改进YOLOv8的露天矿区行车障碍物检测

    顾清华周琼王丹
    34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露天矿区场景复杂,行车障碍物检测受扬尘和颗粒物等粉尘噪声干扰严重,难以准确识别障碍物,尤其是光线较差的夜间,不利于做出正确决策,从而影响无人作业的安全性和整体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n模型的露天矿区行车障碍物检测算法YOLOv8n-Enhanced.该算法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具体包括:首先,针对受粉尘噪声干扰严重和夜间光线不足的问题,提出了C2fCA模块结构,提高了模型特征提取能力;其次,使用轻量级卷积技术GSConv和VoV-GSCSP模块,减轻模型复杂性,实现检测器更高的计算成本效益;最后,使用WIOU损失函数,提高了模型泛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保持实时性的前提下,可将YOLOv8n的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分别提高1.8%和2.6%,实现白天与夜间场景下不同尺度的障碍物识别.

    露天矿区无人驾驶障碍物检测YOLOv8检测模型矿区复杂场景

    山东黄金三山岛金矿成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

    《中国黄金报》报社
    355页

    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风流两步骤调控优化方法

    钟德云文历学王李管
    35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按需通风是当前矿井智能通风系统推进建设过程的核心技术问题.为解决矿井通风网络优化调控非线性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在改进两步骤通风优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风流两步骤调控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以通风能耗最小、调节点个数最少和调节点位置最佳等为目标,是一种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其求解结果更加符合矿山实际调控需求.改进的两步骤通风优化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引入混合整数规划方法,该模型可以对调节方案的调节点个数和调节方式进行约束;通过引入分支调节级数,该模型可以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对调节方案的位置进行约束,从而提高了通风网络优化调节方案的灵活性;此外,通过多次求解风量分配对应调控方案的方式,该模型既可以得到近似满足风量未知调控模型的求解方案,也可以避免非线性模型求解不收敛的问题.通过构建矿井通风优化调控计算实例模型,在通风网络模型进行分风计算的基础上验证了通风网络模型调控的可靠性.

    矿井通风通风调节通风优化风流调节两步法混合整数规划

    青藏高原北缘首次发现大型碳酸岩型铌—稀土矿资源

    中国矿业网
    365页

    高陡边坡在线监测系统在南泥湖露天钼矿中的应用

    程林
    366-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人工测量边坡位移数据存在的滞后性和危险性等问题,根据雷达和GNSS监测技术原理,设计了互联网在线监测数据集成总体框架,并对南泥湖矿山采场和排土场高陡边坡位移和爆破振动等指标进行全时段和全方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该监测系统获得的资料信息,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和滑坡诱发因素,据此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建立阈值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预警阈值,能够划分相应的预警等级;该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高精度、大面积、非接触、全天时、全天候和早发现的现代化边坡监测目标,比传统人工监测更安全、高效和精准,在灾害预警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高陡边坡在线监测合成孔径雷达GNSS监测技术互联网数据集成平台

    河南某含金银硫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周立波曹飞曹进成吕良...
    377-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河南某含金银硫化铜矿开展了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用元素铜含量为0.82%,伴生的有益组分为硫、金和银,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为黄铜矿、辉铜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试验以新型药剂TB1021为铜硫分离捕收剂,采用混合浮选—铜硫分离工艺获得铜精矿和硫精矿,硫精矿再经摇床重选回收部分微细粒铜精矿.混合浮选采用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组合捕收剂,总药剂用量为120 g/t,采用一粗两精三扫工艺流程;铜硫分离浮选采用新型捕收剂TB1021,采用一粗三精三扫工艺流程.最终获得铜品位为15.21%、铜回收率为80.13%,金品位为3.02 g/t、金回收率为66.51%,银品位为160.43 g/t、银回收率为41.82%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为49.13%、回收率为54.34%的硫精矿.

    硫化铜矿混合浮选铜硫分离浮选药剂选矿试验综合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