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技术

袁道先

月刊

1003-6504

hjkxyjs@126.com;bjb@hbepb.gov.cn

027-87643502

430072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环境科学与技术/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和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和技术类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登环境保护领域内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aO2-硅藻土对尿液中头孢克肟的去除研究

    张玉连李幸葛志强
    159-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尿液中排泄的抗生素及其代谢物已成为水体和土壤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源头阻止抗生素进入城市污水体系是减少抗生素污染的一个重要策略.该文应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负载CaO2纳米粒的硅藻土复合物(CaO2-Di),用于去除尿液中的头孢克肟(CFX).通过单因素批实验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体系pH、CaO2-Di用量和初始CFX浓度对CFX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应用液质联用仪分析了CFX的氧化降解产物,推测了可能的降解路径.结果发现当模拟尿液中CFX浓度为200mg/L时,用量为6.0g/L的复合物可在5 min内将体系中的CFX完全去除;而单独使用相应质量的CaO2纳米粒或硅藻土仅能去除体系中77%或22%的CFX.CaO2-Di复合物对CFX优异的去除效果可能是由于硅藻土的物理吸附与CaO2的氧化降解协同作用所导致.结果表明CaO2-Di复合物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尿液污染物处理材料.

    过氧化钙硅藻土头孢克肟模拟尿液去除

    环保酵素发酵过程中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变化

    姚小琴蒋娟龙云川朱成斌...
    168-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环保酵素发酵期间活性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动态变化,明析影响抗氧化能力的主要成分,该文以常见废弃蔬果皮为原料制备8种环保酵素,对发酵过程中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通过SPSS和Gephi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响抗氧化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8种环保酵素的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果混酵素(MF)的总抗氧化能力最高为2.17mg/mL,葡萄皮酵素(SG)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43.29%,土豆皮酵素(SP)的超氧自由基清除率为83.33%;3种优选酵素(MF、SG、SP)发酵过程中总糖、还原糖、pH和纤维素酶活整体呈下降趋势,总酸、淀粉酶活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SOD)整体呈上升趋势;3种优选酵素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1,1-二苯基-2-苦苯肼(DPPH)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能达到100%;相关性分析显示,环保酵素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活性成分有关,pH是影响发酵体系抗氧化能力的主要指标.

    环保酵素抗氧化能力总酸总糖pH.

    地下渗滤系统消纳沼液的氮素承载力研究

    马颖崔建宇郑鹏袁凯丽...
    176-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避免畜禽粪便土地消纳不当导致的地下水污染,在北京气候条件下,文章采用田间试验,以草坪表施化肥200kg/(hm2·a)(以N计,下同)对照,研究了地下渗滤系统沼液中氮量420 kg/(hm2·a)和600 kg/(hm2·a)时,系统对氮(总氮、氨氮、硝氮)的去除效果及环境风险,进而对草坪-土壤地下渗滤系统(SWIS)消纳沼液的氮素承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地下渗滤系统土壤渗滤液TN、NO3--N浓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各处理差异显著.各处理渗滤液NH4+-N浓度都很低,不存在环境风险.SWIS沼液不同施氮量处理NH4+-N浓度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化肥对照.在草坪-土壤系统下,以国际饮用水限值NO3,--N浓度10mg/L为评价标准,若要求逐次渗滤液NO3--N平均浓度达标,SWIS消纳沼液的氮素承载力大于600 kg/(hm2·a);若考虑到系统的空间差异,更加严格地降低污染风险,SWIS消纳沼液的氮素承载力大于420 kg/(hm2·a),小于600 kg/(hm2-a).

    畜禽粪便地下渗滤系统硝酸盐环境承载力

    浮床覆盖率对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的影响研究

    韩雪宜王怡王振王文怀...
    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生态浮床应用时覆盖率选择缺乏依据及其对沉积物影响缺乏研究的现状,文章探究了浮床覆盖率对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水质及沉积物产量和基本性质的影响.为期半年的中试试验结果表明,浮床应用可避免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pH和浊度的大幅上升、显著降低水体营养物浓度、稳定控制藻密度和Chl-a浓度在较低水平,从而大幅降低了系统中藻源性沉积物产量、沉积物氮磷积累量及有机化程度,最终降低了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的内源污染风险.此外,水质和沉积物的以上效果随着生态浮床覆盖率的增大而增加,但覆盖率为30%和45%时浮床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差异并不显著(P<0.05),因此,综合考虑覆盖率对水质和沉积物的影响以及经济因素,认为30%可作为生态浮床保障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水质的最佳覆盖率,此时其对水体浊度、TN、NO3--N、TP和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66.03%、70.56%、95.04%、59.95%和74.82%,藻密度和Ch1-a平均去除率为48.86%和41.13%.该研究可为应用生态浮床净化再生水补给的景观水体的工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景观水体再生水生态浮床覆盖率沉积物

    沉积物磷酸盐氧同位素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

    杨晶杜成瑜金鑫路恒通...
    18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酸盐氧同位素(δ18OP)技术是识别磷来源及迁移转化过程的有效工具.为加深对δ18OP技术及其在沉积物领域应用的认识,提高δ18OP技术在沉积物领域的应用水平,文章综述了δ18OP技术在沉积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发展前景.在沉积物样品δ18OP比值测定方法方面,沉积物磷形态分级方法的不统一以及沉积物中大量存在的有机物及杂质离子干扰是制约现阶段沉积物δ18OP比值测定的主要瓶颈.在沉积物磷源识别及迁移转化过程探究方面,δ18OP技术发挥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在磷源定量识别及微生物作用下的磷迁移转化过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工具价值,但仍面临应用基础争议以及应用范围受限等问题.未来沉积物δ18OP技术的应用在多环境介质δ18OP信息协同解译,沉积物δ18OP信息的可视化表征以及深度挖掘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沉积物磷酸盐氧同位素磷源识别磷迁移转化

    西安春季大气VOCs污染特征及O3和SOA生成潜势

    陈妙尉鹏李顺姬薛兴钊...
    197-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科学精准地服务西安市春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9年3-5月在西安市大气环境超级站开展VOCs在线连续观测,共观测出108种VOCs组分,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估算VOCs对臭氧和SOA的生成潜势.结果表明:西安市春季TVOC平均浓度为155.53 μg/m3,其中OVOCs、烷烃和芳香烃贡献较高,占TVOC的79.35%.西安市TVOC日变化在夜间出现2个峰值,与路边站总碳氢变化趋势一致,结合甲苯/苯、异戊烷/戊烷比值分析,VOCs受机动车和工业源排放影响较大.芳香烃、OVOC和烯烃在二次转化中贡献较高,丙烯醛、丙酮和乙醇是西安市臭氧生成的特征组分;间/对-二甲苯、甲苯、邻二甲苯、乙苯对臭氧和SOA生成均影响较大;削减苯系物、OVOC和烯烃排放量是西安市春季抑制O3和SOA生成的有效手段.

    春季挥发性有机物臭氧生成潜势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西安市

    南通县域2016-2020年夏季臭氧浓度时空变化特征

    楚翠姣钟声梁进江飞...
    207-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臭氧已经成为影响长三角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县域作为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单元,其臭氧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文章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南通市所辖县域2016-2020年夏季5-9月臭氧日最大8h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比较了其与主城区臭氧浓度的差异,并探索了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显示:(1)南通市所辖县域2016-2020年臭氧浓度明显呈波动中上升趋势,区域平均浓度从113.1μg/m3上升至123.1μg/m3,增幅超过8.8%.夏季臭氧浓度峰值出现在5月,6-7月浓度下降,8月浓度最低,9月有所上升;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从空间分布看,所辖县域臭氧浓度呈现西北部高、东南部低的分布特征.(2)5-7月和9月臭氧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受长江中下游梅雨和台风带来的降雨和大风等气象条件影响,与气温的相关系数较低.(3)与主城区臭氧浓度相比,县域整体上臭氧浓度相对较高,二者年均浓度差值为1.1μg/m3,同时存在区县差异和年际差异.(4)进一步分析显示,一方面县域NO2浓度远低于主城区,年均浓度差值为11.3 μg/m3,氮氧化物滴定效应较弱,导致县域整体上臭氧浓度较高.另一方面县域PM2.5浓度整体上低于主城区,PM2.5对辐射的削减作用相对较弱,也是县域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气象条件也是影响二者臭氧浓度差异的重要原因.

    臭氧县域时空分布城县差异气象因素NO2

    荆州工业园区典型异味气体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刘昱瑄叶婷胡辉王盼...
    217-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味气体是目前工业园区周边居民投诉的重点环境问题之一.该文利用荆州经开区及周边的异味气体监测数据及气象数据,开展了 1#~5#5个居民小区典型异味气体污染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NH3、H2S、VOCs和臭气浓度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其中H2S仅出现在1#点位并呈夏季浓度高冬季低,1#~5#点位的NH3浓度呈现冬季高夏季低,1#、2#和4#点位TVOC浓度则是夏季高而5#则是秋季高的变化特征.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H3是影响臭气浓度的主要因子,其次是H2S.1#~5#点位典型异味气体浓度的空间差异性既与其周边不同类型企业的排放有明显关系,温度和风向风速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且温度的影响大于风速,在环境温度低或高时均容易出现异味气体的高浓度.因此环境管理部门在监控企业排放的同时,需结合气象条件提前部署典型异味气体污染防治工作.

    异味气体时空分布污染影响因素经济技术开发区

    介孔分子筛转轮处理涂装废气中试研究

    张博冉莉玥冉献强尤海宇...
    226-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涂装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严重危害环境及人类健康.在VOCs的末端治理技术中,介孔分子筛转轮技术可以将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吸附浓缩,而且吸附效率高、易脱附再生.该文通过设计开展以涂装废气为基础的分子筛转轮吸附技术的研究,设计了一套介孔分子筛转轮试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吸、脱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中试装置在进流温度(25±1)℃、进流湿度低于80%、转速3r/min、浓缩比10:1、脱附温度180~220℃的条件下,VOCs的去除效率最好;最佳条件下多次吸脱附试验后,介孔分子筛转轮的去除效率保持在95%左右,而且反应前后转轮填充材料介孔孔道的规则有序性不受影响.

    涂装废气挥发性有机物介孔分子筛转轮

    燃气锅炉烟气NaClO2/Na2S2O8湿法氧化脱硝研究

    钱莉莉朱梦钰周慧敏夏逢婕...
    23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利用亚氯酸钠/过硫酸钠(NaClO2/Na2S2O8)复合氧化液进行模拟燃气锅炉烟气循环喷淋脱硝实验研究,探究了NaClO2/Na2S2O8复合氧化液的组成比例、溶液的温度与pH值、烟气流速及SO2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烟气温度、酸性环境以及较低的烟气流速有利于提高脱硝效率.当NaClO2/Na2S2O8复合氧化液比例为0.6/0.6,溶液初始pH值为5,反应温度50℃及烟气流速2 L/min时,NO转化率达97.6%;随反应时间的增加,SO2与NO存在竞争反应,但影响较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lO2及SO4*-等中间产物起重要的氧化作用,且脱硝的主要产物是NO3-.

    燃气锅炉烟气NaClO2/Na2S2O8脱硝影响因素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