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技术

袁道先

月刊

1003-6504

hjkxyjs@126.com;bjb@hbepb.gov.cn

027-87643502

430072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环境科学与技术/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和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和技术类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登环境保护领域内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厌氧颗粒污泥工艺处理木材加工废水研究

    方奕涛黄智敖正粉朱姝...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采用厌氧颗粒污泥法处理木材加工废水,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及颗粒污泥作为木质素纤维的载体的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随HRT从2d延长至8d,COD的去除效果逐渐提高,HRT为8d时,COD平均降解率为52.39%.扫描电镜下颗粒污泥表面呈层状结构,且存在较多微小孔洞与微管束结构,随着HRT延长,污泥颗粒随之增大,平均粒径从15 μm增大至30 μm,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可以作为木质素纤维的载体;污泥中EPS成分以蛋白质为主;EEM结果表明,随着HRT的延长,污泥DOM主要物质从溶解性生物代谢产物变成了芳香族(酪氨酸),且类腐殖质物质的明显增加有利于COD的降解.

    木材加工废水微生物形态EPSDOM

    重庆市PM2.5污染特征分析及预报结果评估

    刘姣姣陈思赵洁叶堤...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基于空气质量监测、气象和模式预报等数据,对重庆市污染时段PM2.5污染特征、主要气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估了模式预报和人工预报结果,对预报不确定性的产生原因进行探讨.结果 表明,2016-2019年重庆市PM2.5浓度平均值、中位值和最大值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超标天数和持续污染天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空气质量改善明显.重庆市PM25污染过程累积发生46次,其中最长持续时间为11d,污染高发季节为冬、春季.污染天气时,地面环流形势主要有弱高压型、鞍型场型、均压场型、高压后部型、高压底部型和峰前型等6种天气类型.典型污染过程分析表明,以二次离子型灰霾污染为主,污染期间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二次组分均显著增加,约占PM25的60%.CMAQ、CAMx、WRF-Chem、人工预报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趋势总体较为一致,基本能反映出整个污染过程的演变规律,但对于浓度峰值和空气质量转折过程改善时间预报略有偏差,这与污染源清单、气象预报场等的不确定性有关.

    PM2.5污染特征天气类型空气质量预报评估

    基于DWT-GRU模型的天津市NO2浓度预测研究

    刘炳春陈佳丽郭晓玲王庆山...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达到准确预测城市空气污染浓度的目的,文章通过结合离散小波分解和门控循环单元构建集成神经网络模型(DWT-GRU),利用2014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的6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及同期的气象信息进行训练,获得最优模型结构,从而实现对未来1d天津市NO2日均浓度的预测.首先将输入数据利用离散型小波变换分解信号,提高输入变量的数据维度,然后利用GRU进行特征学习,通过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表明组合模型能够提供更高的预测精准度和更好的泛化能力.最后分析了政策引导、产业发展、居民生活对天津市NO2浓度的年度变化及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空气污染二氧化氮排放门循环单元神经网络预测

    灌木与乔木联合作用对街谷污染物分布影响

    战乃岩吕广李晓莉张帅...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车尾气所形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而城市绿色植被影响不可忽略.为探究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的联合作用对街谷污染物分布的影响,文章利用ENVI-met三维模型对5种不同植被布局在180°和225°2种风向下对街谷污染物的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结果 表明:(1)植被的存在会降低街谷内风速,街谷涡流作用下使背风侧污染物浓度增加,明显高于迎风侧,加剧了街谷污染程度.(2)乔木与灌木的配置方式对于街谷污染物分布影响较大.乔木与灌木等距连续、等距不连续2种排列方式通过不同机理缓解了街谷污染程度;而乔木与灌木等距不连续的排列方式对污染物的限制作用和输送作用均有限,导致污染物浓度增加,加剧了污染程度.

    数值模拟街道峡谷绿色植被污染物浓度

    基于PSO-LSSVM的区域AQI多维概念预测模型

    王沛禹刘颖付雨洁林正江...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气象条件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掌握淄博市张店区工业企业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基于区内33家重点污染企业的废气日排放量与区域相对湿度、风力等级、平均气温、能见度等气象因素,构建了张店区AQI的PSO-LSSVM多维概念预测模型,反演了张店区2018年1月1日-11月3日的AQI.结果 表明:平均气温和AQI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对湿度、能见度与AQI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基于PSO-LSSVM建立的AQI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7.843 1,平均绝对误差为6.503 7,决定系数为0.895 0;该研究可通过气象预报和期望的AQI值得到大气污染物日排放量,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和企业污染排放调控提供支持.

    工业废气日排放量AQI气象因素PSO-LSSVM

    阿克达拉大气本底站CO浓度特征及传输路径分析

    赵江伟红都孜王定定林阳...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2015-2017年阿克达拉大气本地站CO连续观测资料和NOAA再分析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及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对该站的CO浓度特征及不同季节气流轨迹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CO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明显;CO月均值浓度呈波峰-波谷式变化且跟随采暖期-非采暖期交替出现;采暖期和非采暖期CO浓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型,采暖期CO小时浓度和变化幅度均高于非采暖期;CO浓度低值区主要出现在W-WNW-NW-NNW扇区,对应着风频、风速的高值区,CO浓度高值区主要出现在SW-SSW-S-SSE扇区,对应着风频、风速的低值区;四季各类气流轨迹主要来自西北、偏西、西南方向,占比在50%~80%,同时气流移速最快,有助于CO扩散,对应的CO平均浓度较小;西南、偏南方向的气流轨迹途经克拉玛依、乌鲁木齐、昌吉等工业区,有助于输送CO,对应的CO平均浓度最高.

    大气本地站一氧化碳大气污染物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厦门市海沧工业区大气污染物小尺度排放清单

    巫晶晶陈锦芳方宏达陈进生...
    12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和企业填报的基础数据,该文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结合工业源和道路移动源建立了2016年厦门市海沧工业区大气污染物小尺度精细化排放清单.结果 显示:2016年海沧工业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相对厦门的占比较大,按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CO、NOx、VOCs、PM10、PM2.5、SO2、BC、NH3及OC,相应值分别为7 381.62、5 511.79、2 606.01、908.19、707.16、659.05、51.06、39.78、4.81 t.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是CO、NQx、SO2及NH3的主要排放源,有色金属冶炼是PM10和PM2.5主要排放源,VOCs、BC和OC排放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区内道路移动源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中NOx和VOCs的排放量占工业源中相应污染因子的20.10%和35.30%.工业区对各种污染因子的贡献率以及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趋势表明海沧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的港区工业区和其他工业区,因此厦门市大气固定污染源排放控制重点在海沧工业区,而工业区控制重点在东南部.

    排放清单自下而上小尺度工业源

    车辆维护对在用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的影响研究

    陈同李丽刘永红甘婷...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为探究不同维护保养方式对在用轻型汽油车排放的CO、HC、NO 3种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效果,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排放车辆,利用稳态加载工况检测方法,定量分析了三元催化器体系维护及发动机工况调整2种维护方式的排放削减效果及其效果差异,结果表明车辆维护保养对于NO污染物的减排效果为49.29%~99.76%,CO为29.22%~99.66%,HC为-44.44%~97.11%,对于不同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维护保养的减排效果均超出60%;对比不同维护保养方式,发动机工况调整维护对HC排放影响相对明显,CO、NO则影响微弱.进一步的跟踪测试表明仅针对三元催化器体系维护保养会出现排放反弹的情况,同时进行发动机工况校准以及三元催化器体系维护保养可有效维持排放削减效果.

    维护保养轻型汽油车三元催化器减排效果

    缸内直喷汽油车常温下污染物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张本松张利王仕雄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车辆在常温冷启动Ⅰ型NEDC循环、WLTC循环试验对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J、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二氮(N2O)和颗粒数量(PN)的排放影响,文章利用2辆同一车型缸内直喷汽油车搭载国Ⅴ和国Ⅵ2种不同的发动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AMA i60系统和PSS i60 LD系统对2种循环进行排放对比试验.结果 表明:WLTC循环工况下THC、CO、CH4和NOx排放集中在低速阶段,NEDC循环集中在市区工况;在高速阶段,WLTC循环工况下THC、CH4、N2O和CO2的排放明显大于NEDC循环工况下的排放,CO在WLTC循环和NEDC循环工况下的排放基本相当,CO2在2种工况下排放量较大,达到36.18%和52.78%,CO达到30.21%和37.55%,在WLTC循环中占比大,未来CO2和CO排放监管将会加强,可为整车生产厂开发国Ⅵ排放车型提供参考.

    污染物排放特性WLTCNEDC冷启动

    Pd/Al2O3催化氧化苯性能研究:Al2O3制备方法的影响

    刘雪平魏坤领潘强赵保林...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将相同含量(w=0.05%,下同)的贵金属Pd以浸渍的方法负载到不同方法制备的AlO3载体上,成功制备出系列不同Pd/Al2O3催化剂.通过对苯的催化去除评价了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通过系列表征手段对其物化性质如织构性能和氧化还原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表明,在苯的浓度为600 mg/L,空速为60 000 mL/(g·h)条件下,以共沉淀法制备的Al2O3载体负载0.05%贵金属Pd,展示出良好的活性,其T50和T90分别为190和240℃,具有较低的起燃温度和较好的催化氧化性能.这是因为其拥有良好的织构性能、还原性以及氧移动能力.

    催化氧化Pd/Al2O3催化剂制备方法氧化还原能力物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