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技术

袁道先

月刊

1003-6504

hjkxyjs@126.com;bjb@hbepb.gov.cn

027-87643502

430072

武汉武昌珞珈山八一路338号

环境科学与技术/Jour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和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和技术类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登环境保护领域内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去除水体石油烃研究进展

    范福强李颖洁方栩李继超...
    18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体的石油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和破坏,是一直以来全球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作为可有效吸附石油烃的富炭多孔材料,已成为目前水体修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文章对近年来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在水体环境中石油烃吸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总结了生物炭的类型、理化性质及其常见的制备过程,介绍了表面改性、磁性改性以及纳米改性等生物炭复合材料制备方式.在此基础上,简述了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吸附石油烃时的原材料性质、污染初始浓度、外加物质以及盐度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讨论分析了去除石油烃过程中疏水相互作用、孔隙填充、π-π相互作用、毛细管效应以及表面吸附等作用机理.针对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生态风险不明确、多数研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吸附过程机理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提出了强化吸附材料风险评估、优化其制作工艺、提升其循环再生性能和深化吸附机理研究等方向,以期为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吸附水体石油烃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生物炭复合材料水体石油烃吸附机理

    中国制造业CO2排放与经济脱钩关系解析

    宋晓聪杜帅沈鹏谢明辉...
    20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排放因子法测算了 2005-2019年中国制造业CO2排放量,通过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 2006-2019年中国制造业CO2排放与经济间的脱钩趋势.基于Kaya恒等式和LMDI方法定量分析能源结构、价值创造、能源强度、经济产出对制造业CO2排放总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9年制造业经历了弱脱钩阶段(2006-2010年)、扩张负脱钩阶段(2011-2015年)、强负脱钩阶段(2016-2019年)3个脱钩阶段.通过分析不同阶段脱钩状态的内在原因,发现"十一五"时期经济产出、价值创造和能源结构为影响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对于CO2排放作用程度由大到小为经济产出>价值创造>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十二五"时期各因素对CO2排放作用程度由大到小为能源强度>价值创造>经济产出>能源结构,其中只有价值创造效应为负向抑制作用;"十三五"时期经济产出效应对制造业CO2排放起到负向抑制作用,但是价值创造的正向作用大于经济产出的负向作用,造成了"十三五"时期制造业CO2排放与经济间的强负脱钩.总体来讲,2006-2019年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经济产出效应是影响CO2排放的主要因素,均对CO2排放产生了促进作用,而且能源结构>经济产出>能源强度.

    制造业CO2排放经济脱钩

    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研究

    张余姜博赵映慧赵毅...
    209-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关联性对于区域实现低碳土地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基于遥感数据,利用GIS软件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东北地区36个地市200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并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18年来,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类型相互转变明显,共有165 363.13km2土地进行了相互转化,林地转出面积最大,是耕地和草地最大转换来源;而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是耕地.(2)2000-2018年东北地区整体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增长率达31.3%,其中辽宁省贡献最大,其次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3)各土地利用类型对碳排放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水域>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东北地区整体土地利用碳排放呈现明显区域差异.(4)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是促进东北地区碳吸收用地变化的主要因素,除未利用地之外,其他碳吸收用地与经济发展呈现显著负相关,同时政策干预对土地利用变化也具有一定影响,进而对土地利用碳排放造成一定的影响.该文从碳减排和碳增汇两方面为东北地区低碳土地利用提出建议.

    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碳排放东北地区灰色关联度模型

    多情景下鄱阳湖滨湖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预测

    刘志勇方朝阳蔡振饶李慧中...
    218-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是区域生态福祉的重要测度指标,探析ESV演变规律对区域生态保护政策制定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该研究以鄱阳湖滨湖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00、2010与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当量因子法对ESV进行评估,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其ESV的影响,并借助FLUS模型设置基准情景与生态保护情景,分析2026年与2034年不同情景下研究区ESV的差异.结果表明:(1)1990-2018年,鄱阳湖滨湖区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整体呈增长趋势,耕地、林地、草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2)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增加了 21.43亿元,总体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3)基准情景下,与2018年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较,预测年份耕地、林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水域与草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的增长幅度最大.2026年及2034年的ESV较2018年分别减少21.13亿元和41.38亿元.(4)生态优化情景下,与基准情景相比较,建设用地扩张放缓,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增长.2026年及2034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总价值为2 790.98亿元和2 792.43亿元,较基准情景下总价值提高22.51亿元、44.21亿元.设置生态红线及重点湿地保护区对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在未来土地开发过程中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重点湿地的保护.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情景模拟FLUS模型鄱阳湖滨湖区

    植烟土壤和烟叶中PAEs的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

    马军滕应曹雪莹谭长银...
    228-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贵州东部烟区烤烟种植和管理过程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文章对采集的土壤和烟叶样品中6种PAEs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暴露特征,并评估其对烟农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和烟叶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7、0.05、0.69、0.03、5.59、0.02 mg/kg和0.05、0.04、0.54、0.05、0.98、0.03 mg/kg,土壤-烟叶体系中,致癌性的BBP和DEHP最高值分别达0.13和14.31mg/kg.在土壤中PAEs经口(Ingest)、皮肤接触(Dermal)和呼吸(Inhale)的非致癌摄入量分别为 1.28~25.89、0.51~10.33 和 1.88×l0-4~3.81×10-3 ng/(kg·d),在烟叶中分别为 0.89·6.22、0.35·2.48 和 1.31×10-4·9.15×10-4 ng/(kg·d).而在土壤中烟农摄入致癌的DEHP和BBP的平均总量分别为4.28和0.03 ng/(kg,d),在烟叶中分别为0.75和0.04 ng/(kg·d),PAEs呈现出Ingest>Dermal>Inhale的暴露特征.土壤-烟叶体系中,烟农平均每日ΣPAEs总的非致癌摄入量为18.16 ng/(kg·d),平均每日BBP和DEHP的致癌摄入量分别为0.06和5.04ng/(kg·d).PAEs对烟农产生的平均复合总危险商为3.3×10-4·2.87×10-3,而总致癌风险指数为2.28×10-8·3.56×10-7,平均值为1.53×10-7.虽然PAEs对烟农产生的危险商和致癌风险指数均低于美国环保署控制临界值,但总致癌风险指数已经接近美国控制临界值,要引起重视.

    邻苯二甲酸酯土壤烟叶暴露特征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