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是区域生态福祉的重要测度指标,探析ESV演变规律对区域生态保护政策制定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该研究以鄱阳湖滨湖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00、2010与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当量因子法对ESV进行评估,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其ESV的影响,并借助FLUS模型设置基准情景与生态保护情景,分析2026年与2034年不同情景下研究区ESV的差异.结果表明:(1)1990-2018年,鄱阳湖滨湖区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整体呈增长趋势,耕地、林地、草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2)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增加了 21.43亿元,总体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3)基准情景下,与2018年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较,预测年份耕地、林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水域与草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的增长幅度最大.2026年及2034年的ESV较2018年分别减少21.13亿元和41.38亿元.(4)生态优化情景下,与基准情景相比较,建设用地扩张放缓,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增长.2026年及2034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总价值为2 790.98亿元和2 792.43亿元,较基准情景下总价值提高22.51亿元、44.21亿元.设置生态红线及重点湿地保护区对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在未来土地开发过程中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重点湿地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