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生态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Journal Environmental Ecolog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00-2020年宁夏土壤侵蚀变化研究

    岳新斌谢家丽韩增玉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握宁夏土壤侵蚀与保持最新动态,为合理评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提供依据.利用 2000、2015 和 2020 年Landsat ETM+和OLI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区域 2000、2015 和 2020 年土地利用数据库,并运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计算土壤侵蚀量/土壤侵蚀模数,分析土壤保持能力,评估生态治理的土壤保持优化效果.结果表明:2000-2020 年全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从 19.6 t/(hm2·a)减少至 11.2 t/(hm2·a),整体上南部高,北部低;土壤保持量由43.7 t/(hm2·a)增加到52.1 t/(hm2·a),土壤保持水平整体增加了8.4 t/(hm2·a).宁夏全区土壤保持总量整体增加,土壤侵蚀状况具有明显改善.2000-2020 年,各个地市间的土壤侵蚀和保持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且改善程度同样不同.生态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改善了全区的土壤保持功能.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变化土壤侵蚀土壤保持生态建设

    大宁河水生态系统问题诊断及其分析

    王宏涛张晶于子铖赵进勇...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摸清生态本底是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长江一级支流大宁河巫溪段为研究区域,通过资料收集、文献调研、现场踏勘进行生态本底调查,以流量过程变异程度、底质曲率系数、鱼类Shannon多样性指数、鱼个体生态学指数等作为评价指标,从水文、水质、地貌、生物 4 个方面对研究区域水生态现状进行问题诊断及评估,从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水文情势变化趋于均匀化、水文变化过程偏离天然状态、汛期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有待提高,水质状况整体良好,地貌单元多样性较好、河床底质偏离天然状态;鱼类种类数、多样性均有所下降,鱼类生态类型发生变化.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调度、栖息地修复与改善、增殖放流等对策,从而为受损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水生态系统问题诊断水文地貌水质生物

    基于FLUS模型的巴中市多情景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苏建聪唐斌刘杨蒋文杰...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对评估地区经济、生态发展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巴中市 2000、2010 和2020 年 3 期土地利用结构数据,采用CA-Markov和FLUS耦合模型以及 15 种驱动因素模拟预测 2030 年多情景土地利用情况,并运用当量因子法评估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ESV),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巴中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为主,占 96%以上;2000-2020 年,建设用地呈不断扩张趋势,面积共扩张 290%,主要转入来源为耕地.2)CA-Markov和FLUS耦合模型总体精度较高,Kappa系数为 0.81.3 种情景下,巴中市 2030 年土地利用变化总体保持相对稳定,经济建设情景下,建设用地扩张明显,扩张 97.59%;生态保护情景下,建设用地面积增长速度相对较缓.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差异显著,呈现从北方林区向西南耕地递减,东南地区受水域、林地影响ESV较高的分布格局.

    巴中市FLUS模型土地利用模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某炼油厂原场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研究

    李方晓赵健艾梁恒萧大伟...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济南某石油加工企业为例,土地再开发利用前需要通过场地初步调查判定是否存在土壤污染状况,因此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对其进行了场地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在布设的 56 个土壤采样点位,234 个土壤送检样品中检出污染物共计 18 种.其中,苯、乙苯、石油烃(C10-C40)和萘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而石油烃(C10-C40)和苯最大浓度超过了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最大超标深度为10.5 m.根据调查结果判断,该地块不能结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后续应在场地遗留建筑物安全拆除后,对地块土壤与地下水进行进一步的详查工作.

    场地环境调查石油加工行业土壤污染重金属石油烃

    基于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肇庆市为例

    韩雅敏江玉麟邹明亮曾建军...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肇庆市为例,将全市生态保护红线识别为区域重要生态源地,利用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结果对生态阻力面数据进行修正后,采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为肇庆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采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了区域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可直接识别为区域内的重要生态源地.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能定量反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特征和差异,是修正生态阻力面数据的重要技术手段.全市共识别出 87 个重要生态源地,面积合计2717.39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18.24%.其中,9 个一级生态源地,面积合计 1982.07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13.30%;78个二级生态源地,面积合计 735.32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4.94%.全市共提取了 81 条生态廊道,总长度 1958.47 km.其中,10 条用于连通各一级生态源地的一级生态廊道,总体呈现"五横五纵"的分布特征;71 条用于连通各二级生态源地的二级生态廊道,呈辐射状分布于全市.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安全格局肇庆市

    京津冀生态服务供需格局与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王艳萍郭文芳陈艳梅
    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服务供需盈亏的价值量是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依据,生态服务供需空间格局可为生态经济管理提供直观有效的信息.目前,在区域尺度上,关于生态服务供需整合的方法还不成熟,基于生态服务供需盈亏价值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以京津冀为研究区,选择关键生态服务供给与需求类型,构建区域生态服务供需与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方法体系,基于 2001、2005、2010 和 2017 年遥感数据、基础地理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分析研究区生态服务供需格局特征,确定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服务供需空间错位特征明显.燕山山区和太行山山区生态服务供给大于需求,多年平均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供给量为 25000~80000 元/hm2,需求量低于 4000 元/hm2;平原区城市城镇所在地及周边供给远低于需求,多年平均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供给量低于 3000 元/hm2,需求量为 50000~390000 元/hm2.2)研究区生态服务总供给能力不能满足区域自身需求.研究区生态服务供需盈余区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 32.93%,亏损区占 67.07%,区域生态服务需求总价值是供给总价值的 2.05 倍.3)基于研究区生态服务供需盈亏格局,划分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类型;考虑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建设成本,确定生态补偿客体区各类生态空间的生态补偿标准建议值,林地应为 12000~25000元/hm2,草地 10000~22000 元/hm2,水域湿地 9000~18000 元/hm2,未利用土地 9000~15000 元/hm2.研究将为构建京津冀长效生态补偿机制和实现区域生态公平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服务空间格局供需盈亏生态补偿标准京津冀

    南岭国家公园生态游憩资源承载力评价

    张驰张宏锋吴锦泽
    53-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岭国家公园为粤港澳大湾区筑起了绿水青山的生态屏障.本研究以南岭国家公园内各自然保护区与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分析法、面积法、线路法等方式对南岭国家公园生态游憩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南岭国家公园生态游憩访客容量主要集中在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清远天湖省级森林公园等;基于游览访客容量遵守"木桶原理",测算得出南岭国家公园日访客容量 36546 人次,年访客容量预测为 986.7 万人次.

    南岭国家公园生态游憩环境容量访客容量

    豆科作物轮作与有机肥+功能微生物肥减投配施对设施菜田硝态氮累积、固氮基因和净收益的影响

    郜静马铭泽王策刘蕾...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河北省设施蔬菜种植区土壤硝态氮盈余累积量,降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风险,2018-2022 年连续 5 年,在华北典型褐土区设施菜田中,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实验室分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分析豆科作物轮作与有机肥+功能微生物肥减投配施对设施菜田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CK)、常规施肥(T1)、减量施肥+功能微生物(T2)、减量施肥+功能微生物+豆科作物(T3)共 4 个处理.结果表明:相比T1 处理,T2 和T3 处理可使番茄产量增加 5.3%和 25.8%;T2 处理下油菜产量增加 3.0%;农户年净收益提高4.4%和34.4%.5 年间T2、T3 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较T1 处理,番茄季增幅为13.5%~17.0%、11.3%~18.1%;T2 处理油菜季增幅 9.3%~36.6%.实时荧光定量(qPCR)结果显示,T2 和T3 处理土壤根际土固氮功能基因nifH拷贝数相比T1 处理显著提高了 16.1%和 58.9%;nifH基因拷贝数与作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002x+30355(R=0.7412).T2 和T3 处理 0~100 cm土体硝态氮周年平均累积量,相比T1 处理降低了 51.6%和 58.3%;5 个轮作周期后,与T1 处理相比,T2 和T3 处理有效降低了0~100 cm土体中55.3%和71.0%的硝态氮累积.综上,在减量施肥的背景下,选择引入豆科作物进行合理优化轮作,与有机肥+功能微生物肥配施,可从源头上减少设施蔬菜的氮肥投入,降低设施菜田土壤硝态氮淋失风险,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

    硝态氮累积量固氮功能基因设施菜田净收益豆科作物有机肥+功能微生物肥配施减量施肥

    太行山典型区不同海拔酸枣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王佳乐刘倩愿陈艳梅郭文芳...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太行山典型区不同海拔酸枣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太行山酸枣产量及酸枣灌木丛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酸枣主产区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不同海拔的酸枣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光合能力、叶片性状及土壤属性等.结果表明:酸枣光合能力随海拔升高先上升后下降,海拔 110 m时酸枣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 浓度最高,分别为 23.22 μmol/(m2·s)、13.13 mmol/(m2·s)、0.16 mol/(m2·s)、340.98 μmol/mol,但是酸枣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随海拔升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海拔228 m和62m时最高,分别为3.36 μmol/mmol和0.37;酸枣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叶片含水量、叶氮含量、比叶面积、土壤含水量、全磷、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孔限制值呈显著负相关;冗余分析表明,影响酸枣光合能力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土壤有机碳(36.5%)、全氮含量(14.6%)、含水量(4.1%)和黏粒含量(4%);影响酸枣光合能力的主要生物因素是叶片气孔导度(65.2%)、叶氮含量(4%)和比叶面积(1.7%).研究酸枣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提高酸枣产量及寻找最适生态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酸枣海拔光合特性叶片性状土壤理化性质

    河道旁路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设计及净化效果研究

    乌德杨静毅吴浩张桂香...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旁路人工湿地已成为国内外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技术之一.合理选择旁路人工湿地类型及湿地布局,直接影响人工湿地的占地面积、净化效果、投资运行及维护管理.结合浊漳河南源旁路人工湿地工程实际,总结人工湿地的基本类型及特点,阐述类型比选的思路,分析人工湿地建设布局影响因素,介绍浊漳河南源旁路人工湿地处理工艺.采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工艺净化浊漳河南源河道水质,出水COD、NH3-N、TP、TN、氟化物、石油类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环境效益显著.

    人工湿地河道治理生态修复旁路处理系统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