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生态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Journal Environmental Ecolog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分级粒径减量化实验

    王宏岩贾水星甘平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分级粒径的效果,以自来水为淋洗剂,以受重金属铅(Pb)及砷(As)污染的某渣土为受试土壤,进行分级粒径的淋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淋洗可有效降低各分级粒径组分中重金属铅(Pb)的总量含量,能够使重金属铅(Pb)的修复或风险管控质量减量化 83%,从而实现工程成本的降低;通过对选定淋洗组分的重金属铅(Pb)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水合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残余态测定,发现淋洗可使上述各形态重金属铅(Pb)在淋洗所得组分中的含量降低,说明淋洗可使各种形态的重金属(Pb)铅溶解于淋洗剂中,并随淋洗剂排出,从而实现减量化的目标.但以自来水为淋洗剂,淋洗不能使受试土壤中各粒径组分的重金属砷(As)总量含量减少,不能实现对重金属砷(As)的减量化处理.

    土壤重金属淋洗分级粒径减量化

    环丙沙星浓度及输入方式对水体中反硝化菌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

    龚子鑫何宝南陈冠宇郭伯龙...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环丙沙星(CIP)抗生素浓度及输入方式对自然水体中反硝化菌生长特性的影响,通过微生物培养实验开展CIP浓度(500 μg/L、100 μg/L、50 μg/L、10 μg/L和 5 μg/L)和输入方式(一次输入和两次输入)对反硝化菌生长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刻画CIP影响下反硝化菌的生长特性,辅以细胞活力与生物膜量表征,解析CIP影响反硝化菌生长特性的潜在原因.结果表明:CIP浓度对反硝化菌生长存在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显著,在一次输入体系,500 μg/L的CIP对最大生长量和比生长速率的抑制率达 83.70%和 79.57%.CIP输入方式对反硝化菌生长的影响呈现浓度效应,低浓度下的(0~10 μg/L)输入方式无显著影响,高浓度下(50~500 μg/L)两次输入CIP后反硝化菌呈现两阶段生长态势,但总体一次输入比两次输入对反硝化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CIP 对反硝化菌生长的抑制主要通过降低细胞活力以及抑制微生物代谢来体现,当CIP>10 μg/L时,两次输入体系的细胞活力和生物膜量均高于一次输入,体现了反硝化菌建立耐受性的过程.

    环丙沙星反硝化菌生长特性浓度输入方式

    某中药制药企业废水高效低耗扩建工程实例

    苏继明郭丽娟孙振洲杨伟...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中药制药企业原有污水处理站 1 座,由于产能扩大导致废水排放量增加,需对原有污水处理站进行扩建,其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色度深、固体悬浮物SS浓度高、有一定的生物潜在毒性等特点,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成本高、出水不稳定等难点,是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扩建的废水处理站采用"气浮沉淀+预曝气+水解酸化+厌氧处理+接触氧化+类芬顿深度处理"工艺,水质满足«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中表 2 排放标准.结果表明:扩建后的污水处理站工艺技术先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管理方便且实现和旧污水处理站协作共用,同时兼顾了能源回收利用和二次污染控制,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中药废水扩建工程有机废水水解酸化厌氧类芬顿

    生物炭/壳聚糖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研究

    刘琼项朋志邓超叶国华...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磷所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关键是降低水体中磷的含量.吸附法对环境友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具有吸附速率快的特点.通过使用秸秆来源的生物炭作为原材料,制备生物炭/壳聚糖复合型吸附剂去除水中磷酸盐.结果表明:在磷初始浓度为25 mg/L,投加量为0.1 g、pH为5 条件下,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为4 时有较大的平衡吸附容量.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磷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为自发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并且反应向着熵增方向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以及XRD表征来看,磷被吸附机理是Al3+与磷相互作用产生了共沉淀现象.

    生物炭磷吸附壳聚糖铝离子

    利用蚯蚓处理酱酒污水污泥的研究

    潘昌滨母应花安登龙吴成...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明酱酒污泥资源的生物处理法,为酱酒污泥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以纯酱酒污泥、酱酒污泥+秸秆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平二号蚯蚓处理纯污泥和污泥秸秆混合基质,综合分析基质的含水率、pH、养分含量和蚯蚓数量及重量等指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含水率和第一阶段pH随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第二阶段当秸秆比例相同,90%污泥+秸秆组(10%、20%和 30%)pH较 70%污泥+秸秆组(10%、20%和 30%)高;当含水率相同,不同秸秆占比的各处理pH差异不大.不同处理蚯蚓数量随养殖天数的增加而降低,以纯污泥、污泥+10%秸秆、污泥+20%秸秆和污泥+30%秸秆效果好,在第50 天分别为 67.3、66.5、75.3 和 64.7 条;蚯蚓重量随养殖天数的增加大致呈先升后降趋势,蚯蚓总重量变化呈"∧"形,均以纯污泥、污泥+20%秸秆和污泥+30%秸秆效果好,在第 30 天达最重,重量分别为0.878 1、0.852 5 和0.823 5 g/条;总重量分别为 78.152 7、79.002 7 和 72.190 7 g.用蚯蚓处理后基质的总养分(N+P2O5+K2O)、有机质、总氮、总磷和总钾分别为 3.9%~7.2%、38%~63%、2.03%~2.35%、1.67%~2.82%和 0.34%~1.89%.因此,利用大平二号蚯蚓处理酱酒污泥养分均满足污泥土壤改良、农用、绿化和有机肥料生产的相关要求,可实现酱酒污泥资源化利用.

    酱酒污泥蚯蚓含水率养分

    潮白河顺义段地表水环境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金香郭敏丽张武来李炳华...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再生水回用河湖作为景观用水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利用 2007-2021 年引温济潮调水工程的持续跟踪监测数据,对调水以来潮白河顺义段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潮白河顺义段地表水环境质量随时间在逐渐转好,近年来 70%以上监测断面满足地表水功能定位要求;影响潮白河顺义段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调水水质、调水量、潮白河生态补水、截污治理工程和藻类光合作用.

    潮白河顺义段地表水环境影响因素

    EOD项目实践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张伏中苏艳蓉宋江燕蔡青...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在项目运作层面的具体应用,融资方式、运作模式、风险控制是EOD项目实践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本研究结合湖南省EOD项目实践案例,分析了EOD项目实践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与面临挑战,提出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推动项目落地生根,赋能项目实施主体、创新多元投融资模式,合理谋划关联项目、加强项目风险防范 3 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EOD项目常态化实施提供借鉴.

    EOD关键问题分析对策

    面向美丽广东的净土建设战略路线研究

    吴锦泽张驰王明旭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三五"以来,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构建了土壤环境管理基础体系.但是对建设美丽广东目标,未来土壤环境保护面临压力将持续加大.从土壤与地下水的系统性出发,明确美丽广东净土建设要从风险管控逐步向环境健康管理过渡的思路,分析了 2021-2050 年广东省净土建设发展期、巩固提升期、质量改善期、良性循环期 4 个阶段的战略路线,提出了健全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健康管理制度、实施全生命周期治理行动、推进试点示范建设等任务建议,以期为各地中长期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健康管理

    ?环境生态学?杂志征稿启事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