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生态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Journal Environmental Ecolog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处理效果分析

    邹合萍刘润狄宝生胡斯翰...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省于 2003 年通过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浙江省污水处理终端运行最长时间高达 5 年,以浙江省某县 681 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1 年内各终端运行效果、出水水质.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终端出水平均达标率为87.7%;导致终端出水水质不达标的污染物指标主要为氨氮、总磷,其占比分别为 34%、27%;在人工湿地、PKA湿地、微动力、自然湿地 4 种工艺中,PKA湿地处理效果最佳,人工湿地、微动力、自然湿地处理效果相差不大.研究结果可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运行维护提供参考借鉴.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达标率

    基于VOSviewer文献计量的浒苔研究进展分析

    陈珊珊田嘉慧梁嘉慧汤倩...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浒苔属植物为广盐性和广温性藻类,其引发的绿潮灾害成为全球性的海洋生态问题,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文献为基础,利用VOSviewer软件对浒苔的研究热点、动态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1)1962 年以来,关于浒苔研究的发文量与被引频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7 年后呈指数式增长;2)主要涉及的学科有海洋与淡水生物学、环境科学、海洋学等,主要发文期刊包括《Harmful Alga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等;3)开展研究的国家主要分布于美洲、亚洲、欧洲等地区,美国发文量和国际合作频次均为世界之首;4)研究热点包括环境因子对浒苔生理生态及其暴发的影响、绿潮的危害、防治以及对浒苔的应用等.结合研究现状,建议加强对浒苔绿潮的暴发机制、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绿潮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加强对绿潮的长时序、高精度的技术监测并建立预警机制.

    文献计量浒苔绿潮藻类暴发富营养化

    舟山近岸海域赤潮生物与赤潮特征研究

    干满水戴玲潘静芬乔木...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赤潮生物与赤潮特性是了解赤潮成因、判断赤潮趋势和科学预防应对赤潮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对 2002-2021 年舟山近岸海域发生的 190 次赤潮进行分析,主要高发区为嵊泗、朱家尖东部和东极海域,高发期在 5-7月,主要赤潮生物 30 种.2020-2021 年对舟山近岸海域 40 个点位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发现,赤潮生物有 58 种,主要优势种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unus)、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等.嵊泗、朱家尖东部和东极海域夏季赤潮生物种类和丰度最高,秋季次之.近 5 年来,近岸海域水质总体提升,富营养指数相对稳定,为 2.33~4.28,一到三类海水比例与赤潮年度累计面积呈负相关,赤潮发生频次受水文气象因素影响,夏季高发区赤潮优势种丰度较高,发生赤潮的内外因素依然存在.

    舟山近岸海域赤潮物种调查赤潮特征

    "水土共治"修复模式实施案例研究

    申英杰陈再贤刘继东
    101-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某污染场地"水土共治"修复模式中工作重难点进行全过程剖析,详细阐述了"水土共治"修复模式的具体措施和经验,介绍了"水土共治"修复模式实施过程中各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为污染场地"水土共治"修复模式的实施提供经验和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案例参考.

    水土共治修复模式全过程剖析污染场地

    西北生态脆弱区输变电工程植被恢复技术体系构建

    樊成虎王雅琛许丽娟刘中书...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西北生态脆弱区输变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生态植被保护,提升该区域输变电工程植被恢复效率、降低生态环境恢复成本、为电网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亟需开展西北生态脆弱区输变电工程植被恢复机制研究.采用现场调查和理论比选的方式,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区的植被生长不利条件,开展土体适生植物选取配置研究.同时完成了针对土质丘陵区和土石山区的适生植物选取以及植生基质的调配工作,成功配置出土质丘陵区和土石山区适生植物;针对当地工程区现场条件,提出适用于各典型生态脆弱区输变电工程植被快速恢复的技术体系.通过对被破坏区域植被进行有效地恢复,最大限度地减少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重新恢复当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使电力能源输送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生态脆弱区输变电工程适生植物植被恢复技术

    多个赔偿义务人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承担实践研究:现状、困境与建议

    禤嘉慧张路路张志娇陈佳亮...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个赔偿义务人的责任划分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的难点.对 22 宗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赔偿义务人和因果关系判定困难、赔偿义务人对责任承担存在异议、磋商困难,以及磋商和诉讼衔接不畅是该类案件的症结所在.立足于案例实践经验,解决该难题需在规则层面进一步明确赔偿义务人的范围、细化部分磋商成功的诉讼规则,在实践层面加强对调查、磋商和诉讼环节的把控.为落实"应赔尽赔"原则,及时有效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提供基础.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责任承担磋商诉讼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研究

    刘德成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积极探索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模式,解决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前期策划时模式选择难题,在实际案例调研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与归纳总结.总结提出了 9 种类型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模式限制性因素开展了分析研究,同时提出了在选择修复治理模式时需重点关注的 9 个限制因素,以期为选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修复治理

    山东省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污泥危险特性研究

    孟繁莉李文锋李清坤彭晓静...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印染污泥管理混乱的状况,对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污泥的产生情况及特征污染物进行分析,结合山东省典型印染企业污泥的危险特性检测数据,得出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污泥不具有危险特性的结论.建议通过编制印染污泥鉴别技术规范和行业指南,加强企业日常管理等手段解决印染污泥管理问题.

    印染行业废水处理污泥危险特性

    陇南市嘉陵江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探索研究

    陈悦新
    139-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甘肃省陇南市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对流域环境风险源、环境敏感受体、环境风险防控工程设施进行识别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河流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提出了"一河一策一图"应急处置方法;选取已发生的典型事件,对应急处置方法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模拟研究,为甘肃省进一步加强流域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陇南市嘉陵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故

    废旧轮胎热解产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商晓腾孟德安周文武王加琪...
    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解是废旧轮胎高效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废旧轮胎热解产物资源化利用受到业界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分析近年来废旧轮胎直接利用现状及热解资源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热解产物资源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类和对比分析,以期为废旧轮胎热解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废旧轮胎热解产物资源化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