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污染与防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金均

月刊

1001-3865

hkzzs@163.com

0571-87986875;87998967

310007

杭州市天目山路109号

环境污染与防治/Jour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最早创刊的环境保护专业期刊之一,目前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刊源。本刊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规划和预测、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综述、专论、调查报告和经验介绍等。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设备和仪器,报道国内外环境保护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UV-Fenton法处理聚醚废水研究

    陈昊金秋崔敏华郑志永...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UV-Fenton法处理实际聚醚废水,并通过响应曲面法对UV-Fenton法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以H2O2投加量、FeSO4·7H2O投加量和处理时间为自变量,以废水的COD去除率及出水氨氮浓度为响应值,进行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UV-Fenton法处理前后废水中污染物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1)最优参数条件为H2O2和COD质量比1.49、FeSO4·7H2O和H2O2质量比0.83、处理时间71 min,此时COD去除率为62.3%,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为45.5 mg/L.(2)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两个响应值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64、0.9616.(3)进水中主要污染物有37种,经UV-Fenton法处理后出水中降低至29种,总有机物丰度降低约93.4%.(4)UV-Fenton法对醚类、酯类或酰胺类大分子有机物具有显著的降解效果,可将其转化为短链的烃类及醇类物质.

    聚醚废水UV-Fenton响应曲面法特征污染物COD氨氮

    水力负荷与有机负荷协同作用对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丁海静游俊杰王敦球王荣华...
    61-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单层基质结构(CW1)、3层基质结构(CW3)、6层基质结构(CW6)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为对象,考察水力负荷及有机负荷对不同人工湿地系统去除COD、总悬浮固体(TSS)效果的影响,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高负荷条件下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水力负荷运行条件下,随着有机负荷的提高,CW1、CW3、CW6湿地系统对COD、TSS的去除率均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总体看来,在相同运行条件下CW6湿地系统COD、TSS的去除率最高.群落结构分析表明,不同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结构存在相似性,但湿地床体的基质结构会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总的来说分层填充的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更为稳定,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好.

    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基质结构

    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热解过程中Cd的迁移转化规律及炭产物安全利用研究

    韩进滕玉婷李方洲张亚平...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管式炉对Cd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进行热解,研究热解过程中Cd的迁移和形态转化,并在最佳温度条件下探究制备的东南景天生物炭对Cd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上升,生物炭产率下降,挥发分增加;温度能影响Cd在气、液、固三相中的分布,温度升高能明显促进重金属由固相向气相迁移;生物炭中Cd形态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升高,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水溶态和酸溶态Cd含量呈现出降低趋势,在700℃ 以上时,大部分Cd是以稳定的可氧化态、可还原态以及残渣态形式存在;800℃热解得到的东南景天生物炭对Cd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最高吸附量达到28.7 mg/g.通过合理控制热解温度能够实现炭产物的稳定化,并可安全利用到重金属污染水体或者农田污染治理中.

    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Cd迁移转化热解

    微曝气阻隔技术处理污染场地土壤气中苯的研究

    万鹏杨鹤峰周四喜魏宝莹...
    71-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北京某焦化厂苯精制车间废弃场地为研究对象,挖开10 m×10 m×4 m的污染土基坑作为风险管控区,并进行微曝气阻隔技术处理,以期实现风险管控区的土壤气苯污染管控.结果表明,不曝气时,土壤中微生物主要为厌氧微生物.曝气1次不足以改变深层土壤的厌氧状态,对浅层土壤而言无法达到好氧微生物所需的足够O2,使得苯既不能被厌氧降解也不能被好氧降解,反而因扰动作用加速了苯的逸出,使得苯含量不减反增.再曝气3次后,各土层O2含量均大幅增加,污染土层中苯质量浓度降至0.79 mg/m3,而清洁土层中苯质量浓度全部降到了0.22 mg/m3以下,能够满足《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11/T 1278—2015)土壤气中苯的筛选值(3.95 mg/m3).

    土壤气微曝气阻隔技术污染场地

    喀斯特石漠化土壤中施用城市污泥的环境影响分析

    杨丹李冕冯梦芹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污泥广泛用于土壤增肥,但其中的重金属、氮等污染物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潜在影响.为探索污泥在喀斯特石漠化土壤中进行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分析了不同污泥质量分数的混配土壤重金属含量,以及熟化过程土壤淋溶液中重金属、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结果表明:(1)当混配土壤中污泥质量分数低于50% 时,混配土壤中重金属均不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的农用地污染土壤风险筛选值;但总Cd在混配土壤中污泥质量分数为50% ~75% 时超标7.8% ~32.8%,总Zn在混配土壤中污泥质量分数为75% 时超标6.8%.(2)污泥质量分数为75%、熟化30 d时,淋溶液中总Cu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标准,其他情况下各重金属均不超标;土壤熟化过程中,混配土壤淋溶液中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均不超标.污泥在石漠化土壤中进行土地利用时,建议污泥质量分数低于50%,熟化30 d以上.

    石漠化土壤土地利用重金属淋溶液地下水

    长三角地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耦合协调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素

    孙崇洋葛察忠段显明程翠云...
    79-8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个方面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测算绿水青山指数和金山银山指数,对长三角15个核心城市2008—2017年"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7年间,长三角地区绿水青山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金山银山指数逐年上升;耦合协调度由初级协调阶段逐步提升为中级协调阶段,"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协调发展程度逐步向好.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发展呈现正U型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耦合协调度呈现负向影响;技术进步能够提升耦合协调度;人力资本对耦合协调度的正向影响具有显著滞后效应,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促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长期耦合协调发展.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耦合协调长三角

    连云港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刘瑞翔陈飞刘端阳董京铭...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连云港酸雨观测资料和颗粒物浓度数据,分析了2008—2016年该地区酸雨的变化特征,同时讨论了酸雨发生前污染物浓度及其源地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统计时段内,连云港南、北部年均酸雨日数分别为33.2、21.3 d;酸雨的年均pH分别为4.35和4.46,均达到强酸雨等级;8—9月酸雨日数最多,1月最少,但冬季酸雨频率较高.(2)连云港南、北部酸雨发生前平均连续无降水日数分别为2.8、4.0d,且连续性降水的酸雨酸性并不会因为前一天有降水而明显减弱.(3)酸雨开始前,南部地区大气中SO2平均质量浓度达27.6μg/m3,为北部地区的两倍.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HYSPLIT)模式的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西北和偏南两种路径在连云港南、北两地强酸雨发生前气团轨迹中占比较大,均达60% 以上,其源地分别对应华北和长三角两个工业集中、SO2等污染物排放高的地区.

    酸雨pH电导率气象条件轨迹追踪

    基于MODIS数据的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

    岳辉刘英张元敏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07—2017年的MODIS/AQUA C6版MYD08_M3气溶胶产品数据资料,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中国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7—2017年中国AOD年均值在0.40~0.55波动,平均值为0.48,11年间中国AOD年均值降低0.06;(2)中国AOD高值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华北平原、珠江三角洲以及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而川西、滇西北与青藏高原交界的地区为低值区,东北及内蒙古北部的AOD也相对较低.(3)地势对AOD分布具有一定影响,一般地,AOD高值区总体分布在低海拔地区,而AOD较低的区域主要位于高海拔区.(4)中国AOD表现出一定的季节变化特征,总体上呈春夏季高峰,秋季最低,冬季至次年春季逐步回升的趋势,此外采暖期内AOD整体上低于非采暖期.

    气溶胶光学厚度MODIS数据大气污染时空变化中国地区

    鄱阳湖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研究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江良弓晓峰袁少芬章绍康...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保护鄱阳湖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系统健康,对鄱阳湖19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及其孔隙水中的4种典型重金属(Cu、Pb、Zn、Cd)含量及赋存形态进行了测定,利用相平衡分配法(EqPA)初步探讨了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并以此为评价标准,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鄱阳湖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法确立的重金属水质基准,建立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低值(SQC-L,Cu、Pb、Zn、Cd的SQC-L分别为57.37、49.40、98.51、2.74 mg/kg)和高值(SQC-H,Cu、Pb、Zn、Cd的SQC-H分别为140.86、710.45、189.06、47.20 mg/kg),经过对比分析,推荐采用SQC-H和SQC-L为鄱阳湖流域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以SQC-L为评价标准,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鄱阳湖19个采样点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发现鄱阳湖流域受到了一定程度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南部湖区,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鄱阳湖重金属沉积物质量基准相平衡分配法生态风险评估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现状、挑战和前景

    潘阳支忠祥牛承鑫陆雪琴...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s)不仅可以高效去除污染物,改善出水水质,而且可以实现生物能源回收,对保护环境和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大意义.膜污染作为制约AnMBRs应用与推广的限制因素得到了大量关注,各种缓解和控制膜污染的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因此,对AnMBRs的运行机理、多元化应用、膜污染情况进行综述,并分析和评估了微生物电催化系统(BES)-AnMBRs组合工艺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以期为AnMBRs工程应用和未来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多元化应用膜污染微生物电催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