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连云港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连云港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factors of acid rain in Lianyungang

扫码查看
利用连云港酸雨观测资料和颗粒物浓度数据,分析了2008—2016年该地区酸雨的变化特征,同时讨论了酸雨发生前污染物浓度及其源地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统计时段内,连云港南、北部年均酸雨日数分别为33.2、21.3 d;酸雨的年均pH分别为4.35和4.46,均达到强酸雨等级;8—9月酸雨日数最多,1月最少,但冬季酸雨频率较高.(2)连云港南、北部酸雨发生前平均连续无降水日数分别为2.8、4.0d,且连续性降水的酸雨酸性并不会因为前一天有降水而明显减弱.(3)酸雨开始前,南部地区大气中SO2平均质量浓度达27.6μg/m3,为北部地区的两倍.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HYSPLIT)模式的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西北和偏南两种路径在连云港南、北两地强酸雨发生前气团轨迹中占比较大,均达60% 以上,其源地分别对应华北和长三角两个工业集中、SO2等污染物排放高的地区.

刘瑞翔、陈飞、刘端阳、董京铭、白雪

展开 >

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8

连云港市气象局,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江苏省气象台,江苏 南京 210008

酸雨 pH 电导率 气象条件 轨迹追踪

连云港市大气环境科技创新团队基金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连云港市科技计划项目连云港市科技计划项目

JFYS2016YFC0203303BK20160041SH1422No.SH1634

2020

环境污染与防治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9
ISSN:1001-3865
年,卷(期):2020.42(1)
  • 5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