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污染与防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金均

月刊

1001-3865

hkzzs@163.com

0571-87986875;87998967

310007

杭州市天目山路109号

环境污染与防治/Jour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最早创刊的环境保护专业期刊之一,目前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刊源。本刊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规划和预测、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综述、专论、调查报告和经验介绍等。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设备和仪器,报道国内外环境保护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物炭添加对餐厨废弃物堆肥腐殖酸形成及微生物演替的影响

    詹亚斌张阿克陈云峰夏贤格...
    145-150,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餐厨废弃物堆肥腐殖酸不稳定易降解的问题,研究生物炭添加对餐厨废弃物堆肥腐殖酸形成的影响。一共设置两个处理(CK,不添加生物炭;BC,按照堆体干质量添加5%生物炭),整个堆肥周期持续15 d。堆肥结束时,BC的还原糖、氨基酸、多酚分别为2。05、1。57、2。25 mg/g,分别比CK低1。97、0。68、0。43 mg/g;BC的胡敏酸(HA)、HA/富里酸(FA)(质量比)分别为17。04 mg/g、1。85,较 CK 提升了 61。21%、110。23%。BC 的气单胞菌(Aerococcus)、土地芽孢杆菌(Terribacillus)、蜡样芽孢杆菌(Cerasiba-cillus)、巨球菌(Macrococcus)、Tepidanaerobacter 相对丰度比 CK 高 0。30、0。04、0。01、0。01、0。03 百分点,土芽孢杆菌(Geobacillus)、小多孢菌(Micropolyspora)相对丰度比CK分别低0。79、0。16百分点。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有利于:(1)还原糖、氨基酸、多酚向腐殖酸的转化;(2)促腐微生物(气单胞菌、土地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巨球菌、Tepidanaerobacter)的生长;(3)堆肥的腐殖化。本研究对生物炭在餐厨废弃物肥料化上的应用以及堆肥腐殖化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炭腐殖酸餐厨废弃物堆肥

    蜂窝状ZSM-5沸石协同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含硫恶臭气体

    张瑞前邱祁张启杭秦勇...
    15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蜂窝状ZSM-5沸石协同低温等离子体净化5种典型含硫恶臭气体,通过沸石硅铝比、锰改性、放电电压参数的优化探究最佳工艺参数与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降低硅铝比、锰改性利于提升蜂窝状ZSM-5沸石对含硫恶臭气体的整体吸附效率,增大硅铝比、适当增加锰负载量、提高放电电压则利于提升蜂窝状ZSM-5沸石协同低温等离子体对含硫恶臭气体的去除效率,其提升机制可能与沸石比表面积、外表面积和Mn3+负载催化有关。在硅铝比为70(摩尔比)、锰负载量为10%(质量分数)、7。5 kV的条件下,锰改性蜂窝状ZSM-5沸石协同低温等离子体对含硫恶臭气体的去除效率均大于95%,比输入能量仅为2。3 J/L。

    低温等离子体蜂窝状ZSM-5沸石硅铝比含硫恶臭气体

    秸秆水热碳化液修饰二氧化钛去除农村生活污水尾水中抗生素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杨梖任卓俞映倞何世颖...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秸秆水热碳化液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球(SHCS&TiO2)去除抗生素的动力学特征,以实际农村生活污水尾水为目标处理水体,以磺胺嘧啶和红霉素为典型目标污染物,采用时间梯度实验研究和动力学模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SHCS&TiO2去除两种抗生素的动力学特征有明显差异。去除磺胺嘧啶反应主要发生在前10 min,去除速率为2。11~2。37 mg/(L·min),最终去除率为72。6%~89。5%。去除红霉素反应主要发生在0~20、120~240 min,去除速率分别为1。65~2。34、0。32~0。42 mg/(L·min),最终去除率达到100。0%。2)Behnajady-Modirshahla-Ghanbary反应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最佳。3)去除机制是吸附和催化共同作用,且催化起主要作用。

    秸秆水热碳化液二氧化钛抗生素动力学特征

    规模化奶牛养殖粪水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赵晓芳许继飞贺旭德李桐...
    165-16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模化奶牛养殖粪水还田可实现资源化利用,但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尚待明晰。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粪水还田量分别为0、0。32、0。64、0。96 t/m2时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粪水还田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和作物生物量,最合适的粪水还田量应为0。64 t/m2,此时对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也最小。土壤细菌中的优势细菌属斯克尔曼氏菌属(Skermanella)可生物固氮,减少土壤氮素流失;芽孢杆菌属(Bacillus)能分泌纤维素酶,有利于土壤中纤维素类的降解。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最主要的优势真菌门,它们有助于植物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

    养殖粪水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盐渍化

    富里酸和Ca2+共存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介导生成次生高铁矿物的影响

    黄海涛王崇耿康慧魏彩春...
    169-17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富里酸和Ca2+共存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酸性矿山废水(AMD)中的Fe2+和形成次生高铁矿物的影响,分析了 pH、Fe2+氧化率、铁沉淀率以及次生高铁矿物矿相、基团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Ca2+确实具有提高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的能力。低质量浓度(0。2 g/L)的富里酸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活性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0。4 g/L)的富里酸具有抑制作用,而增加Ca2+反过来能够减弱高浓度富里酸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抑制作用。对形成的次生高铁矿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富里酸促进了另一次生高铁矿物草黄铁矾的生成。

    酸性矿山废水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富里酸Ca2+次生高铁矿物

    水力压裂结合化学氧化法修复多环芳烃污染的低渗土壤

    余锦涛孙天宇戴毅
    1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渗透性较低的污染土壤,由于氧化剂在土壤中传质受阻,导致修复效果较差。采用水力压裂结合化学氧化法探究了不同水力压裂工艺参数对土柱渗透系数和压裂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 H2O2、KMnO4和活化过硫酸钠3种氧化剂对菲和芘两种多环芳烃(PAH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压裂液注入流量为347。3 L/h、压裂液黏度为294 mPa·s、土柱含水率为20。0%、注入方式为间歇注入时,土柱渗透系数和压裂效果最佳。添加2。5 mmol/g的活化过硫酸钠对菲和芘的去除最经济高效。在最佳水力压裂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与无水力压裂时相比,菲和芘的去除率分别提高19。2、21。2百分点,说明水力压裂可有效增强化学氧化法对PAHs污染的低渗土壤的修复效果。

    水力压裂低渗土壤多环芳烃化学氧化

    钒磷氧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特性及低温脱硝性能研究

    荣卫龙余洁张嘉琪屈晨曦...
    181-186,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钒磷氧化物(VPO)为活性组分,TiO2为载体,通过改变制备条件,制备具有不同表面酸性位特性的钒磷氧催化剂VPO/TiO2,并对其低温脱硝活性和表面酸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HC1/V摩尔比为3、V/P摩尔比为5、VPO煅烧温度为450℃时,制得的VPO/TiO2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脱硝活性,200 ℃时脱硝效率接近100%。VPO/TiO2催化剂主要活性晶相为(VO)2P2O7、V2O5和VOPO4。催化剂表面具有大量的酸性位点,通过数据拟合建立了脱硝活性与表面酸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VPO/TiO2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活性均与弱Lewis酸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9)。此外,对脱硝机理进行研究表明,NH3以配位态NH3或NH4+吸附于VPO/TiO2表面,并参与后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反应过程中NO被氧化成NO2或单齿硝酸盐后最终被还原。在VPO/TiO2催化剂的SCR反应过程中Eley-Rideal机理和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并存。

    低温脱硝SCRVPO/TiO2表面酸性位脱硝机理

    铜铝双金属材料对硝基苯废水的还原降解研究

    任鹏刘旭来文艳葛保鑫...
    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废旧铝箔为原料,采用化学镀铜的方式制备了铜铝双金属材料(Cu@Al0)并应用于硝基苯废水的还原降解。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系统考察了镀铜率、初始pH、Cu@Al0投加量、硝基苯初始浓度对硝基苯降解效果的影响,最后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气相色谱(GC)进一步揭示了 Cu@Al0对硝基苯的还原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金属铜可成功负载在铝箔表面,当铜负载率为3。43%,初始pH=3,Cu@Al0投加量为0。50 g,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硝基苯的降解率可达88。4%,且Cu@Al0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Cu@Al0对硝基苯的降解是从亚硝基苯到羟基苯胺再到苯胺的逐步还原过程,初始pH过高会影响中间产物亚硝苯进一步还原成最终产物苯胺。

    铜铝双金属材料硝基苯废水还原机理

    农村生活垃圾厌氧/准好氧生物反应器堆肥产物的安全性分析

    赵子亮韩智勇李浩王双超...
    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评价了农村生活垃圾堆肥产品的品质,探讨了该堆肥产品农林利用的可行性,并基于淋滤实验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提出了堆肥的施肥策略。研究表明:发酵1。5年的堆肥产品中有机质质量分数为31。28%,总养分为 3。84%,重金属由高到低依次为 Cu(1 322。02 mg/kg)、Pb(118。39 mg/kg)、Cr(91。61 mg/kg)、Cd(8。81 mg/kg),按照 15%(质量分数)的比例施用后,土壤质量符合相关要求,但存在轻微生态风险。在淋滤过程中,淋溶液中总氮和硝酸盐氮浓度呈指数下降趋势,氨氮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相较于发酵1年的堆肥产品,发酵1。5年堆肥产品的淋溶液中氨氮浓度显著降低(P<0。01);模拟春季、雨季、旱季施用发酵1。5年的堆肥产品,10 000 m2园林绿地中总氮年溶出累积量介于24 534~31 783 g,约占初始总氮含量的10%;春季施肥氮释放与作物生长同步,更有利于作物生长。

    农村生活垃圾堆肥淋滤重金属氮污染生物反应器

    煤化工业园区土壤中多氯萘的浓度及来源分析

    范智超白昭张秦铭周弛...
    200-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煤化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中多氯萘(PCNs)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的检测方法,对陕西某煤化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中的PCNs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煤化工业园区表层土壤中PCNs质量浓度为0。358~1。349 ng/g,相对于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Fs)的毒性当量(TEQ)为3。000× 10-4~0。197 pg/g,与国内外各地区土壤PCNs相比,煤化工业园区土壤PCNs的浓度和毒性均处于中等水平。煤化工业园区土壤PCNs以低氯代为主,其中二氯萘和三氯萘占比高,分别为23。7%(质量分数,下同)~43。0%和41。7%~56。8%,焦化生产热过程为该煤化工业园区土壤PCNs污染的主要来源。

    多氯萘土壤煤化工业园区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