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卫生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卫生工程
环境卫生工程

齐长青

双月刊

1005-8206

hjwsgc@163.com

022-28365069

300201

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环境卫生工程/Journal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华北联络组及天津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本刊自1993年创办以来,受到了许多专家及同行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期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发行量不断增长,现已发展成为在环境卫生行业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刊登内容:有关国内外环境卫生的科研成果,环卫生设备与设施的设计、技术改造,环境卫生监测技术,以及关于环境卫生的管理、城市市容建设、城市灯光夜景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动态报道等,及出国考察报告、行业标准,我刊立足为环境卫生行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减排约束下不同能源类型垃圾转运车适用性竞争力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彭晓为唐玉婷钟日钢余昭胜...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柴油、LNG、纯电动和氢能垃圾转运车为研究对象,从车辆的续航能力、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碳排放水平、长期竞争力等不同维度对车辆的适用性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纯电动转运车受限于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在 8h连续工作时间内,其工作临界运距为 23。7 km;基于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和未来碳价上涨趋势,相比于LNG转运车,短运距(≤23。7 km)情景下氢能和纯电动转运车的竞争力时间点分别为 2030 年和2050 年;长运距(>23。7 km)情景下,氢能转运车竞争力时间点为 2035 年,但纯电动转运车长期不具备竞争优势;现阶段垃圾转运车清洁化替代方案宜采用"以气为主、电氢为辅"的策略,并以场景为导向构建差异化的综合能源补给设施。

    生活垃圾转运能源类型碳排放竞争力

    《环境卫生工程》组织召开在津编委座谈会

    8页

    北京市生活垃圾甲烷控制状况与综合利用

    肖绎贾维健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垃圾甲烷排放是三大人为甲烷排放源之一。近年来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固体废物处理量快速增长,预计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量未来几年内还将维持高位运行,对其甲烷排放量的控制和综合利用尤为重要。通过对北京市区域范围内甲烷产出利用的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及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厂等在内的 10 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单位的调研,统计甲烷现状利用量,分析在生活垃圾甲烷的产生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北京垃圾处理产生甲烷的主要环节为填埋场填埋气及渗滤液处理,主要处理方式包括火炬燃烧和沼气发电。利用包括LandGEM数学模型在内的甲烷产量预测方法,测算出 2023-2040 年生活垃圾领域甲烷理论产量累计可达 2。363×109 m3;建议通过源头减量控制甲烷产量,根据好氧堆肥需求量控制餐厨、厨余垃圾厌氧处理规模。可采用填埋气减排、优选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及甲烷重整等新技术来提高生活垃圾领域甲烷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生活垃圾甲烷填埋气厨余垃圾综合利用

    填埋场开采及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

    项显超蔡嘉瑞甄宗傲李晓东...
    1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垃圾填埋场开采和可回收土地资源的资源化利用、矿化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归纳了国内外垃圾填埋场管理过程中面对的痛点问题,并着重分析了典型填埋场治理工程案例,明确了原料回收潜力评估、经济效益评估和生命周期评价等开采前预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基于矿化垃圾综合资源化利用的思路,重点阐述了当前垃圾填埋场矿化垃圾物理特性、重金属含量、热值和营养元素等物化特性。总结了目前较为成熟的资源化利用方案,包括腐殖土再利用技术及可燃组分热处理技术,为大型垃圾填埋场的施工开采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思路。

    矿化垃圾垃圾填埋场开采资源化利用热处理理化特性

    生活垃圾机械生物干化技术的工程应用和分析

    任弘毅蒋超群张勇梁伍一...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械生物干化(MBT)技术作为一种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将生活垃圾转化为固体替代燃料(SRF),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的双重目标。由于生产出的SRF具有可替代部分化石燃料的特性,因此对于减少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该工艺在欧洲已经取得广泛应用,但在我国的实际运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以临淄生活垃圾焚烧厂为例,对MBT技术的工艺特点和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讨了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MBT系统处理吨垃圾耗电量为 61。09 kWh,平均垃圾处理成本约为 71。98 元/t。生活垃圾经过 MBT 处理产生的资源物为金属和 SRF,其中 SRF 产品含水率均值为 34%、低位热值在设计值(10 454 kJ/kg)以上。通过此项分析,可为其他同类型工程的工艺设计及运营分析提供参考。

    机械分选生物干化资源化固体替代燃料处理成本

    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工艺分析与展望

    施庆燕余毅周可人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提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置已经成为重要课题,而这其中产生源分散、成分复杂的装修垃圾更需要得到妥善处置。从装修垃圾的特性出发,分析了装修垃圾组分与粒径分布情况,针对其复杂组分情况介绍了收运现状和"两级破碎+多级分选"的典型工艺路线,总结了实际工程应用中处理工艺的优化,探讨了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可行的应对措施,可为装修垃圾资源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骨料污染控制

    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脂肪酸测定方法研究

    林晓凤
    42-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是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通过每天测定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可以了解厌氧发酵系统的运行情况。分别采用Nordmann滴定法、气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了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比色法待测样品预处理过程较多等原因,导致采用比色法测定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结果较不稳定。气相色谱法操作繁琐、样品预处理过程较多,单个样品试验时间较长,适用于需要测定单种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情况。Nordmann滴定法能够克服这些缺点,兼具有操作简单、精密度高等优点,因此建议厨余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优先使用Nordmann滴定法进行测定。

    厨余垃圾挥发性脂肪酸Nordmann滴定法气相色谱法比色法

    沼渣水热炭与沼渣热解炭强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对比研究

    欧阳创张余镕邰俊徐先宝...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生大量沼渣,亟需得到妥善处理。采用水热与热解将沼渣分别制备为水热炭与热解炭,并对比研究了其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23。8 mL/g)相比,水热炭组(投加量 1、5、10 g/L)甲烷产量分别为 24。0、38。9、34。9 mL/g,分别提高了 0。8%、63。4%、46。6%;热解炭组(投加量1、5、10 g/L)甲烷产量分别为 29。7、35。7、31。1 mL/g,分别提高了 24。8%、50。0%、30。7%。投加水热炭和热解炭促进了有机物溶出,且水解产酸菌包括 Fastidiosipila、W5053、Propioniciclava、Actinomyces(放线菌属)、Norank_f__ST-12K33的总相对丰度由 73。0%分别提升至 84。6%和 82。0%。投加水热炭和热解炭后,Methanosaeta(鬃毛甲烷菌属)相对丰度分别高达 60。3%和 50。6%,Methanobacterium(甲烷杆菌属)相对丰度仅为 26。5%和36。9%。沼渣生物炭可以强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随着投加量的增加,甲烷产量先上升后下降,最优投加量为 5 g/L,且水热炭效果优于热解炭。

    沼渣水热炭热解炭餐厨垃圾厌氧消化

    掺烧污泥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系统的影响——以某污泥协同焚烧项目为例

    李俊成毛梦梅龙吉生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运行的协同焚烧污泥项目为例,分析了掺烧污泥对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量、烟气中污染物浓度、烟气净化物料消耗与焚烧灰渣产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烧污泥后烟气量变化不明显,烟囱出口烟气SO2 浓度升高,但仍能达标排放,其他污染物浓度变化不明显。污泥掺烧比例每升高 1%,消石灰耗量增加 0。14 kg/t(以入炉物料计),氨水耗量降低 0。22 kg/t(以入炉物料计),飞灰产生率增加 0。04%,炉渣产生率减少 0。57%。本项目掺烧 1t污泥(含水率 78%)将导致烟气净化系统运行费用增加约 19。73 元。

    污泥掺烧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经济性分析

    垃圾焚烧发电厂变频给水泵运行改造节能分析

    陈海军许睿赵景才龙吉生...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变频技术的逐渐成熟,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给水泵大都由定速给水泵替换为变频给水泵,但锅炉给水系统仍采用传统的给水控制逻辑,未能完全挖掘变频给水泵的节能潜力。通过对垃圾焚烧发电厂锅炉给水系统的整体分析,对原有的给水系统控制逻辑进行改造。单炉规模下,由变频给水泵直接控制汽包水位,给水调节阀全开,实现锅炉给水系统平均节电 0。28 kWh/t,节电率为 7。2%,每月单位给水能耗的方差由 0。064 下降至 0。033,给水系统稳定性大幅增加,年节省电量 109。5 MWh,折合碳减排量为 62。45 tCO2;多炉规模下,变频给水泵母管压力跟随汽包压力变化而变化,实现给水系统平均节电 0。29 kWh/t,节电率接近 7。2%,平均单位给水方差下降约36%,给水系统稳定性得到大幅提高,年节省电量 380。8 MWh,折合碳减排量为 217。17 tCO2。

    垃圾焚烧变频给水泵给水系统新逻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