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卫生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卫生工程
环境卫生工程

齐长青

双月刊

1005-8206

hjwsgc@163.com

022-28365069

300201

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7号

环境卫生工程/Journal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华北联络组及天津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本刊自1993年创办以来,受到了许多专家及同行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期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发行量不断增长,现已发展成为在环境卫生行业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刊登内容:有关国内外环境卫生的科研成果,环卫生设备与设施的设计、技术改造,环境卫生监测技术,以及关于环境卫生的管理、城市市容建设、城市灯光夜景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动态报道等,及出国考察报告、行业标准,我刊立足为环境卫生行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聚类分析法与粒子群算法的某城市建筑垃圾调配场建设规划研究

    郭帅谢文刚柳道武周小娟...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建筑垃圾的合理调配,优化管理现有收运体系,采用聚类分析和粒子群算法开展某城市建筑垃圾调配场建设规划研究。以某城市下辖的 4 个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不同调配场建设方案的建筑垃圾产生点的分类结果,并对比各方案总成本得出优化的建设方案调配场数量为 4 座,其对应的总成本费用最低(17 795。95 万元)。在此基础上应用粒子群算法,以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建筑垃圾调配路线规划,得出各调配场建设最优选址结果,该结果可使该城市建筑垃圾调配距离最短、调配成本最低。此外,还提出了调配场工程建设和运行的指引性建议。

    建筑垃圾调配场建设规划粒子群算法

    国内外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水排放与监管标准比较分析

    甘洁刘豪李建辉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生活垃圾成分、热值、烟气净化工艺差异影响,欧盟、美国、日本和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水排放管控对象、要素具有明显差异。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相关水排放标准规定及监管要求,从管控对象、排放限值、执行尺度角度探讨了国内外标准的差异和原因。分析表明:欧盟和日本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废水处理对象是湿法烟气工艺废水,重点管控因子是二(口恶)英;美国生活垃圾焚烧厂没有废水需要处理,不配置污水处理设施;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废水处理对象主要是渗滤液,重点管控因子是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在湿法烟气工艺废水管控方面,欧盟管控的因子比日本多,但二(口恶)英类排放浓度限值相对宽松;日本仅管控生活垃圾焚烧厂排入自然水体的二(口恶)英类浓度,但限值相对严格。在向自然水体排入废水水质的达标判定方面,美国和欧盟标准允许污染物排放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短时合理波动。日本和中国标准则更强调无差别的环境监管,以体现公正、平等原则,浓度超过限值即认为超标排放。最后,针对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行业水排放管理,提出合理确定管控因子和排放要求、进一步优化和拓展更具弹性的排放限值和监管措施等建议。

    垃圾焚烧水排放管理管控因子排放限值环境监管

    征稿启事

    16,76,124页

    城市化粪池粪便污泥基本物料特性及潜在环境风险

    徐垚张亚雷周雪飞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城市化粪池粪便污泥的基本物料特性及潜在环境风险进行初步探讨,以上海市 5 座公共厕所化粪池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方法测定其粪便污泥中的养分、病原微生物、重金属及抗生素含量,以期为后续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结果表明:粪便污泥中有机质和营养元素丰富,可以作为肥料原料应用,但碳氮比(C/N)远低于一般常规堆肥处理工艺的C/N要求(15~25);粪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沙门氏菌在所有样品中均被检出,其中粪大肠杆菌高达 53 700~92 100 n/g;粪便污泥中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市政污泥,其中Zn、Cu、Cr、Cd、Pb和Ni的环境风险指数均<10,且综合风险指数为 19。36,属低生态风险;5 组粪便污泥被检出的四环素、金霉素和磺胺甲恶唑的生态风险等级均为第二风险等级(低风险),即粪便污泥直接农用的抗生素生态风险虽然较低,但不能被忽视。因此,城市化粪池粪便污泥具有较高的资源化利用潜力,但需选择适当处理技术以应对以上存在的潜在风险。

    粪便污泥物料特性病原微生物抗生素重金属

    无锡市某垃圾分类集运及处理中心工程设计

    靖丹枫耿震
    24-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锡市某垃圾分类集运及处理中心设计总规模为 510 t/d,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其他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及配套的臭气、废水处理系统。生活垃圾转运采用"水平预压缩"工艺,其他厨余垃圾处理采用"预处理+好氧堆肥"工艺。根据垃圾压缩及处理过程中所产生废水和臭气的区域、浓度等,分别设置高、低浓度处理系统,分区分质处理达到环保要求。项目的建设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分类转运及处理,同时极大地减少了生活垃圾转运及处理设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垃圾分类转运站的设计提供借鉴。

    垃圾分类水平预压缩好氧堆肥分区分质处理

    青岛某工业园区重点监管企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雒宇孙翰林康敏娟李厚恩...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岛市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之一,研究该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来源及潜在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青岛某工业园区厂区内表层土壤(0~20 cm)中 6 种重金属元素(As、Cd、Cu、Pb、Hg、Ni)的含量及污染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均未超GB 36600-2018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但相比山东省背景值,各重金属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Cd、Hg分别为背景值的 6。38 倍、4。85 倍,呈明显富集;Cd和Hg的变异系数大于 100%,属于强变异,其余重金属均为中等变异,As、Cu和Pb的变异系数略大于 50%,Ni的变异系数最小为 32%。根据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Ni、Cu和As为无污染(Igeo<0),Pb和Cd为轻度污染(0≤Igeo<1),Hg为偏中度污染(1≤Igeo<2)。源解析结果显示,园区内表层土壤中重金属来源受农药和化肥生产活动、工业排放、大气沉降以及自然来源的影响,其贡献率分别为 15。99%、37。32%、30。35%、16。34%。

    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特征源解析

    华南某市近10年终端生活垃圾组分与特性分析

    丁琮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华南地区某市近 10 年的终端生活垃圾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其生活垃圾组分与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厨余类一直是生活垃圾中湿基占比最高的组分,其占比为 45。9%~55。1%;其次是橡塑类、纸类和纺织类,占比分别为 21。1%~27。8%、5。6%~14。5%、4。0%~10。5%;其余组分湿基占比均不超过 5。0%。生活垃圾密度为 197~278 kg/m3,含水率为 53%~60%。可燃物的湿基占比近 10 年整体变化不大,平均为 37%;灰分的湿基占比呈降低趋势,从 11%降到近年来的 6%。生活垃圾的湿基低位热值整体上呈升高趋势,从 5 571 kJ/kg增长至 6 361 kJ/kg。干基碳、氢、氧元素的含量近 10 年均呈升高趋势,碳元素含量从 37。6%升高至 44。6%,氢元素含量从 5。51%升高至6。51%,氧元素含量从 24。5%升高至 25。4%;而干基氮和氯元素的含量均有所降低,氮元素含量由 2。95%降低至1。45%,氯元素含量从 0。51%降低至 0。45%,硫元素含量有所升高,从 0。15%升高至 0。22%。研究结果可为本研究区域生活垃圾终端处理方式的选择和终端处理设施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生活垃圾物理组成热值元素

    不同原料配比对沼渣和厨余垃圾共堆肥的理化性质和腐熟度的影响

    王峰孙金浩刘纹君陈卫华...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好氧堆肥是沼渣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将沼渣和厨余垃圾进行协同堆肥可有效改善堆体的理化性质,从而提高堆肥效率,但两者共堆肥的复配比例仍需探究。本研究设置的沼渣与厨余垃圾质量比分别为 10。0∶0、7。5∶2。5、5。0∶5。0、2。5∶7。5、0∶10。0,对这 5 个处理组进行共堆肥,并通过堆肥过程中的理化指标以及最终产物的腐殖化程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厨余垃圾与沼渣共堆肥最佳配比,为提高沼渣和厨余垃圾联合资源化效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沼渣与厨余垃圾质量比为 2。5∶7。5 时能够较快进入高温期,并在高温期维持 7d,符合GB 7959-2012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5 个处理组的pH、有机质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均符合NY/T 525-2021 有机肥料的要求,且沼渣与厨余垃圾质量比为 2。5∶7。5 处理堆肥产物中具有更低的水溶性NH4+,表明其具有更小的植物毒性。胡敏酸含量以及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沼渣与厨余垃圾质量比 2。5∶7。5处理组最终产物的腐殖化程度最高,但其含有较高的Na+和Cl-,在土地应用时应注意盐分对植物的不良影响。综上,沼渣与厨余垃圾质量比 2。5∶7。5 为两者共堆肥的最佳配比,其腐殖化效率最高,最终产物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土地应用潜力。

    沼渣厨余垃圾共堆肥腐殖化

    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研究

    李剑颖任晓灵王晓燕赖金丽...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背景下,餐厨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在实现"变废为宝"以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对餐厨废弃油脂从产生到制成生物柴油的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清单分析,与石化柴油生产全过程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餐厨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以及生物酶法与传统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阶段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对比。结果表明:与石化柴油相比,采用生物酶法制得的生物柴油能耗降低 71。43%,CO2、温室气体GWP分别减排 60。09%、59。79%;地沟油、煎炸油预处理及废弃油脂深加工这两个阶段是废弃油脂全生命周期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阶段,甲醇与蒸汽生产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主要原因;与酯交换法相比,利用生物酶法制生物柴油工艺能耗降低 4。58%,CO2 排放量、温室气体GWP分别减少 38。53%、38。52%。建议在我国发展以餐厨废弃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加工处理工艺,杜绝餐厨废弃油脂回流餐桌,节约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餐厨废弃油脂温室气体碳排放全生命周期生物柴油

    湿垃圾厌氧沼气资源化利用技术经济分析

    王雷刘远杰陈丹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厌氧消化技术在湿垃圾处置项目中日趋成熟,厌氧生化反应产生沼气的资源化利用成为湿垃圾资源化最重要的途径。对厌氧沼气提纯制生物天然气、热电联产、直燃供热和制备氢气等 4 种利用技术的原理、流程和特点进行总结。结合 4 个典型工程案例的数据,以沼气利用规模 3 000 m3/h为基准,建立经济模型并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4 个典型案例综合效益排序为沼气热电联产(有电价补贴)>沼气提纯制天然气>沼气热电联产(无电价补贴)>沼气直燃供热。湿垃圾项目沼气资源化利用方案的最终选择应充分考虑项目规模、选址边界条件、投资、电力和蒸汽成本、产品市场消纳及价格、综合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品价格是影响沼气资源化利用方案综合效益的最核心因素。当天然气销售价格超过 2。28/2。68 元/m3(在有园区协同廉价供电和供热的条件下)或蒸汽销售价格超过 191。50/229。30 元/t时,对应的沼气利用方案综合效益高于无/有上网电价补贴的热电联产方案。

    湿垃圾厌氧消化沼气资源化技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