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航空工程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航空工程进展
中国航空学会 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工程进展

中国航空学会 西北工业大学

姜澄宇

季刊

1674-8190

hangkong2010@nwpu.edu.cn

029-88492422

710072

西北工业大学143信箱

航空工程进展/Journal Advances in Aeronaut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是反映我国航空科技与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沟通国内外学术交流渠道,促进航空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移植和应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航空工程领域的研究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其它行业的研究技术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人机电静液起落架收放及刹车系统仿真研究

    张昊吉吴超林辉
    110-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人机起落架收放及刹车系统在无人机的起飞、降落和刹车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无人机飞行条件和要求的日益严苛,传统的液压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要.根据电静液作动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一款无人机起落架收放和刹车功能一体化的电静液系统,将改进的PID控制方式运用到起落架收放的控制中,并且设计两种模糊PID控制方式运用于防滑刹车功能中,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AMESim和MATLAB/Simulink的联合仿真用于验证系统性能,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方式控制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无人机起落架收放和刹车过程的稳定性,使得起落架收放更安全,刹车效率更高.

    无人机起落架收放刹车联合仿真电静液系统

    直升机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研究现状

    张永利单小恬杜周刘存良...
    12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是一种直升机进气防护装置,其性能优异、应用广泛,对于保护直升机发动机、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4个方面对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包括:总结了现有直升机进气防护装置的类型及相关气动参数,梳理了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现有的研究方法及取得的相关成果,分析了影响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工作性能的因素,并展望了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开展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研究及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分离效率进气总压损失

    老旧直升机维修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张庆王勇先王勋
    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老旧直升机结构性故障和偶发性故障逐渐增多,给维护修理带来了诸多困难,维护人员常常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针对当前老旧直升机的特点和维修现状,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维修领域中的应用,结合直升机结构特点和使用情况探讨确定老旧直升机无损检测的重点部位和关键部件,围绕不同无损检测技术特点对直升机关键部件检测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阐述,并结合老旧直升机维护实践对无损检测技术的使用时机做出探讨和研究,最后对无损检测技术在老旧直升机维修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老旧直升机维修无损检测关键部位技术应用使用时机

    直升机尾桨参数对RCS影响分析

    梁成良招启军费钟阳曹宸恺...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执行战时任务时,对武装直升机的隐身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为降低直升机在执行任务时被发现的概率,基于几何光学法和一致性绕射理论,研究直升机尾桨翼型厚度、弯度、剪刀角角度对RCS的影响.选用两种雷达照射方位,通过对尾桨不同参数和涂敷吸波材料的RCS峰值、均值对比,判断更有利于直升机尾桨隐身的条件.结果表明:雷达从地面照射时,尾桨厚度小、弯度小的RCS会适当减小,剪刀角角度的变化会导致RCS峰值相位变化;雷达平行照射时,厚度小的尾桨RCS小,弯度小的RCS峰值更小;在桨叶前缘与桨尖端面涂敷吸波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桨叶整体RCS.因此,选择尾桨的厚度越小、弯度越小,有利于降低直升机尾桨的RCS,对桨尖端面和桨叶前缘进行吸波材料涂敷可以有效降低整体RCS.

    尾桨雷达散射截面高频近似方法隐身

    无人直升机旋翼桨叶设计及动力学特性分析

    高洪波邵天双刘向楠杨征...
    151-15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材料在桨叶上广泛应用的同时使桨叶的受力、刚度特性比传统的桨叶更为复杂.为了降低桨叶工作时动应力和旋翼的振动水平,有必要对旋翼桨叶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对旋翼总体参数及桨叶气动参数进行设计,采用CFD方法对旋翼悬停状态进行气动特性分析,将桨叶三维非线性弹性模型分解为二维线性剖面模型和一维非线性梁模型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旋翼能够成功拉起230 kg级无人直升机,悬停效率大于0.65,工作转速下桨叶的固有频率与8阶以下的气动激振力频率保持一定的范围,避开了转速共振区,满足桨叶动力学设计要求.

    无人直升机旋翼桨叶悬停效率气动特性动力学特性

    直升机腿式起落架机构动力学研究

    刘昊林刘小川任佳王计真...
    157-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用途、智能化和强地形适应性是未来直升机发展的重要趋势.起落架是保障直升机起降安全的关键部件,传统起落架的地形适应能力较差,针对直升机在复杂地形环境下如何实现平稳着陆的难题,利用仿生学设计理念设计一种腿式起落架系统.首先从腿式起落架设计需求出发,对起落架构型进行分析并完成腿部结构设计;然后基于设计的腿部机构,完成其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建立相应模型,以此作为腿式起落架运动控制的基础;最后在实验室完成腿式起落架的运动测试,证明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着陆的稳定性.

    腿式起落架构型设计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

    新的直升机复合材料涵道制造技术

    祁书涛吕知先郑春阳盖喜春...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AC332民用直升机复合材料涵道结构的高质量、低成本、敏捷快速制造,针对结构特点和各项设计要求,开展正向工艺设计,提出一种新的直升机复合材料涵道制造技术.新的直升机复合材料涵道制造技术包括零件的精准制造技术、涵道结构胶接装配技术、精加工技术,对直升机复合材料涵道制造技术展开论述,介绍直升机复合材料涵道制造技术的应用情况;与传统直升机的涵道制造技术从产品质量、工装需求、操作性、制造成本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的直升机复合材料涵道制造技术达到了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简化工装、提升质量、保证接口精度的效果,对其他直升机大部件的精准制造具有参考价值.

    复合材料涵道精准制造胶接装配

    直升机起落架轮轴碳化钨磨削工艺研究

    徐帅张金辉
    174-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超声速火焰喷涂工艺方法的限制,喷涂碳化钨的轮轴必须通过磨削工艺保证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然而轮轴的弱加工刚性和涂层的高耐磨性导致磨削过程中易出现让刀、颤刀等现象,造成零件磨削质量不合格.首先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四种精磨工艺参数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然后研究装夹工具和磨削策略对零件圆柱度的影响,最后加工并收集15件轮轴的各段外圆尺寸并计算其过程能力指数.结果表明:选择高砂轮线速度、小切深以及适中的砂轮轴向进给速度与工件线速度可以获得粗糙度为0.4 μm的零件表面,增加装夹工具的夹持长度和刚性并采用"粗磨—精磨—光磨"策略可保证零件外圆的圆柱度不大于0.01 mm,轮轴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结果不小于1.33,整个磨削工艺可靠、稳定.

    碳化钨起落架轮轴磨削过程能力指数

    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研究

    张晓全柳淑亚
    182-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过程中"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恢复"3个阶段的安全问题考虑到应急救援体系中,可有效评估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其应急救援效率.基于"5W1H"分析法设计研究框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对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进行筛选,确定出21项评价指标并构建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基于D-S证据理论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法构建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综合评估模型;将该评估模型应用到以海上风机维护人员受伤为例的救援演练中,得分为86.89,判定救援能力为"较强".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有效评估直升机海上应急救援的能力.

    直升机救援海上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应急救援演练

    民用直升机海上搜救遇险人员处置决策支持系统

    陈子坤田永亮
    19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直升机海上搜救是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搜救部门在执行相关任务时通常只能依靠已有经验对险情进行分析并制定处置方案,缺乏理论指导及工具支撑.针对海上应急响应过程中从接收到遇险信息到开始执行海上搜救任务之前的阶段,提出一种海上搜救处置决策支持技术框架,在此基础上,研发民用直升机海上搜救遇险人员处置决策支持系统,并通过海上搜救典型任务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通过快速制定处置方案并输出评估结果,为实际执行海上搜救任务的机组人员提供处置决策支持建议,间接提高海上搜救效率.

    直升机海上搜救处置流程处置方案决策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