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航空工程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航空工程进展
中国航空学会 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工程进展

中国航空学会 西北工业大学

姜澄宇

季刊

1674-8190

hangkong2010@nwpu.edu.cn

029-88492422

710072

西北工业大学143信箱

航空工程进展/Journal Advances in Aeronaut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是反映我国航空科技与工程领域的最新成果,沟通国内外学术交流渠道,促进航空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移植和应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航空工程领域的研究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其它行业的研究技术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军用飞机敏捷研发数字化技术展望

    王海峰李嘉骏于凯程曦...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用飞机具有综合性能强、技术难度大、精度要求细、质量要求高的特点.随着军用飞机研制要求的不断提高,数字化研发技术因具有开放、敏捷、协同等优势,已经成为军用飞机提升综合性能、提高制造质量、压缩试验周期、压减研发成本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军用飞机数字化研发历程,对以歼-20飞机为代表的我国军用飞机研制过程中的数字化协同研制体系的特征进行总结,结合军用飞机发展趋势对现有数字化研发技术体系的挑战和创新发展需求,提出从"数字化"到"敏捷化"的发展转型,并进一步从面向性能、面向制造、面向试验三方面针对性地给出未来军用飞机数字化敏捷研发的技术建议与展望.

    军用飞机数字化设计仿真敏捷研发数字化转型

    飞行器气动隐身设计技术研究进展

    赵轲高正红周琳夏露...
    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动隐身设计技术是提升作战飞行器突防能力和生存力的关键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型号研发对气动隐身设计技术的需求出发,介绍了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的应用和发展,详细阐述了气动隐身协同快速设计技术、气动隐身一体化精细化设计技术和进排气系统气动隐身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总结了气动隐身设计经验和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决定气动隐身综合优化设计的三项关键技术:复杂外形高效参数化技术、气动隐身精细化设计技术和内外流一体化气动隐身综合设计技术.结合未来飞行器气动隐身的设计需求,对气动电磁红外一体化隐身设计、考虑涂敷的气动隐身设计、气动/隐身结构一体化设计和主动流动控制隐身一体化设计四项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气动设计隐身设计翼型进排气优化

    仿生技术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高怡宁冯军艾俊强
    2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仿生学是一门通过模仿自然或具有表征自然系统特性的系统科学.将仿生技术应用于航空飞行器的设计,对于大幅提升现有航空器的气动性能、减轻结构重量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原理和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基于飞行器性能提升需求,对仿生技术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方向进行分类,梳理并总结了仿生学在飞行器气动形态、气动减阻降噪、仿生结构布局及仿生轻质结构等方面的仿生生物原型、典型特征及仿生功能;然后综述了飞行器气动仿生、飞行器结构仿生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展望了仿生技术在飞行器上的潜在应用方向,包括仿生增升减阻综合设计、跨尺度多层级仿生轻量化综合设计、仿生结构功能一体化集成设计等,为仿生技术的航空应用提供参考.

    仿生学生物原型仿生形态减阻降噪轻质结构航空工程

    反辐射无人机发展与展望

    祝小平祝宁华张阳耿峰...
    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达和通信是战场上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辐射无人机就是对雷达和通信目标实施长时间压制和反辐射摧毁的武器系统,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电子战"硬杀伤"武器装备.本文综述了反辐射无人机的发展概况、关键技术及发展展望,首先给出反辐射无人机的定义、特点及其与反辐射导弹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反辐射无人机的发展历程及其研制发展情况,总结了反辐射无人机装备研制的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反辐射无人机的未来发展趋势.

    反辐射无人机攻击型无人机自杀式无人机精确制导武器自主技术智能技术

    能量有限元法研究进展及在飞行器高频振动响应预示中的应用

    陈兆林杨智春
    5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的高频振动问题严重影响飞行器的服役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高效准确地预示结构的高频振动响应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能量有限元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频振动响应预示新方法,弥补了有限元法、统计能量法等传统方法在高频振动响应预示方面的不足.本文回顾了能量有限元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能量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工程领域的拓展和应用,对能量有限元法在飞行器结构高频振动响应预示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并对能量有限元法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能量有限元法高频振动响应预示能量密度能量流

    飞行器壁板颤振分析与试验方法研究进展

    和川洋王彬文宋巧治李晓东...
    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飞行器壁板颤振是一种典型的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通常发生在超声速飞行阶段,具有气动力单侧作用、结构与气动非线性特性显著等特征.本文从颤振分析方法与试验技术两个角度梳理了国内外壁板颤振问题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工程界常用的壁板颤振分析与试验的技术手段:几何非线性模型与材料非线性模型等结构非线性模型,包括活塞理论模型、CFD气动力模型、非定常气动力降阶模型与当地流活塞理论等气动非线性建模方法,空间离散化方法与模型降阶技术等颤振方程求解方法,以及风洞试验技术与地面颤振试验技术两种试验方法,分析了这些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壁板颤振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壁板颤振结构非线性模型气动力非线性模型风洞试验地面颤振试验

    氢能源动力试飞关键技术分析与发展展望

    高扬张志强王赵蕊佳王凯...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能源动力是推动实现航空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形式之一,氢能源动力的制造、试验及鉴定将为航空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本文结合航空领域"双碳"目标分析了国内外氢能源动力的发展背景,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氢能源的前沿规划、氢能源动力总体飞行试验的最新进展;详细分析了氢能源动力试飞的关键技术,着重针对适配航空发动机飞行平台的技术剖析,涵盖氢的存储及输送、氢能源飞行平台适应性改造、特殊测量技术、安全防护及控制技术、试飞配套设施、试飞验证及评估技术和适航符合性研究,为氢能源动力演示验证、氢能源动力产品考核、氢能源动力安全运行、航空科技革新、航空低碳高质量发展等研究提供参考.

    氢能源动力航空发动机飞行台试飞技术氢存储氢测量氢安全适航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高效润滑冷却技术研究进展

    刘振侠朱泽韬姜乐吕亚国...
    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滚动轴承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必须依靠高效润滑冷却技术保障其在高速、高温和重载的严苛工作环境下稳定运转.与传统喷射润滑相比,环下润滑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已成为现代发动机主轴轴承的主流润滑方式.本文围绕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高效润滑冷却技术,对比了典型润滑方式,系统梳理并总结了环下润滑技术的发展现状,讨论了环下润滑轴承的润滑冷却效果,对航空发动机主轴高速轴承润滑冷却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航空轴承高效润滑冷却和精细化热管理提供参考.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喷射润滑环下润滑两相流润滑与冷却

    基于冷喷涂的航空再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池亚达崔敏超罗明李文亚...
    9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固态沉积"工艺特性,在航空损伤结构的修复再制造中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冷喷涂再制造的构件而言,其制造质量取决于基体界面的结合强度、沉积体内部的结构完整性及最终的加工表面质量.本文面向整个冷喷涂再制造流程,从基体表面预处理、冷喷涂沉积体的强化方法以及冷喷涂沉积体的后处理等方面介绍更具通用性的高性能冷喷涂再制造方法.此外,介绍了国内外航空领域现有的冷喷涂增材修复再制造案例,并对其在航空再制造领域尚存的问题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冷喷涂增材制造损伤修复高性能再制造结合强度结构完整性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技术发展趋势

    赵永强马存宝
    11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用飞机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迭代,在经历了4~5个发展阶段后,进入了当前这个突破性的、颠覆性的时代,机载设备的研发、制造都打破了传统的理念和格局.本文在回顾机载设备材料、工艺、功能、性能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机载设备对现代民用飞机系统可靠性、运行性能和特殊运行需求的影响,总结了新兴技术在航空业的应用趋势,指出电驱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成为机载设备技术升级发展的信向标,展望了民用飞机国产化发展战略和趋势:机载设备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才能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取得突破和发展.

    机载设备民用飞机技术趋势多电驱动计算机中心化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