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交通科技
黑龙江交通科技

王银涛

月刊

1008-3383

hljjtkj1978@163.com

0451-86683434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号

黑龙江交通科技/Journal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就地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长期抗车辙性能试验分析

    朱华阳崔文杰
    50-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就地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长期抗车辙性能,分别在高温60℃干燥环境和水浸泡环境下,采用小型加速加载设备(PaveMLS11)开展加速加载试验,并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和新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累计加载100 万次后,高温60℃干燥环境和高温60℃水浸泡环境下就地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变形较小,其长期抗车辙性能最优。在水-温耦合作用下,就地温拌及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试件边缘翘曲变形为新拌沥青混合料的1。1 倍和1。3 倍,其长期抗车辙性能受水作用的影响大于新拌沥青混合料,但就地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长期抗车辙性能受水作用的影响优于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因此,就地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长期抗车辙性能。

    就地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加速加载试验长期抗车辙性能

    公路改扩建工程高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

    邹俊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证公路改扩建高边坡在开挖期间不出现安全事故,分析高边坡的失稳成因和失稳过程,以G105 线改扩建项目的K1155+380 断面高边坡为分析对象,将两种开挖方案进行对比。随后,基于规范选取了高边坡开挖安全系数,基于简化毕肖普法计算了未支护高边坡在不同开挖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当开挖至最后一级边坡后,高边坡安全系数降低至1。1 以下,稳定性较差,需及时支护。最后,从锚索的锚固角、锚固力、布置间距、张拉程序等方面阐述了高边坡的支护方案设计要点,计算了高边坡在分级开挖、分级支护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并利用监测桩监测各级边坡坡脚的水平位移,分析成果表明开挖会降低边坡安全系数、支护会增大边坡安全系数,且1#~4#监测桩的水平位移均在2。0 cm以下,满足设计要求。

    公路改扩建高边坡开挖顺序安全系数支护方案

    道路工程中碱激发胶凝材料最佳配合比

    苏明奎
    59-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最佳配合比,通过试验研究的方法对不同配比下的碱激发胶凝材料试块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偏高岭土与粉煤灰的掺入比例越大,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抗折性能越好,但粉煤灰过多会导致材料的抗压强度降低,因此粉煤灰的掺量不宜过多;当偏高岭土、粉煤灰及碱激发剂掺量一定时,减少水泥的量,增加石灰、石膏及水玻璃的掺入量会使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降低,最终得到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最佳配合比。

    道路工程碱激发胶凝材料配合比

    里下河地区高速公路选线分析

    孟未伟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里下河地区地下水位高,湖荡相连,人工水网稠密,综合交通网复杂,为降低里下河地区高速公路建造成本,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现根据里下河地区区域特征,梳理里下河地区高速公路选线控制因素,以实际项目案例分析里下河地区高速公路选线思路。

    里下河地区高速公路选线思路

    海城市农村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分析

    杨洪广
    67-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海城市农村公路相关监测数据,采用路面状况指数(PCI)和行驶质量指数(RQI)系统评价分析了路面技术状况。结果发现,海城市农村公路的PCI为59。6(沥青混凝土路面)和63。7(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为 67。87,评价等级为"次";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以横、纵向裂缝为主,而水泥混凝土路面以裂缝为主。提出了针对农村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的相关措施。

    农村公路路面损坏技术状况养护措施

    基于木质素改良湿陷性黄土路用性能的试验分析

    刘剑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黄土遇水软化的湿陷机制,探讨了目前工程中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湿陷性黄土改良技术,并分析了各项改良方法的优劣势及影响因素。最后,以木质素改良黄土为例,分析湿陷性黄土路基改良技术的技术优势和工程价值,并研究了木质素掺量对改良黄土孔隙率、湿陷系数和入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能促进松散颗粒的团聚,在土壤颗粒孔隙中形成网状结构,增强颗粒与土骨架之间的胶结强度,随着木质素掺量的增加,孔隙率逐渐减小;当木质素掺量为 2%时,湿陷性系数小于0。015,此时黄土试样的湿陷性已基本消除;同样,木质素改性黄土试样的饱和渗透系数明显低于普通试样。因此,使用木质素改良湿陷性黄土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黄土湿陷性路基木质素固结压缩

    连续钢-混组合箱梁负弯矩区受力特性分析

    叶亮李三亚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混组合箱梁具有施工速度快、跨越能力强、工程造价节省等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桥梁工程建设中。以兴慈大道快速路跨四灶浦江连续钢-混组合梁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多种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处理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网格模型,分析了桥面板浇筑顺序及顶升高度对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和钢梁受力情况的影响,为后续同类型桥梁负弯矩混凝土桥面板开裂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计算结果表明:与顺序浇筑相比,桥面板采用先跨中后支点浇筑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桥面板混凝土的拉应力;采用中支点顶升与调整混凝土浇筑顺序组合施工能够为桥面板运营阶段预留较多的预压应力,预防开裂,且随着支点顶升高度的增加,预压应力也随之增加。

    连续钢-混组合箱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浇筑顺序中支点顶升

    基于粘滞阻尼器的大跨斜拉桥抗震分析

    尚晋
    81-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大跨斜拉桥的纵向抗震体系进行优化研究,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方法,建立了大跨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多种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并对阻尼器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采用半漂浮体系能够满足抗震要求,粘滞阻尼器的设置可以显著减小结构地震作用响应,当阻尼系数取 6 000 kN·s/m,速度指数为 0。4时,可以取得满足设计要求的减震效果。

    斜拉桥纵向抗震地震响应粘滞阻尼器

    多跨连续刚构桥三分力系数数值模拟分析

    谢晖史剑飞曾雪阳胡丽娟...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桥梁在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的三分力系数变化。以芦沟河特大桥为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建立桥梁的数值模型,计算分析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的三分力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条件下施工阶段与成桥阶段的三分力系数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由于护栏存在的影响,相比于施工阶段,成桥阶段的三分力系数均产生了显著变化,阻力系数和力矩系数相比于施工阶段,二者最大差值超过了20%,升力系数相比于施工阶段,差值可达17%。

    连续刚构桥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三分力系数

    钢箱梁桥主梁-外伸横梁连接节点有限元计算

    莫然
    91-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别建立"单梁有限元模型"和"梁-板单元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对带外伸横梁的钢箱梁桥主梁-横梁连接节点的受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以对该类型桥梁的节点处构造设计提供参考。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节点处主梁和横梁的传力模式存在差异,因此多尺度模型主梁跨中和横梁跨中的最大挠度相比单梁模型分别偏小约 11。46%和 33。73%;连接节点处主梁和横梁顶、底板剪力滞现象较显著,耳墙主梁悬挑翼板在与横梁连接处正应力较大,同时腹板应力集中问题突出;针对上述结构受力特性,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小主梁宽跨比、增加应力较大处板厚、顶板折角处设置圆弧过渡、采用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等优化建议。

    外伸横梁钢箱梁桥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剪力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