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粮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粮食
黑龙江粮食

陈立祥

月刊

1671-6019

hljls2008@163.com

0451-84698565

150010

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185号

黑龙江粮食/Journal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Grain
查看更多>>本刊是东北地区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粮食行业期刊,本刊以“面向社会、贴近实际、服务读者、打造精品”为办刊理念;以“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服务,为粮食事业发展服务,为农民、农村和农民服务”为办刊宗旨;以广大读者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为衡量标准,是联系广大农民、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广大读者的知心朋友和忠实伙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成本与收益分析

    靖智超宋霞张钟桓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玉米产业发展迅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存在着种植收益较低,成本偏高等问题.为了帮助我国玉米产业有效地降本增效,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和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性分析与对比分析,从成本优化的角度出发,总结出影响我国玉米成本与收益的具体因素,为促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玉米产业成本收益

    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孔祥超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征途中,民营企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核心模式:产业驱动、投资建设、慈善捐助以及综合性发展.这些模式通过资金投入、技术应用和市场策略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民营企业与政府和社区携手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研究表明,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还显著改善了基础设施,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并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然而,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也面临着资金和人才方面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模式与路径,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民营企业乡村振兴模式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数智乡村建设研究

    郭华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数智乡村基于数字乡村,以数智操作系统为核心,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治理现代化、生活智能化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正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针对洞庭湖区特色,依托国家数字乡村标准体系结构,构建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一基二心三化"的数智乡村建设体系,以期解决湖区数智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数智乡村数字乡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庄分类研究

    张京娟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分类研究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分类,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政策精准施策,还能推动乡村差异化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具体分类方法包括集聚提升类村庄,旨在通过产业集聚提升发展水平;特色保护类村庄,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特色文化;城郊融合类村庄,强调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搬迁撤并类村庄,针对自然条件恶劣或人口流失严重的村庄进行搬迁安置.这些分类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振兴村庄分类集聚提升

    新农人短视频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研究

    邓丹王莹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媒时代,数字驱动,短视频平台飞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具有互联网思维、擅用数字技术的新农人.新农人创作和传播三农短视频,在展示农村生活、弘扬乡土文化、销售农特产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本文剖析新农人短视频内容和特点,通过扎根理论分析"蜀中桃子姐"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和要素,为新农人变身"兴农人"提供有益借鉴.

    新农人短视频乡村振兴数字技术

    现代产业学院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探索

    陈茜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分析来看,现代产业学院与乡村振兴存在融合共生、创新互补、互动整合和动态优化的耦合关系.在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可通过协同创新赋能农业产业升级,产教融合赋能现代农村建设,专业建设赋能现代农民转型,实现现代产业学院系统和乡村振兴系统之间的双向增值赋能.基于乡村振兴发展需求定位产业学院建设目标,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对接乡村新业态发展需求深化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打造三位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教学团队,构建多元协同的产业学院教学体系,是现代产业学院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也是职业教育主动有效地融入并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

    产业学院乡村振兴高职教育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现状及新路径探析——以博罗县龙华镇为例

    刘洋刘洁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1].首次大修后的职业教育法开宗明义地指出,立法目的是为了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乡村振兴也可以为职业教育提供成果转化和就业舞台,两者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然而,实践中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分析、现实困境梳理,探索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价值旨归现实困境新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与探索

    彭娟娟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及优化路径.现状方面,江苏省作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试点省,已出台多项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政策支持不足,资金支持缺乏,培训标准不一,培训内容单一,培育方式单一,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优化路径,一是优化政策制定,确保政策有效性;二是优化培育内容,提高培育质量;三是优化培育方式,激活培育机制;四是优化培育体系,构建多元主体;五是优化培育制度,落实扶持政策.通过以上优化路径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效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困境优化路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农业保险的碳减排效应研究

    蒋晴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关键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在降低农业碳排放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不仅有助于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而且对于构建农业生态文明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至2017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差分GMM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的发展总体上有助于减少农业碳排放.最终,本研究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农业保险的视角,提出了旨在减少我国农业碳排放的策略建议,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农业保险农业碳排放碳达峰目标

    生态环境与基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研究

    李金泽胡轶鑫杨旭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力推动下,社会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均在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发展成果,为诸多工作开展提供了崭新的可能性.对于农业气象服务而言也是如此,科学技术发展带来智慧化的发展理念,需要各地气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建设健全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以便借力于基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确保当地农业生产活动正常开展及农业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为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需要气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和跟进.为此,如何更加深入透彻地认识和把握基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的具体内涵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运用多种实践策略,确保基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可以在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实现较为理想的服务效能,逐渐成为各地农业气象服务发展过程中应当解决的核心命题之一.

    生态环境气象服务农业气象智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