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粮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粮食
黑龙江粮食

陈立祥

月刊

1671-6019

hljls2008@163.com

0451-84698565

150010

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185号

黑龙江粮食/Journal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Grain
查看更多>>本刊是东北地区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粮食行业期刊,本刊以“面向社会、贴近实际、服务读者、打造精品”为办刊理念;以“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服务,为粮食事业发展服务,为农民、农村和农民服务”为办刊宗旨;以广大读者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为衡量标准,是联系广大农民、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广大读者的知心朋友和忠实伙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通渭县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运用研究

    杨恒亮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渭县是农业大县,在农业生产环节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巨大.传统灌溉技术模式下,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较为突出,有悖于新时期所提倡的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理念.将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于农田水利灌溉中,有助于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基于此,本文着重对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要点

    乡村振兴视阈下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路径的探索

    董薇薇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智慧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智慧农业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增加政府和社会资金投入等,进而促进智慧农业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路径研究

    王栋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梳理了乡村振兴与循环农业经济的理论基础,并分析我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情况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区参与和农民主体性培育四条发展路径.研究表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并激发农民参与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循环农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高原地区循环农业的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次仁德吉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原地区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提出了诸多挑战,而循环农业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为高原农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种养循环一体棚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循环农业模式,通过整合种植、养殖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并增强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通过种养循环一体棚技术的构成要素、功能机制以及环境适应性,阐述并探讨其在高原地区的应用前景,明确提出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广阔的应用潜力,可为高原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原地区循环农业种养循环一体棚生态系统稳定性

    大农业背景下畜牧业数字化转型对策研究

    尹冬艳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农业背景下,畜牧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畜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构建信息化标准体系、创新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应用、提升数字化管理系统适配性、加强乡镇兽医信息化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畜牧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为加快我国畜牧业数字化进程、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大农业畜牧业数字化转型对策

    "互联网+"在玉米栽培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周桂荣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入应用,玉米栽培技术推广正迎来一场革命.互联网技术不仅极大提高了玉米栽培技术推广的效率,还显著扩大了其影响范围.然而,在此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网络接入的地区限制、农户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低、技术资源分配的不均、维护更新的技术难题等.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农户的教育培训水平、确保技术资源的公平分配、建立一个持续的技术支持系统以应对未来的更新与维护需求.

    "互联网+"玉米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生物传感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运用

    孙权曲红杰丁冬雪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传感技术具有高专一性、便捷性和实时分析等性能,能够满足当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对实时快速与便捷性的需求.在农药残留检测中运用合适的生物传感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与精度,而且能够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农产品农药残留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危害,解析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运用生物传感技术的意义,并探讨生物传感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具体运用,旨在保证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质量,有效控制农产品安全.

    生物传感技术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胆碱酯酶免疫传感器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大豆种子老化等级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陈鹏文胡军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豆种子易发生老化并丧失活性,快速无损检测大豆种子活性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三种大豆种子为样本进行人工老化试验,以未老化豆种为对照组,应用近红外线光谱技术,建立6种模型,最终得出模型6表现最优,说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实现对7类不同老化级别的大豆种子快速无损检测.

    大豆种子活力检测BP神经网络光谱预处理特征波长选择

    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对策

    谢春雷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畜牧业如何抢抓乡村振兴重大机遇,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乡村振兴畜牧业发展问题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业发展路径研究思考——以天峻县"野牦牛引种培育产业"为例

    索南才让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畜牧业对地区产业发展与振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各地区在因地制宜发展策略下,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探析个案模式能够丰富我国"五大牧区"的全面振兴发展理论.本文以青海省天峻县境内的"野牦牛引种培育产业"为研究个案,分析了此模式的发展背景、运行模式及其带来的效益,以期对其他牧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提供一些借鉴.

    乡村振兴天峻县野牦牛引种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