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粮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粮食
黑龙江粮食

陈立祥

月刊

1671-6019

hljls2008@163.com

0451-84698565

150010

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185号

黑龙江粮食/Journal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Grain
查看更多>>本刊是东北地区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粮食行业期刊,本刊以“面向社会、贴近实际、服务读者、打造精品”为办刊理念;以“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服务,为粮食事业发展服务,为农民、农村和农民服务”为办刊宗旨;以广大读者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为衡量标准,是联系广大农民、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广大读者的知心朋友和忠实伙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肇庆市农旅融合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周健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深入推进肇庆市农旅产业的深入发展,不仅对肇庆市农业农村的整体发展,而且对整个肇庆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择肇庆市为对象,通过对农旅融合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肇庆市农旅融合发展主要面临农旅融合统筹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旅融合项目同质化严重、农旅融合缺少复合型人才、农旅融合项目缺乏有效宣传等困境.并由此提出肇庆市农旅融合发展可以采取确保农旅融合统筹政策落地落实、加大农旅融合项目的创新力度、培养与引进复合型人才、扩大农旅项目宣传与引导等对策,以期推动肇庆市农旅融合项目深入发展.

    肇庆市农旅融合发展困境发展对策

    农产品品牌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孔令雁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品牌化策略对于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消费者对品质要求的提升,品牌化为农产品提供了发展机会.本研究利用SOR和PLS-SEM模型,证明品牌化正面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发现品牌形象直接影响购买意愿,消费者感知价值和信任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因此,品牌农产品企业应重视品牌形象塑造和增强消费者信任,以提升购买意愿.

    SOR模型农产品品牌化PLS-SEM模型购买意愿

    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宋卫泽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分析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不足、农村学生就业渠道有限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阐述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融合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旨在推动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职业教育高质量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部职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研究

    杨兆贵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热点议题,而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失和人才缺乏的问题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带来了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为西部职业院校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提供了契机,毕业生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去,既可减缓当前就业压力,又能将自己的才能应用到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还可以成就个人人生价值.数字赋能、立体化社会支持以及正确就业创业价值观引领有助于推进西部职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力量支撑和活力源泉.

    乡村振兴西部职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探究

    刘延华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在价值取向、目标和内涵上具有一致性,共同富裕是发展目标,乡村振兴是发展举措.当前,我国农村共同富裕工作面临产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普遍不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农民精神生活短板凸显等问题.通过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培养高素质农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可以为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现实路径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振兴的问题与化解路径研究

    何鑫怡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价值体现和必然路径.目前我国已经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但是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仍然很大.围绕"五个振兴"的总要求,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仍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人才供应短缺、现代产业体系不完善、生态环境治理面临困境、乡村文化日益衰落的问题,制约着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未来需要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结构体系、建立乡村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宜居和美乡村、树立乡土文化自信,以有力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五个振兴路径

    黑木耳菌糠再利用研究进展

    纪丽丽那娜于丹梅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木耳菌糠是黑木耳栽培后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黑木耳菌糠再利用的研究进展,包括其作为栽培基质、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以及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探讨了黑木耳菌糠再利用存在的问题,并为其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黑木耳菌糠有机肥料栽培基质土壤改良

    乡村振兴背景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建设对策研究——以孟州市为例

    张攀朱世强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乡村的差异化发展和整体繁荣,共同绘就孟州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本研究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孟州市的乡村建设现状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其历史人文、产业、生态等情况,深入剖析探讨孟州市的特色保护型、城郊融合型和产业聚集型三类乡村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对如何优化三类村庄,进行了多方位精准施策.通过对乡村建设对策的研究,旨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孟州市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特色保护型城郊融合型产业聚集型孟州市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生态保护模式优化探讨

    朱世武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地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紧密相关,影响着全球的食物供应和生态平衡.耕地生态保护不仅包括保护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多样性,还涉及通过各种农业实践优化土地使用,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理论角度来看,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农业生态学理论提供了耕地保护的科学基础和操作指南.本文分析了耕地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探讨了耕地生态保护对粮食生产的正面影响及其对粮食安全的贡献;阐述了优化耕地生态保护模式的理论基础,还提出了针对粮食安全的耕地生态保护模式优化策略,涉及增强土壤健康的措施、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农业实践者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方案.

    粮食安全耕地生态保护模式模式优化

    小麦种植中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

    姜南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每年大约产生3.5亿吨的玉米秸秆,作为农业副产品,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寻求一种经济高效的方式,实现秸秆的循环再利用,是当前农业发展中的核心议题.玉米秸秆富含有机物质,能为土壤注入养分,提升土壤肥力,特别有利于小麦的成长发育,并有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本文深入探讨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于小麦种植中的关键作用,旨在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指导.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小麦种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