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民族丛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民族丛刊
黑龙江民族丛刊

沃岭生

双月刊

1004-4922

nationalityy@yahoo.com.cn

0451-82605044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41号

黑龙江民族丛刊/Journal 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民族学专业学术类期刊。旨在交流民族工作经济,促进民族学研究。发表有关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等方面的信息。开展民族文学、民族语言等方面的研究。读者对象为民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有英文目次及文摘。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推动畲族农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吴英力周晟瑾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文旅融合是产业融合的重要形式,是新时代畲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是传承畲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是激活畲族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方式。畲族地区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事求是分析政策、资本和新技术应用上的不足,因地制宜制定农文旅融合发展政策,通过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合理运用新技术等手段,促进畲族走向共同富裕,构建宜居和美的新生活。

    畲族农文旅融合发展

    蒙古族新生代打工群体流动趋势和就业趋向研究——以内蒙古农牧区为例

    吕洋邹涛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族新生代打工群体与第二代打工群体相比,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对蒙古族的未来走向产生深刻影响。蒙古族村落新生代群体可分为"留村"群体和"外流"打工群体,其中"外流"打工群体的基本状况和时代特征以及各种指标和流动趋势,已成为反映蒙古族富余劳动力群体状况的晴雨表,值得关注。

    蒙古族新生代打工群体村落第三代群体外流群体

    高斌与江南汉人交往考述

    徐立艳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斌是乾隆朝著名河臣,历仕康、雍、乾三朝,供职内廷与部院。其在江南为官时间最长,常与江南汉人诗文唱和,关系密切。高斌与江南汉人交往密切,推动江南地方满汉文化交融,因此,成为满汉文化融合的典范,亦是陶融江南地方满汉关系最有力的推进者。

    高斌内务府汉姓江南汉人满汉关系

    清初盛京"旗下汉人"群体的形成

    李小雪
    12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盛京"旗下汉人"群体,以人关前辽东汉人为主体,清廷通过打破阶层限制,将具有共同利益的入关前户下家人及关内移民编入丁册所构成。在亲缘、业缘及城乡社会网络的牵引与协调下,形成了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及稳定的文化心理认同。

    旗下汉人群体形成盛京清代

    系统阐述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的创新力作——《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评介

    谷文双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崔明德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结项成果《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于2023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付梓出版。该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价值、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南北朝民族关系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金秀瑶族神话之"族群认同"——基于罗兰·巴特"神话学"符号分析模式

    徐云赵宇卿
    137-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话是金秀瑶族历史演变的一种言说方式,为其族群发展所提供的功能与内涵已然超出了神话作为符号本身的意义,且蕴含着大量"族群认同"叙事,这些内容又与中华文化高度重合。通过神话,金秀瑶族在中华民族框架下构建历史记忆,背后体现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本文以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神话学"符号分析模式为框架,论述金秀瑶族神话故事的分类和在演变中产生的社会功能——族群认同,进而探讨金秀瑶族产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意识。

    符号学瑶族神话族群认同中华文化认同

    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模式

    李世辉史德春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边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具有逻辑一致性,目标上相契合、内容上相吻合、价值上相耦合。通过调查研究,赫哲族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赫哲族文化人才和文化名人,文化机构和设施建设长足发展,丰富多彩的赫哲族文化活动促进交流,同时,也面临着赫哲语处于自然消失边缘,挖掘保护工作缺乏有力保障,独具魅力的赫哲族传统文化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缺乏赫哲族文化精品诸多问题论文提出加强赫哲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为赫哲族文化挖掘与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黑龙江省赫哲族文化保护

    民族词语的文化语义研究——以满语、赫哲语词汇"鲟鳇鱼"为例

    邓竹音
    152-160,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运用文化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词汇语义学等理论,结合相关词语实例,对"鲟鳇鱼"之意的满语、赫哲语词汇文化语义进行研究。首先分析"鲟鳇鱼"的基本语义和与之相关的渔猎方式、渔猎工具等词语,同时论述了满、赫哲族及其先人对"鲟鳇鱼"的认知,进而说明"鲟鳇鱼"这一词语在两民族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上所表达出的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独有的文化内涵。

    民族词语文化语义满语赫哲语鲟鳇鱼

    敬告作者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