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气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气象
黑龙江气象

杨卫东

季刊

1002-252X

hljqx1001@163.com

0451-82659476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山路230号

黑龙江气象/Journal Heilongjiang Meteor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4年,由黑龙江省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学会联合主办,综合性科技刊物,主要登气象科学有关分支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论文及技术总结、调研报告等。开设了天气、气候、农业气象、应用气象、大气探测、电子通信、科普知识等栏目。可供气象、水文、地理、民航、海洋、环保、地质、交通运输等部门科技人员及气象爱好者阅读,也可供有关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龙江省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刘玉莲孙爽许丽玲沈月钊...
    1-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1961-2023年的降水观测数据分析黑龙江省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年降水量为535.2mm,存在显著的地域和季节性差异,松嫩平原西部降水量较少,张广才岭西麓和小兴安岭南麓降水量较多;四季中夏季降水量最多,主要多在中部偏北地区,秋季次之,冬季降水量最少.多水期秋季降水量偏多较多,少水期夏秋季降水量偏少较多.第一多水期降水主要多在夏秋季,第二多水期四季降水量都偏多,冬季和秋季正距平百分率更大.第一少水期冬季降水量相对较少,第二少水期冬季和春季降水量都偏多,秋季偏少较多.尽管两个少水期年降水量相近,但第二少水期的冬季降水量更接近多水期水平,显示出降水量在不同少水期的差异.这些发现不仅加深了对中国东北区域降水年代际变化的认识,也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黑龙江省降水年代际变化空间分布

    佳木斯地区大风特征及风险区划研究

    张鑫王芳杨清彤孙洪伟...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7-2021年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佳木斯地区大风的时空变化特征、极端性特点,并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构建佳木斯地区大风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大风风险区划.研究表明:佳木斯地区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5.6d,桦南县最多,达到36.8d;大风多发生在春秋季,峰值分别为3-5月和9-11月;佳木斯地区极大风风速超过大风蓝色预警阈值次数远远多于平均风风速超过阈值次数;平均风风速达到预警标准时,极大风风速也会达到预警标准;佳木斯地区大风灾害桦南县风险最高;孕灾环境高敏感区位于佳木斯地区南部;富锦市由于人口和经济等原因,承灾体易损性风险最高.

    大风大风灾害大风预警风险区划

    齐齐哈尔4月两次10mm以上降水过程对比分析

    孙源刘兴丽刘长成祝玉梅...
    12-1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常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齐齐哈尔2021年4月11-12日暴雪事件与2022年4月29-30日10mm以上雨夹雪天气过程,以揭示春季暴雪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这两次较大降水天气过程均在高空槽或冷涡以及地面低压的影响下发生的,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冷空气南下、低层两条切变线交汇的过程中,在切变线交汇的区域降水量较大.冷锋后部冷气团一侧为强降水落区.低空西南急流形成的水汽输送通道为春季暴雪提供充足的水汽供应.水汽辐合加强预示着降水增强.露点温度与层结温度几乎重合,说明大气整层空气接近饱和,水汽比较充沛,有利于强降水产生.

    暴雪冷涡冷锋

    风廓线雷达资料在哈尔滨机场雾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杨欣王天竺谢达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利用垂直风、水平风矢量和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等产品对辐射雾、平流雾和锋面雾三种不同性质的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雾天气发生时垂直速度一般为0~1m/s,发生辐射雾和平流雾时的垂直速度均在0m/s附近,而发生锋面雾时的垂直速度在1m/s附近,如出现大的垂直速度(≥2m/s)时,将不利于雾天气的发生和维持.辐射雾发生时一般伴随着探测高度的降低,结束时可能伴随探测高度的升高,也有可能没有探测高度升高的现象;平流雾的开始和结束在探测高度上反应不明显;锋面雾开始时有探测高度明显升高的现象,探测高度降低要等到系统完全过境.辐射雾、平流雾和锋面雾发生前低层均有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增大现象出现,平流雾发生前中低层Cn2有零散增大现象,锋面雾随着锋面过境冷空气侵入,Cn2有明显减小现象.风廓线雷达水平风矢量产品可以较好地反应出各类雾天气发生时风场随时间演变情况,辐射雾发生时,风速较小,风向混乱;平流雾发生时可以利用水平风矢量产品判断暖平流的入侵,对平流雾的开始时间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锋面雾开始和结束时间的预报可以参考低层风向的转变时间.

    风廓线雷达哈尔滨机场预报

    黑龙江省暴雨台风灾害致灾危险性评估

    张洪玲刘赫男朱红蕊徐永清...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1981-2020年CMA最佳数据集和黑龙江省71个国家地面观测站逐日降水量、日最大风速资料,构建了台风致灾危险性指数模型,分析了各致灾因子以及台风致灾危险性空间分布特征,并用实际灾情数据对致灾危险性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暴雨台风累积降水总量以及最大日降水量高值区重叠范围较大,主要位于哈尔滨大部、东南半山区以及三江平原西部;日最大风速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西部、绥化东部、哈尔滨大部、牡丹江大部以及伊春南部地区;台风致灾因子危险性"较高~高"等级风险区集中松嫩平原东南部、东南半山区大部、小兴安岭南部以及三江平原西部;受灾人口分布与直接经济损失分布基本一致,多集中在哈尔滨大部、牡丹江西部、三江平原西北部,农作物受灾较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大庆南部、哈尔滨大部和三江平原西部,与台风致灾因子危险性空间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

    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哈尔滨机场2015年5月31日雷暴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孙超云天雨王天竺张秋实...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民航黑龙江空管分局气象台观测数据,中央气象台天气图实况和NCEPGFS模式产品,对哈尔滨机场2015年5月31日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热力、动力及水汽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天气过程较为极端罕见,其中雷暴持续了5h55min,平均风速最大29m/s,极大风速达到44m/s,是哈尔滨机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风速.在中层哈尔滨机场位于高空槽前,有较强的冷平流.在低层哈尔滨机场位于冷涡前的暖温度脊和暖湿平流里,位于西南风低空急流左前侧辐合区.异常偏强的低空急流提供水汽条件和辐合上升运动.干冷平流叠加在暖湿平流和暖脊之上,为强对流天气提供大气不稳定条件,从而产生极端性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T-lnP图上,5月31日白天温度层结曲线与露点曲线呈"下喇叭状"配置,中低层不稳定层结较强,同时垂直风切变从低到高持续偏强.分析机场自观数据和雷达数据,强回波质心下降、气压骤升、气温骤降、风速突然增大,以及结合探空资料等分析认为这次极端性雷暴大风可能是下击暴流到达地面引起的辐散气流导致的.

    雷暴下击暴流极端大风

    2023年农业干旱风险预警服务质量评估

    姜蓝齐吕佳佳闫平曲辉辉...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2023年发布的农业干旱风险预警服务产品进行质量评估,以期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预警产品及时性、准确率和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揭示了当前农业干旱风险预警技术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预警技术在玉米干旱风险预警方面表现较好,准确率为87%,在大豆干旱风险预警方面存在不足;干旱风险预警产品服务及时性尚可,但整体预报时效性较短;此外,预警技术的精细化水平、预报准确率和覆盖面等方面亟待提升,需进一步提升农业干旱风险预警服务产品质量,建议加大科研投入,优化预警模型,提高数据采集密度,并延长预报时效,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农业干旱风险预警质量评估黑龙江

    2023年7月29日黑龙江海伦龙卷灾情调查与分析

    李莹孙亮班秋艳吕爽...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7月29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黑龙江省海伦市海北镇出现一次龙卷天气过程,利用现场灾情调研资料、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和天气雷达资料等,分析了此次龙卷灾调结果、环境背景、天气要素以及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龙卷路径长约349m,路径损毁宽度为100~200m,时速约21km/h,持续时间约为1min,龙卷级别判定为EF0级,属于弱龙卷.此次龙卷出现在500hPa高空槽前,冷空气逐渐移入,地面冷锋东移加强了上升运动是龙卷触发的条件之一.不稳定条件较好,海伦站的CAPE值和T850hPa-T500hPa差值都比较大,层结不稳定能量较强,其中0-1km垂直风切变较大,抬升凝结高度<1km,促进了龙卷的生成和发展.雷达回波上龙卷的特征不是很明显,可能跟其位置距离雷达太远有一定关系.

    龙卷灾情调查雷达回波黑龙江省

    台站气象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刘艳霞李大昱翟向东
    38-40页

    DZN3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频率参数标定方法研究

    马赫杨智涛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黑龙江省DZN3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由于迁站造成观测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本文通过野外实地标定和实验室标定相结合的方法对DZN3型土壤水分传感器频率参数进行标定.方法是在获得土样时保留原来的土壤质地、容重、土壤孔隙的数量及大小,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关指数为0.997.

    土壤水分观测仪归一化频率土壤体积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