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张恩学

双月刊

1008-7966

zfbjb@sohu.com

0451-87508273 87508275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25号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Administrative Cadr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法学界专家学者,从事法学教育的广大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及法律实务界人士为读者对象。本刊自1994年创刊以来,一贯坚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开展法学研究与探索,为新人新作新观点提供舞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质量的稿件吸引人,体现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本刊是黑龙江省目前唯一的法学学术性期刊。曾荣获“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质量进步期刊”,是《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动社会诉源治理的检察实践——以日照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实践为蓝本

    万政刘冉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当担负起推动诉源治理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和检察责任.高质效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以"刑事和解+人民调解"为抓手构建检调对接矛盾化解机制,继承和发展"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通过落实企业合规改革,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档升级.

    诉源治理认罪认罚从宽检调对接企业合规检察建议

    新时代发展中的检察监督体系构建及能力重置

    边晟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有了更多期盼、更高要求,对检察监督权的运行与实效提出了更严的标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立足法治体系和法治建设能力现代化履行好检察监督职责.强化法律监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把构建检察监督体系以及重塑检察监督能力作为创新优化检察监督职责的重要途径,切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高水平的检察监督、生动的检察实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检察监督体系构造监督能力

    关于构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落实质效评估体系的设想

    佳木斯市委政法委、佳木斯市人民检察院联合课题组王媛媛荆长财栾铃雪...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初,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检察长会议同时提出运用检察建议推动溯源治理.近年来,随着法律监督理念转变,检察机关通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这一方式参与综合治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明显增强.2018年修订后《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以立法形式将检察建议确立为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方式,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实施《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对监督事项的调查核实和制发程序、督促落实机制等进行了细化完善,并首次明确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这一类型.根据最高检网站发布数据显示,聚焦社会治理重要领域、薄弱环节和人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国检察机关年均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4万余件,保持在较高水平,服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能力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对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理论价值预设与实际收益情况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影响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质效的深层次问题,从而探索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落实质效评估体系的框架结构,以期释放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助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质效能.

    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质效评估体系

    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的成因及其制度化回应——以H市两级法院为样本

    王靖鑫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人民陪审员制度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其存在"陪而不审"问题却成为不争的普遍共识.通过对H市两级法院的具体实践为分析样本,可以对其"陪而不审"现象展开从主观、客观和制度三个层面展开实证分析,具体探讨该问题的多方面成因,根据我国陪审员"陪而不审"之成因,应当就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条件和选任方式、选任的结构比率、参审的案件范围、庭前准备工作和业务培训等问题,展开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制度化回应.

    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成因分析制度化回应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便民利企的法治对策研究

    王海伶杨丽娜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在政策制定、法律规范清理、执法监督、多渠道纠纷解决等方面取得了法治化营商建设的阶段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问题如营商环境法律规范尚需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尚不成熟、对企业的司法保护尚需加强及法律服务针对性不强等.针对上述问题,黑龙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对策应当不断改进:通过完善营商环境建设法制,提升立法保障;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健全创新执法方式;聚焦企业司法需求,提升企业司法保护质效;精准供给法律服务,提升企业、企业群众守法用法能力.

    营商环境法治便民利企

    构建数字政府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稳步前行调查研究

    严炯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数字政府建设中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治理路径进行分析,可以设计完善一套清晰、科学、可行的实践方案,为优化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增力补缺.能够解决因职权壁垒、权属不明、在线政务服务链路不清等问题,引发的追责难、服务质量低、服务意识差等供给侧问题,将数字信息形成优质安全的管理闭环,促成"共享共建、深度融合、协同共赢"的优质营商环境,构建智能、安全、高效的数字政府应用体系.

    数字政府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法治化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理论研究

    崔燕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过程和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开展的有机组成要素."思想课程"与"课程思政"唯有同向同行,才能达致协同育人的良好效果.以"功能互文""过程互鉴"和"话语互构"作为思考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理论着力点",是"大思政课"建设的一种"理论尝试".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大思政课"建设

    百年红色基因与高校思政课有机融合的多维叙事化路径探析

    王继红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党派并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生命密码.将百年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提升课程实效性、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实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意义重大.将叙事化教学方法作为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切入点,根据不同思政课程、不同学科专业以及不同地域文化特色选择叙事内容,通过多元叙事手段构建立体化教学情境、多元叙事主体实现主体间情感沟通、多元叙事维度呈现红色基因的整体认知,实现红色基因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和有效传承,助力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红色基因多维叙事高校思政课

    辩证思维下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融合推进初探

    邢晓芸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教育培训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培训,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培训.二者只有深度融合,才能有效促进检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的辩证思维方法为指导展开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融合推进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应当系统理解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融合推进的内涵,整体把握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融合推进的逻辑,进而探寻全面落实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融合推进的路径.

    政治培训业务培训融合推进辩证思维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探究

    尹楠李姝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可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以及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探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促进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坚定的文化自信和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中国特色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式现代化高校英语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