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月刊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猪养殖清洁生产行为实施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吉林省9个市(州)为例

    张贺董金凤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猪养殖清洁生产行为的实施对改善生猪养殖环境和生猪产品品质、促进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吉林省9个市(州)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猪养殖场(户)的清洁生产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养殖者文化程度、疾病防控认知均在1%水平上对生猪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实施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养猪收入占比、有无生猪品牌、生产设备投入认知、清洁生产技术培训情况、环保部门要求和政府宣传力度均在5%水平上对生猪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实施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经营年限、猪舍消毒频次均在5%水平上对生猪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实施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饲料选择认知、兽药使用认知、行为态度、养殖档案建立情况、病死猪处理方式和粪污处理方式对生猪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实施意愿影响不显著.鉴于此,笔者提出加大生猪养殖资金投入力度、树立养殖者的品牌意识、拓宽清洁生产宣传渠道、增强环保和质检部门监管力度的对策建议.

    生猪养殖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吉林省

    规模化猪场碳排放特性研究

    侯林格亓守贺孙吉翠车忠志...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低碳发展建设研究,探讨实现碳达峰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当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本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某规模化猪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算该猪场生猪生长过程和粪便贮存过程CH4和N2O排放量、粪便农田利用过程N2O排放量,以及能源消耗CO2排放量,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各排放源的碳排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猪场生猪肠道发酵CH4排放CO2当量仅占生猪生长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6.4%,而生猪呼出CO2排放占比高达93.6%;粪便贮存过程N2O排放CO2当量仅占粪便贮存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5.2%,占粪便贮存过程CH4排放CO2当量的17.9%;农田利用过程N2O直接排放量为间接排放量的10倍;耗煤、耗电、耗油CO2排放量分别占能源消耗CO2排放总量的74.5%、23.8%和1.7%;该猪场温室气体年均排放CO2当量为5.10×106 kg,其中生猪生长过程、粪便贮存过程、粪便农田利用过程、能源消耗分别占比为50.9%、26.0%、6.6%和16.5%;生猪生长过程是猪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而在不考虑生猪呼出CO2排放量的前提下,粪便贮存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决定猪场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低的主要因素.鉴于此,笔者提出饲喂低水平粗蛋白日粮、优化粪便贮存方式及改变粪便施用方法的建议.

    规模化猪场温室气体碳排放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

    宜昌市散养乡镇羊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分级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熊同舟袁芃王孝忠赵明...
    13-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宜昌市持续推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净化工作.2016年,宜昌市全面启动羊布病净化工作,以建立全国首个市级羊布病净化示范区为目标,强化羊布病监测,加强羊产业链全程监管.本研究鉴于宜昌市羊养殖以散养户为主的特点,首次将单个乡镇的所有散养户作为一个生产单元,构建散养乡镇羊布病风险评估分级体系,从散养户和散养乡镇畜牧兽医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两方面对宜昌市散养乡镇羊布病风险开展了两次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通过两次风险评估,宜昌市散养户整体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的乡镇数量由第一次风险评估的56个降至第二次风险评估的12个;散养乡镇畜牧兽医服务机构服务能力风险等级为中风险的乡镇数量由第一次风险评估的48个降至第二次风险评估的38个,低风险的乡镇数量由第一次风险评估的38个增至第二次风险评估的80个,两次风险评估均无高风险乡镇;在第一次风险评估中,散养乡镇风险等级为中风险的乡镇数量为12个,低风险的乡镇数量为74个,无高风险乡镇;在第二次风险评估中,宜昌市所有乡镇均为低风险.本研究构建的散养乡镇羊布病风险评估分级体系有利于降低监管的成本和难度、符合基层羊布病防疫实际、易于基层开展评估,可为羊布病净化区的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羊布鲁氏菌病散养户养殖风险评估净化示范区宜昌市

    立体多层楼房集约化养猪模式的应用现状

    陈祖鸿符世雄伍明山孙新明...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的生猪养殖业正在向集约化、规模化快速发展,在养殖用地紧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环保压力不断升级等诸多因素的叠加影响下,立体多层楼房集约化养猪模式逐步成为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风向标.立体多层楼房集约化养猪模式具有节约土地、安全环保、易于管理等特点,该模式的应用为生猪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笔者通过对立体多层楼房集约化养猪模式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优点及特点、技术要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养猪模式的推广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立体多层楼房集约化猪场养猪模式技术要点

    PGC-1α与骨骼肌能量代谢和肌纤维类型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忠秋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α,PGC-1α)是一种转录辅助激活因子,参与诱导线粒体增殖、适应性产热、脂肪酸氧化、糖异生和葡萄糖的吸收利用等多种能量代谢过程,以及肌纤维类型转化、心脏发育等生理活动,还与糖尿病、肥胖、心肌病和神经变形等疾病密切相关.笔者就PGC-1α与骨骼肌能量代谢和肌纤维类型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调控骨骼能量代谢和肌纤维类型转化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PGC-1α结构转录辅助激活因子骨骼肌能量代谢肌纤维类型转化

    宏基因组学技术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邓似辰刘益丽李强文勇立...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刍动物瘤胃中存在大量微生物,这些瘤胃微生物(rumen microorganisms)是影响反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瘤胃微生物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可研究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瘤胃微生物对宿主生理代谢的影响、瘤胃微生物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且还可以挖掘与代谢相关的新功能基因.笔者综述了宏基因组学技术发展背景,以及该技术在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方面的主要应用和不足,包括宿主及其生存环境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日粮中精粗比和饲料添加剂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瘤胃微生物中的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产奶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宏基因组学技术在研究瘤胃微生物方面的应用前景,旨在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反刍动物瘤胃瘤胃微生物宏基因组学技术抗生素耐药基因产奶性能

    我国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基于国家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保护实践

    张丹王冬顾华兵夏树立...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大国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是畜禽遗传资源的重要提供国.畜禽遗传资源是国家文化历史遗产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笔者分析了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现状,总结了国家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保护做法与成效,指出我国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方法与路径,并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强化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的措施,旨在为我国地方鸡种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地方鸡种保护现状开发利用对策国家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实践

    藏猪与姜曲海猪杂交对其后代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张伟王利红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高原藏猪肉质鲜嫩、风味独特的优点发展江苏地区特色养猪业,试验将藏猪分别进行纯繁(藏猪公猪与藏猪母猪选配,记为T♂×T ♀组)和杂交(姜曲海猪公猪与藏猪母猪选配,记为J♂×T♀ 组;藏猪公猪与姜曲海猪母猪选配,记为T♂×J ♀组),测定各组繁殖性能指标(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出生窝重、出生个体重及45日龄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窝断奶头数和窝断奶成活率)和F1代哺乳、保育阶段的日增重、日耗料量及育肥阶段的日增重、日耗料量及料重比,并从各组中选取6头猪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指标(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瘦肉重、脂肪重、瘦肉率、胴体直长和斜长)和肉品质指标(眼肌面积、肉色、大理石纹、pHih值、系水力、剪切力).结果表明:T♂×J♀组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45日龄窝断奶头数极显著高于J♂×T♀组和T♂×T♀组(P<0.01);T♂×T ♀组45日龄断奶窝重和窝断奶个体重极显著低于T ♂×J ♀ 组和J♂×T♀ 组的(P<0.01);三组的出生窝重、出生个体重和窝断奶成活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在哺乳阶段,J ♂×T ♀组和T♂×J ♀组日增重和日耗料量均显著高于T ♂×T♀组(P<0.05);在保育阶段,T♂×J ♀组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J♂×T ♀组和T♂×T ♀组(P<0.01),J♂×T ♀组的日耗料量显著高于T♂×T ♀组(P<0.05),但与T♂×J ♀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育肥阶段,J ♂×T ♀组和T ♂×J ♀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T ♂×T ♀组(P<0.05);T ♂×J ♀组的日耗料量和料重比极显著低于T ♂×T ♀组和J ♂×T ♀ 组(P<0.01),J ♂×T ♀ 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T♂×T ♀(P<0.05).J♂×T♀组屠宰率高于T ♂×T♀组(P<0.05)和T ♂×J ♀组(P>0.05),瘦肉率极显著高于T♂×T9组和T♂×J♀组(P<0.01);T♂×J♀组脂肪重高于J♂×T♀组(P<0.05)和T♂×T ♀组(P>0.05);3组背膘厚差异不显著(P>0.05).T♂×T ♀组和J♂×T ♀组肉色极显著高于T ♂×J ♀组(P<0.01),J♂×T ♀组大理石纹极显著高于T♂×T ♀组和T♂×J ♀组(P<0.01),T♂×T ♀组pH1h值显著高于J♂×T♀组和T♂×J♀组(P<0.05),J♂×T♀组系水力显著高于T♂×T♀组和T♂×J♀组(P<0.05),J♂×T♀ 组和T♂×J ♀ 组剪切力显著高于T♂×T ♀ 组(P<0.05),各组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与藏猪纯繁相比,姜曲海猪与藏猪杂交后代的繁殖性能、生长肥育性能和屠宰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藏猪作为父本、姜曲海猪作为母本具有更好的种质利用价值.

    藏猪姜曲海猪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杂交

    不同组合青草对于关中奶山羊采食量、产奶量、乳品质及瘤胃参数的影响

    李会玲张永涛毛宏伟邹家浩...
    48-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苜蓿青草与燕麦青草混合饲喂对关中奶山羊采食量、产奶量、乳品质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将240只体重相近、分娩胎次在2~3胎、24~48月龄的健康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含50%青贮玉米的试验日粮,试验1组饲喂20%青贮玉米+10%苜蓿青草+20%燕麦青草的试验日粮,试验2组饲喂20%青贮玉米+15%苜蓿青草+15%燕麦青草的试验日粮,试验3组饲喂20%青贮玉米+20%苜蓿青草+10%燕麦青草的试验日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75 d,测定各组试验羊只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日均采奶量、乳品质指标(乳蛋白、乳脂肪、乳糖和全乳固体含量)、瘤胃液发酵参数(pH值、氨态氮和各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试验2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日均产奶量、乳脂肪和乳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4组瘤胃液pH值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3组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对照组(P<0.05).说明在关中奶山羊日粮中添加15%苜蓿青草和15%燕麦青草可以提高关中奶山羊的消化性能和生产性能,改善奶山羊乳品质.

    关中奶山羊苜蓿燕麦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瘤胃参数

    数字图像法测定绵羊眼肌面积的应用研究

    张志峰贺三刚孙亚伟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绵羊眼肌面积测定方法,试验以102只8月龄特克塞尔羊×阿勒泰羊的横交F2代为研究对象,将其眼肌横断面轮廓描绘在硫酸纸上,以求积仪法作为对照组,公式法(采用0.70,0.73,0.79三个系数,即公式法1、公式法2、公式法3)、称重法及本试验所建的数字图像法为处理组,将各组眼肌面积的平均值和组间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并将上述眼肌面积测定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处理组中公式法3、称重法和数字图像法测定的眼肌面积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公式法1和公式法2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数字图像法和称重法平均值与对照组的差值最小.处理组测定的眼肌面积与对照组的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公式法1>公式法2>公式法3>称重法>数字图像法.公式法、称重法、数字图像法测定的眼肌面积与求积仪法均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数字图像法>称重法>公式法.说明数字图像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可靠的绵羊眼肌面积测定方法.

    眼肌面积绵羊测定方法数字图像法求积仪法称重法公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