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中医药
黑龙江中医药

王顺

双月刊

1000-9906

hljtcm@163.com,hljzyy@yahoo.com.cn

0451-55643615、55653086-6683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三辅街142号

黑龙江中医药/Journal Heilong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刊物。遵循中医理论体系,突出中医特色,以临床为主,及时反映本省中医临床和科研新成果,为振兴中医事业和增进人民健康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问题导向针对性干预在肝癌患者灌注化疗栓塞术中的实践效果分析

    刘嘉晏三妹张艳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问题导向针对性干预在肝癌患者灌注化疗栓塞术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治疗的70例肝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问题导向针对性干预,对比分析两组肝癌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结果显示,两组肝癌患者干预前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疼痛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以上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肝癌患者干预后各项负性情绪、疼痛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显著改善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癌患者各项睡眠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肝癌患者(P<0.05);观察组肝癌患者总体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癌患者(P<0.05).结论:基于问题导向针对性干预在肝癌患者灌注化疗栓塞术中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疼痛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基于问题导向针对性干预肝癌灌注化疗栓塞术实践效果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探析

    黄丽芳赖清华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提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治疗效果,探析药物选择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和血明目片对其视力恢复的影响,并分析药物疗效及药物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内收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患者80例.按照治疗意愿将纳入对象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选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实验组按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辨证分型针对性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和血明目片.收集临床治疗信息对比用药治疗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两组治疗后矫正视力均得到提升,且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提升幅度较常规组大;两组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均缩短,且实验组较常规组用时更短;实验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治疗安全性高于常规组,以上组内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选择中药制剂复方血栓通胶囊+和血明目片治疗对视力改善效果显著,可提高最佳矫正视力,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于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推广.

    复方血栓通胶囊和血明目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佳矫正视力

    回授法联合个性化迁移计划模式对ICU转出脑出血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

    郑雪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回授法联合个性化迁移计划模式对神经外科ICU转出脑出血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5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ICU转出脑出血患者及家属各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及家属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和常规转运护理,干预组采用回授法联合个性化迁移计划模式,比较两组神经外科ICU转出脑出血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家属对患者疾病认识为(4.15±1.32)分、ICU转出焦虑为(3.76±0.85)分、对治疗条件和环境变化的认识为(4.43±1.01)分、迁移应激水平总分为(22.51±7.65)分,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3±5.44)分、(15.06±4.95)分、(8.16±3.78)分、(37.36±9.14)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授法联合个性化迁移计划可有效缩短神经外科ICU转出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转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减少,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得以大幅降低,值得推广运用.

    神经外科ICU脑出血家属迁移应激

    真武汤联合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张福梅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真武汤联合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者64例纳入研究,所分对照组(32例)左旋甲状腺素,观察组(32例)联合真武汤,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叶酸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而游离三碘及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相比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记忆力降低、疲劳、甲状腺疼痛、易怒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妊娠发生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采取左旋甲状腺素联合真武汤,能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可减少妊娠不良结局情况,保障母婴的安全,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左旋甲状腺素孕妇真武汤妊娠结局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分析

    叶娉翟凤周蕾蕾许梦蕾...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静配中心收集的126份抗肿瘤药物处方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3月-2022年7月我院静配中心收集的126份抗肿瘤药物处方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同时由临床药师进行点评分析,短时间内开展临床干预后给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静脉使用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不合理率更低(P<0.05);选取2021年3月-2022年7月我院静配中心收集的126份抗肿瘤药物处方中关于溶媒用量不合理处方药物的吉西他滨40份(40.0%)、依托泊苷25份(25.0%)、环磷酰胺25份(25.0%)、伊立替康10份(10.0%);选取2021年3月-2022年7月我院静配中心收集的126份抗肿瘤药物处方中关于药物剂量不合理的顺铂7份(36.8%)、长春新碱6份(31.6%)、紫杉醇白蛋白6份(31.6%).结论: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处方中使用过程中存在稀释溶媒选择不适宜、稀释溶媒用量不当、给药剂量不合理、护士给药操作不规范和忽略禁忌症等情况,我们应该根据对静配中心的配置管理,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抗肿瘤药物配置的准确性.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合理性分析

    福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结果分析及中医体质辩证分析

    谢艳艳余孙兴蔡穗珍刘雪梅...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福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结果情况及相对应的中医体质,为该地区甲状腺疾病防治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人群共19247例,男性8228名,女性11019名,采用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甲状腺激素,测定数据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中的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福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亚临床甲亢检出率3.89%、亚临床甲减检出率3.36%、临床甲亢检出率1.91%、临床甲减检出率0.37%.临床男、女性甲亢的检出率分别为1.46%、2.25%,女性高于男性检出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24,P<0.005),亚临床甲亢检出率男性为2.58%,女性为4.87%,女性高于男性检出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671,P<0.005).临床甲减检出率男性为0.29%,女性为0.43%,检出率未见明显性别差异(x2=2.331,P=0.127);亚临床甲减检出率分别男性为2.39%,女性为4.08%,女性高于男性检出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95,P<0.005).总人群年龄分层结果显示检出率最高的年龄组及对应检出率分别为临床甲亢(60~69岁,1.28%),亚临床甲亢(60~69岁,6.07%)、临床甲减(≥70岁,0.95%)和亚临床甲减(≥70,10.27%),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福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功能紊乱临床型以甲亢为主,亚临床型以亚临床甲亢为主,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患病率有差异.

    甲状腺激素体检人群福州地区中医体质

    葆宫止血颗粒对剖宫产术后产后康复的影响

    谢秀明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葆宫止血颗粒对剖宫产术后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产妇3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应用葆宫止血颗粒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更好(P<0.05);研究组产妇的中医症候积分更好(P<0.05);研究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葆宫止血颗粒对剖宫产术后产后康复的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的子宫形态恢复正常,加快恶露排出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加快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葆宫止血颗粒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产后康复应用效果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诊治价值分析

    夏立娜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并以病理检出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多层螺旋CT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诊断符合率及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与病理检出结果对比,多层螺旋CT诊断总正确率为95.95%(71/74);多层螺旋CT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患者病灶位置以右肺病灶较多,占比70.27%(52/74);大部分患者病灶边缘呈现"毛刺"征,占比64.86%(48/74),另外10例可见锯齿样改变,9例病灶边缘清晰,7例边缘模糊;病灶径线平均范围为0.7~7.0cm,其中圆形占比48.65%(36/74),不规则形态占比37.84%(28/74),多角形占比13.51%(10/74).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均匀密度,占比70.27%(52/74).增强扫描后发现,50例患者患者存在不均匀强化,24例患者均匀强化,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异常"征、胸膜增厚.结论:多层螺旋CT针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诊断正确率较高,能精准识别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不同类型的影像特征.应用该种方法可尽早发现与诊断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病情进展情况,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可将其作为相关临床诊治的首选方法.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诊治价值

    血清ADA、PA及IL-6与细菌感染性肺炎的关系探讨

    王莉媚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腺苷酸脱氨酶(ADA)、前白蛋白(PA)及白介素-6(IL-6)与细菌性感染性肺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细菌性感染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设为对照组,以及40例病毒感染性肺炎和40例原体感染性肺炎设为病毒感染组和原体感染组.分别检测其血清ADA、PA、IL-6水平,经ROC曲线模型分析ADA、PA、IL-6单项及三项联合检测在不同病原体感染性肺炎患者中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血清ADA、IL-6水平明显较高,且PA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三组在血清ADA、PA、IL-6水平比较方面差异显著(P<0.05);与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相比较,观察组ADA、PA水平较低,且IL-6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ADA、PA、IL-6预测细菌感染性肺炎的AUC分别为0.899、0.836、0.677,且三项联合预测细菌感染性肺炎的AUC为0.94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55%、75.86%.结论血清ADA、PA、IL-6联合检测在诊断细菌感染性肺炎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提高对感染性肺炎诊断的准确率,为后续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感染性肺炎腺苷酸脱氨酶前白蛋白白介素-6病原体类型

    不同刺激量针刺拮抗肌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中的应用研究

    滕飞李丹虹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治疗中,针刺拮抗肌的效果,分析不同刺激量差异.方法:选取24例患者为对象,在半个月中每隔5天对患者进行一次针刺治疗,分别以小刺激、中刺激和大刺激针刺量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相比,Hmax/Mmax、Fmax/Mmax甲组<乙组<丙组(P<0.05);Ashworth、Fugl-Meyer、Barthel评分相比,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Ashworth评分相比:甲组<乙组<丙组(P<0.05);Fugl-Meyer、Barthel评分:甲组>乙组>丙组(P<0.05).三组总有效率相比,甲组>乙组>丙组(P<0.05).三组比较,治疗后其H-B、TFGS、DFNP间差异甚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差异较大(P<0.05).结论: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治疗中,小刺激量针刺拮抗肌的效果良好,且能大幅改善患者H反射及F波情况,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针刺痉挛性偏瘫拮抗肌刺激量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