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刘义兰

半月刊

1001-4152

jns@tjh.tjmu.edu.cn

027-83662666;83663697

430030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护理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6年,是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学术性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获第三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国际标准开本,半月刊,上半月版为综合版,下半月版为外科版。本刊特点:根据护理学科的特点突出护理学科的学术性、实用性、科学性、理论性及艺术性。立足临床,面向临床、教学与科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读者对象为全国各省、市、地、县、区医院各级护理人员及护理专业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阶段性综合吞咽训练方案的优化与实施

    潜艳董翠萍曾莹蔡纯...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阶段性综合吞咽训练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胸外科住院食管癌术后患者60例,按照病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实施阶段性综合吞咽训练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吞咽康复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术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吞咽功能、摄食能力、营养相关指标以及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均完成研究,干预组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短于和低于对照组,术后吞咽功能和摄食能力得分及营养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阶段性综合吞咽训练方案的实施有利于促进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术后营养状态,降低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食管癌根治术吞咽功能吞咽障碍摄食能力康复训练阶段性干预营养护理康复护理

    1例克-雅病并发紫色尿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董玉玉丁杨泮燕红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1例克-雅病并发紫色尿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肌阵挛发作的早期观察和护理,紫色尿袋综合征的识别和处理,实施个性化营养支持,落实隔离防护措施,患者出院前做好居家防护及用药指导,出院后严格核查患者使用后的所有物品,进行终末消毒.经多学科合作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5 d明确诊断后家属要求自动出院.出院1个月电话随访,患者无压疮、肺部感染及紫色尿袋综合征等情况发生.

    克-雅病肌阵挛紫色尿袋综合征营养支持消毒防护隔离护理

    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预测模型的建立

    王荣姚明盛晗朱志红...
    55-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与验证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的风险预测模型,为识别转出延迟高风险患者提供评估工具.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某三甲医院的手术患者511例,分为训练集361例和验证集150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的风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在验证集中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麻醉ASAⅢ级、低体温、高血压、术中出血>200 mL、中重度贫血5项因素为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的主要危险因素.使用这5项因素构建转出延迟风险预测模型,训练集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752,0.857)],最大约登指数为0.484;验证集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28[95%CI(0.753,0.914)],最大约登指数为0.569,校准曲线为斜率近似于1的直线.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能为临床早期甄别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提供参考.

    胃肠肿瘤全麻手术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风险预测列线图低体温高血压

    儿科护士血压测量操作的现状调查

    李羽娟马彩霞李倩石晓霞...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儿科护士血压测量操作现状,为规范儿童血压测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18个省、2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共230所医院的2 817名儿科护士,使用自行编制的儿童血压测量操作现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有效调查2674名;788名(29.47%)护士选择的血压测量设备在儿童中经过验证;2 037名(76.18%)护士根据儿童上臂围选择袖带型号,但1 669名(62.42%)护士测量上臂围方法错误;护士血压测量次数及数值报告方法各异,甚至有17.31%的护士仅测量1次血压就取读数.结论 儿童血压测量操作临床实践差异较大,需制定儿童血压测量规范化操作流程及标准,加强儿童血压测量技术的培训及推广,以提高儿科护士进行血压测量操作的规范性.

    儿童血压测量护士袖带血压计培训规范化操作

    手术室护士职业尊重感在安全组织与职业偏差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李至真刘佩吴红艳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尊重感在安全组织与职业偏差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其职业偏差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理人员职业偏差行为量表、安全组织量表及护士职业尊重感量表对729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职业偏差行为评分为(25.02±5.96)分;职业尊重感、安全组织与职业偏差行为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职业尊重感在安全组织与职业偏差行为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8.54%.结论 安全组织水平越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偏差行为越少,职业尊重感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应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促进手术室护士工作中的安全行为,提高其职业尊重感,从而减少职业偏差行为.

    手术室护士职业尊重感安全组织职业偏差行为中介效应安全文化护理管理

    基于理论域框架的护士预防肿瘤患者自杀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周苏胡德英陶利琼王佳庆...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预防肿瘤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理论域框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3名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资料采用主题分析法确定影响护士预防肿瘤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理论域.结果 对护士预防肿瘤患者自杀有促进作用的理论域为意愿和社会影响,有阻碍作用的理论域为决策过程、环境及资源、结果信念和情绪.结论 基于理论域框架归纳护士预防肿瘤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可作为改进目标,以规范护士预防肿瘤患者自杀行为.

    肿瘤患者自杀行为护士自杀预防理论域框架决策环境信念质性研究

    线上线下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中的应用

    杜琳张翱晗宋俊岩刘昊林...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级护理本科两个班为试验组,应用线上线下体验式课程思政教学;2021级护理本科两个班为对照组,应用传统课程思政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课程思政效果及学生对授课模式及提高综合素质的满意度.结果 授课结束后,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3.83±5.8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80.94±5.56)分(P<0.05);试验组对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明显的比例,对授课模式及提高综合素质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线上线下体验式教学能明显提高课程思政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护理学导论课程思政体验式教学线上线下教学理论考核学生素质授课模式教学效果

    血液透析患者及配偶疾病感知、应对方式与恐惧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

    张杰兰余兆兰李茜鞠梅...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主客体互依中介模型探究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配偶疾病感知、应对方式与恐惧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39例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其配偶,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为(38.48±8.50)分;配偶得分为(38.05±8.21)分;患者恐惧疾病进展与其自身以及配偶的疾病感知、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均P<0.05);配偶恐惧疾病进展与其自身以及患者的疾病感知、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而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均P<0.05).主客体互依中介模型显示,患者与配偶双方的疾病感知均对自身的恐惧疾病进展有直接预测作用(均P<0.05);双方疾病感知均可以通过自身的积极应对方式对自身恐惧疾病进展产生影响(均P<0.05);患者疾病感知对配偶的恐惧疾病进展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双方疾病感知均可以通过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对对方的恐惧疾病进展产生影响(均P<0.05).结论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配偶的恐惧疾病进展存在二元交互影响,患者及配偶的疾病感知均可通过患者积极应对方式对对方的恐惧疾病进展产生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可从二元角度制定提高夫妻双方积极应对的干预措施,以缓解夫妻双方恐惧疾病进展心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疾病感知应对方式主客体互依中介模型

    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反应的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郭璐张世玉齐燕辉马志坤...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反应的异质性,并分析自我怜悯及感知伴侣回应对轨迹类别的预测作用.方法 基于前瞻性研究设计,于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选取符合标准的247例中青年乳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乳腺癌患者心理反应量表、感知伴侣回应量表及自悯量表于术后化疗前、首次化疗后、化疗中期及化疗结束4个时间点进行随访调查,使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轨迹类型.结果 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反应存在3种不同变化轨迹,命名为中等迟发下降组(61.13%)、低心理反应组(23.89%)和高危持续缓解组(14.98%);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反应轨迹类型的影响因素包括手术方式、自我怜悯及感知伴侣回应(均P<0.05).结论 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反应存在不同变化轨迹,手术方式、自我怜悯及感知伴侣回应能够预测患者的心理反应轨迹,应加强对中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反应干预,根据轨迹类型制定有效干预方案.

    乳腺癌中青年化疗心理反应自我怜悯感知伴侣回应手术方式变化轨迹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社会疏离原因的质性研究

    徐永超王艳娇王国艳唐莹...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造口患者社会疏离的主要原因,为帮助患者更好地重返和适应社会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9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及8个亚主题:社交能力受损(症状困扰、照护需求高、日常生活受限);社交动机不足(病耻感强烈、无意义感涌现、不安全感加剧);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家庭功能不良、公众认知偏差).结论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因社交能力受损、动机不足、支持缺乏而产生社会疏离,医护人员应加强该人群的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注重心理疏导,强化家庭及社会支持,以帮助其康复和重返社会.

    结直肠癌肠造口术造口社会疏离社交能力社交动机社会支持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