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刘义兰

半月刊

1001-4152

jns@tjh.tjmu.edu.cn

027-83662666;83663697

430030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护理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6年,是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学术性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获第三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国际标准开本,半月刊,上半月版为综合版,下半月版为外科版。本刊特点:根据护理学科的特点突出护理学科的学术性、实用性、科学性、理论性及艺术性。立足临床,面向临床、教学与科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读者对象为全国各省、市、地、县、区医院各级护理人员及护理专业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的最佳证据应用

    张清张文婷谢俊霞孙雨...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最佳证据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的最佳证据,经过基线审查、障碍因素分析,构建最佳证据应用策略,于2023年8月至2024年1月在1所三级甲等儿童医院ICU实施.比较证据应用前后ICU护士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相关知识掌握度以及镇静评估执行率,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躁动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证据应用后,ICU护士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相关知识评分显著提高,7个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均P<0.05);患儿躁动发生率显著下降,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均P<0.05);证据应用前后患儿均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结论 最佳证据的应用可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儿镇静评估知识以及镇静评估执行率,降低患儿躁动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

    ICU重症患儿机械通气镇静镇静评估躁动非计划性拔管循证护理

    警惕假冒《护理学杂志》工作人员及网站征稿、收费的声明

    6页

    早产儿入院低体温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丁卉陈玉瑛李眉王伏东...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产儿入院24 h内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制订干预措施预防早产儿入院低体温提供参考.方法 将307例早产儿随机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215例)和验证集(92例).分析早产儿入院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并评估其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 307例早产儿中,209例(训练集146例,验证集63例)发生入院低体温,发生率68.08%.训练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质量、早期早产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7分、并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早产儿发生入院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0.809(95%CI:0.744~0.875),校准曲线斜率接近 1,且 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 x2=8.761、P=0.363.验证集 ROC 曲线下面积 0.844(95%CI:0.755~0.933),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x2=7.911、P=0.442.结论 早产儿入院低体温发生率较高,需重视低出生体质量、早期早产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7分及并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早产儿,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显示出较好的预测性能,可采用预测模型早期识别早产儿入院低体温风险.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低体温风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科护理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经鼻高流量氧疗的应用

    唐龙钮明杨贾理博李文斌...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儿童支气管镜检查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86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医嘱的时间顺序分为经鼻高流量氧疗组和常规组各43例.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经鼻高流量氧疗组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20~50 L/min,氧浓度为40%;常规组给予双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4 L/min.观察两组氧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经鼻高流量氧疗组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和短于常规组(均P<0.05);不同时间点的最低经皮血氧饱和度、术中呼吸频率最高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心率最高值、支气管镜检查用时、因缺氧致检查中断率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疗有助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安全性能好.

    患儿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氧疗经鼻高流量氧疗鼻导管吸氧低氧血症插管护理

    白血病患儿参与身体活动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王永利翟云霄贾东梅于海玲...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入挖掘影响急性白血病患儿身体活动行为的因素,为制订临床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2例白血病患儿及其父母,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提炼.结果 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共提炼出3个主题9个亚主题:能力因素(身体功能部分丧失、身体活动相关知识缺乏)、机会因素(多渠道外部支持、环境和设施资源、个性化运动处方和指导)、动机因素(身体活动参与价值感知、身体活动参与自我效能、身体活动参与偏好、周围榜样力量).结论 影响白血病患儿治疗期进行身体活动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注重患儿运动体验和偏好,运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基于循证医学理念、借助新兴移动技术提高患儿参与动机,完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儿养成规律身体活动习惯,改善其疾病转归,提高生活质量.

    白血病癌症身体活动运动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影响因素质性研究

    ICU患儿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混合研究

    范晓睿顾莺胡静陈伟明...
    20-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ICU患儿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睡眠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致并行式混合研究设计,纳入243例ICU患儿,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睡眠、噪声及光线水平进行监测,同时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例患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ICU患儿夜间总睡眠时间为(6.50±1.23)h、睡眠效率为(78.75±15.39)%.夜间噪声>50 dB总时间、夜间医疗护理活动次数、累计置管数量,以及ICU住院时间、持续机械通气时间和持续镇静镇痛时间为ICU患儿睡眠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质性访谈共提炼出2个主题10个亚主题:ICU患儿睡眠紊乱多发(入睡困难和睡眠效率低下、睡眠碎片化、昼夜节律颠倒、噩梦频繁)、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患儿ICU住院睡眠质量(特殊物理环境的不良刺激、忍受持续治疗带来的痛苦、生理性不适感困扰、缺乏情绪支持和陪伴、睡眠环境和习惯突然改变、医疗护理活动频繁).结论 ICU患儿整体睡眠质量较差,医护人员应及时识别并积极干预,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患儿危重症睡眠障碍睡眠质量机械通气镇痛镇静混合研究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皮肤撕裂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管艳王哲芸金花陈晨...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并验证心脏外科患者皮肤撕裂伤风险预测模型,为制订预防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750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70%患者作为建模组(525例),30%患者作为验证组(225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术后患者皮肤撕裂伤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构建列线图,并对该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建模组有122例发生皮肤撕裂伤,发生率23.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皮肤撕裂伤史、淤斑、低氧血症、失禁相关性皮炎、谵妄、类固醇药物使用数量是心脏术后患者发生皮肤撕裂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以上述8个因素作为自变量绘制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灵敏度为0.691,特异度为0.802.模型在验证组测试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灵敏度为0.776,特异度为0.705.结论 构建的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快速识别心脏术后患者发生皮肤撕裂伤风险、及时提供预防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心脏手术重症监护病房皮肤撕裂伤预测模型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心外科护理

    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侯锦杰徐蓉谢晓冉游嘉欣...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低血糖高风险人群及精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2轮专家函询及课题组讨论,制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因素筛查表,选取2023年6-10月内分泌科收治的58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低血糖的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在全样本集以及采用Bootstrap法(500次)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193例患者(32.99%)发生低血糖.Lasso回归筛选出24个变量,其中11个变量(性别、舒张压、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近1年发生低血糖次数、识别低血糖症状、高血压、高血脂、多重用药、随机C肽、糖化血红蛋白)构建列线图.全样本集及Bootstrap法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和0.8 21,Brier分数分别为0.156和0.159,灵敏度为0.702和0.747,特异度为0.839和0.809.结论 构建的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为临床医护人员筛查低血糖的高危人群提供参考.

    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持续葡萄糖监测低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

    肝移植术后患者随访清单的构建

    刘莹于颖崔亚娟李京...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肝移植术后患者随访清单,为医护人员完善随访提供有效支持.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专家小组讨论构建肝移植术后患者随访清单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对清单内容修订后形成随访清单终稿.对1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使用构建的随访清单进行面对面随访,并选取6名参与随访的护士进行访谈,对清单内容进行评价和完善.结果 肝移植术后患者随访清单包括生理状况及日常生活指导、心理状况及信息支持、医疗服务和社会支持4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及51项三级指标.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3.75%、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0.94;2轮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17、0.146、0.209和0.265、0.248、0.217(均P<0.05).访谈的护患双方均认为随访清单内容合理全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临床实用性.结论 构建的肝移植术后患者随访清单结构合理,内容较全面,能为肝移植术后患者出院随访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提供参考.

    终末期肝病肝移植随访清单随访延续性护理德尔菲法访谈

    基于流程再造理论构建血液透析双人链式操作流程

    胡璐璐牛洪艳韩小云祝喜鹰...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临床的血液透析双人链式操作流程,为提升血液透析操作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头脑风暴分析现有流程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文献回顾并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血液透析双人链式操作流程.结果 血液透析双人链式操作流程指标包含4个一级条目(评估、准备、上机操作步骤和回血下机操作),20个二级条目.2轮函询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赋值分别为4.00~4.93、4.00~5.00,变异系数为0.05~0.22、0~0.11,专家协调系数为0.238~0.311(均P<0.05).结论 构建的血液透析双人链式操作流程,可为规范临床血液透析操作步骤,提高安全性提供参考.

    流程再造理论血液透析血液净化操作流程通路护士操作护士患者安全透析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