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火力与指挥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火力与指挥控制
火力与指挥控制研究会;火力与指挥控制专业情报网
火力与指挥控制

火力与指挥控制研究会;火力与指挥控制专业情报网

狄邦达

月刊

1002-0640

hlyz207@126.com

0351-8725026

030006

山西太原193号信箱

火力与指挥控制/Journal Fire Control & Command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陆海空三军火控指控领域内综合性的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国内外火控指控技术及有关高新技术、发生动态的综述性文章;各类火控系统、战术指挥控制系统及战场数字化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分析、作战效能评估、仿真建模方法等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面无人分队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设计

    朱建峰马跃东车博山孙伟龙...
    80-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指挥控制系统主要针对有人装备,正逐渐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陆战场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特点。针对未来高动态、强对抗和不确定任务的无人化陆战环境下的自主化、智能化指挥控制需求,亟需开展面向地面无人分队的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研究。对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人机协作式指挥流程进行分析,构建了无人化作战智能指挥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对人-机协作系统在整个作战任务剖面内的信息流与任务流,以及任务分工、协作方式、决策分配规则、权限及控制规则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智能指挥控制系统仿真演示环境,为构建适应未来无人化陆战的有人/无人协同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提供参考。

    无人化陆战人工智能指挥控制系统仿真演示

    反馈式智能人机交互增强与评估技术

    李世兴周成宝李美玲孙伟龙...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系统人机交互多元化、自然化的交互使用需求,研究智能系统人机环要素分析与表征、智能人机交互反馈控制调节、多模态人机交互反馈控制效能量化评估等关键技术,结合特定作战环境开展试验验证,可提升智能系统人机交互的安全性和交互效率,并减轻作战人员人机交互负荷。

    智能系统人机交互多模态反馈

    基于MBSE的作战能力跨域描述元建模方法

    朱刚郑建成李志淮常春贺...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作战能力跨域描述存在语义二义性、不利于交流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系统工程的元建模方法。抽象出作战能力元模型并给出形式化定义;从能力、作战和信息视角扩展作战能力元模型定义作战能力描述语言;通过UML Profile技术实现作战能力描述语言建模工具;借鉴面向对象分析方法思路提出作战能力描述语言建模方法。以美军"分布式防御"概念为例对提出方法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易于理解、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强,有效消除语义二义性的同时满足多视角跨域描述作战能力的需求。

    元模型作战能力描述语言统一建模语言配置作战能力跨领域

    基于自适应非线性维纳过程的剩余寿命预测

    丁传彪赵鑫朱海振赵惠...
    105-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预测与健康管理的核心技术,准确的剩余寿命预测对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同类产品的不同个体之间通常存在差异,其退化路径并不相同。这就导致通过同类产品历史数据所学习到的模型或参数并不能准确拟合新设备的退化过程。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非线性维纳退化模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寿命预测方法。建立同时考虑个体不确定性与测量不确定性的自适应非线性维纳退化模型,并通过卡尔曼滤波、期望最大算法与Rauch-Tung-Striebel平滑减弱维纳过程的马尔科夫性,实现参数的在线更新。通过时间-空间变换推导出对应剩余寿命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表达式。仿真退化数据与C-MAPSS退化数据集被用于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示,所提出的自适应非线性维纳退化模型能够在线更新模型参数,提高预测精度。

    自适应维纳过程非线性剩余寿命卡尔曼滤波期望最大算法

    舰载电子战飞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视图研究

    熊鹏严必虎程志锋程智琦...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加高效帮助航母编队指挥所和指挥员精准判断战场态势,进而作出最佳决策,从战术运用角度分析未来舰载电子战飞机与无人机协同实施电子进攻行动的优势,通过借鉴美军DoDAF(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体系结构框架设计思路,启发构建"五视图体系",用以清晰呈现各参战平台在重要时间节点的具体行动及内在联系。该研究对于未来进一步优化我航母编队遂行作战任务流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舰载电子战飞机战术运用协同作战DoDAF

    多级磁阻型发射器余能回收利用的仿真与实验

    孔令硕李海涛胡长勇张鹏...
    120-12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射效率是磁阻型电磁发射器的重要性能指标。在传统的磁阻发射模式下,驱动线圈中的剩余电流会产生反向电磁力,从而降低抛体速度,影响系统的发射效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联充电的剩余能量回收利用模式驱动电路。该模式使用一个脉冲电源为前三级电容并联充电,通过最后一级电容回收前几级的剩余能量,有效抑制了前几级发射过程中的反向力,并且剩余能量在最后一级得到重新利用。以四级磁阻型发射器为例,详细阐述了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其可行性。搭建了四级发射的试验平台,在两种不同的工作电压下对该模式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实验与仿真结果均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多级磁阻型电磁发射器的发射效率。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仿真模型的电容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发射效率。

    磁阻型电磁发射器电路改进剩余能量回收多级发射

    基于参数扰动估计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张长征丁怡丹袁雷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因其损耗小、效率高、容错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技术、电动汽车等领域。为优化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性能,采用双d-q坐标变换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数学建模,为减小电流纹波,在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基础上,增加延时补偿;考虑电机参数扰动的影响,提出一种能够对参数进行在线估计的滑模观测器,以提高控制系统鲁棒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系统抗负载扰动与鲁棒性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控制策略提高了电机的响应速度,超调减小,系统对电机参数扰动的敏感性减弱,系统抗负载能力和鲁棒性增强。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双d-q数学模型模型预测电流滑模观测器参数扰动

    陆军部队作战能力评估方法及指标权重计算

    赵建文于小洁孙志伟李闪...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代战争条件下陆军作战部队评估指标繁多,难以综合和定量评估的问题,将难以量化的综合指标逐级分解为易于量化的性能指标,构建陆军部队作战能力的三级评价体系,最底层的指标可根据部队装备和评估科目灵活设置。通过各层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使用网络分析法(ANP)进行聚合,得出作战部队的六维能力图。聚合后的指标数据利用ANP-熵权法计算组合权重,在保证决策者经验的基础上考虑数据客观性,得出作战能力综合评估结果。

    网络分析法熵权法组合权重能力评估

    防空装备虚拟射击试验仿真航迹生成方法

    李婷邸彦强孟宪国李前进...
    14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面防空装备虚拟射击试验是一种"虚飞实打"的靶场试验新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试验成本、缩短试验周期,同时为检验装备边界性能提供了新手段,虚拟靶机仿真航迹生成是其中的难题。提出并实现一种目标运动方程叠加雷达测量误差模型的仿真航迹生成方法,综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最小二乘法构建雷达测量误差模型,解决基于历史试验数据计算相应状态下雷达测量误差的难题。最后,选取历史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建立相应的雷达测量误差模型,通过叠加单机复杂战术机动行为,得到仿真航迹数据。分析表明,按照该方法生成的航迹高低角、方位角测量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10 mil、0。166 mil,距离测量值均方根误差为2。285 m,能够满足试验需求。

    防空装备射击试验边界试验虚拟靶机航迹生成误差模型

    一种自适应网格细化的卫星干扰源定位方法

    任洋姚金杰赵昶淳
    152-15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使用固定网格分辨率的直接定位(DPD)方法对卫星导航干扰源进行定位时,定位精度较低、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网格细化的直接定位方法。使用差分匹配滤波器得到TOA的粗估计值,缩小定位区域,得到干扰源位置粗估计,使用迭代网格细化,得到高精度的定位结果。仿真实验表明,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定位精度较传统两步定位提高90%;20 m网格分辨率下,较DPD定位方法其计算复杂度降低了 24倍。

    卫星导航系统直接定位自适应网格细化干扰源定位网格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