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刘济远

双月刊

1674-831X

yishixuebao@126.com

0731-88228163

410205

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师范性为办刊宗旨,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减"下如何实现深度学习

    吴颖周序
    79-8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要"减负",而深度学习却要"学得深",不少人担忧它们存在矛盾冲突.二者实则是一种虚假的对立,它们的初衷都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落脚点都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度不等于负担,深度学习也不一定增加负担.存在上述担忧的根源在于:教育工作者对"深"与"浅"的认识偏差,从而导致浅层学习不到位、浅层知识受忽视.因此,我们需要澄清深度学习、浅层学习和浅层知识的概念,把握好深度教学的实践尺度,并重视浅层教学的改进.

    "双减"深度学习浅层学习浅层知识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农村中学生校园欺凌成因及防治分析——以C镇某普通中学为例

    陈晓东杨欢梁良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校园欺凌深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校园欺凌防治刻不容缓.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C镇某普通中学的24位欺凌者展开调查,使用SPSS数据分析总结校园欺凌的角色特征、类型和危害.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征、社交网络的微观影响;家庭、学校、社区的中观影响;法律、教育、文化的宏观影响.研究表明,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需联合多方共同改变学生的环境系统,从而改变个人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

    生态系统理论校园欺凌被欺凌者成因防治

    董纯才与中国革命根据地教材建设的两次"开荒"

    石玉袁伟芳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董纯才是革命根据地教材建设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编撰了陕甘宁第一套、第二套教材,为革命根据地各类教材提供了编撰蓝本,带动了教材质量的提升.他组织编撰东北解放区第一套、第二套教材,及时为解放区提供合适的教材,以革命内容取代了封建主义愚民教育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董纯才在抗日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教材建设中两次"开荒",探索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新教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事业积累教材建设的重要经验.其扎根革命根据地本土的教材实践,为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原型.

    革命根据地教材董纯才新民主主义教育

    诗性正义之吁求——老舍伦理思想探寻

    蔡颂谢文军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舍面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吊诡而污浊的伦理秩序,既质询了时代的种种精神隐疾,给予传统美德深情回眸,问责了现代功利伦理把人当作"效用"的载体和满足的容器,逐渐把人物化、异化,又在社会正义桥梁的建构中,用文学想象和"文学裁判"身份的确立寻到通往正义之路的媒介,反映出他对"诗性正义"的吁求和召唤.现如今,在商品消费的裹挟下,现代功利伦理冲击着人们价值观念,社会正义受到冲击,于是重构"诗性正义"成了亟需思考的问题.

    老舍"诗性正义""人"主体之思

    从周群玉的《白话文学史大纲》看文学史书写体例的现代转型

    彭娟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群玉的《白话文学史大纲》以白话文学史的书写作为创造新文学的基础与建设新文学的门径,呼应了当时语体和学术的现代转型趋势.相比前辈学者,他具有更加明确的纯文学史观;在文学批评方法上,他吸收了泰纳的"种族、环境和时代"三因素学说以及法国温彻斯特的文学批评理论,着眼于揭示文学与环境的关系,注重时代精神对于文学的影响.他于书中专设"中华民国文学"一章,有意识地将民国文学作为新文学的起点,实开民国文学之端.

    周群玉《白话文学史大纲》文学史书写体例中华民国文学现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