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刘济远

双月刊

1674-831X

yishixuebao@126.com

0731-88228163

410205

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师范性为办刊宗旨,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毛泽东和蔡和森互勉同心建党——兼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自觉选择性

    金民卿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论从原始文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二人相互支持的明确性,还是讨论问题的直接性、深刻性、建党步骤的具体性考察,"毛蔡互勉、同心建党"都是一段可以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相媲美的佳话.毛泽东和蔡和森携手创建并引领新民学会走上共产主义方向,以不同方式形成了建党的思想自觉,在通信中相互勉励支持,形成高度思想共识,积极展开建党实践,共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毛蔡互勉、同心建党"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是历史必然性和主体自觉性的有机统一.

    毛泽东蔡和森"毛蔡互勉、同心建党"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黄显中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创造性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根本上确立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全党重大任务,是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态度,构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根本保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社会主义文明,是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使命态度,使马克思主义从信念之花长成现实之果;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是毛泽东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态度,从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

    2021年国内毛泽东研究热点问题与最新进展

    吴怀友武晓铮
    1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界掀起百年党史研究的热潮,与之相应的是毛泽东研究进一步增强,并呈现出许多新视角、新热点、新动态.其中,关于毛泽东党史观研究、毛泽东与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毛泽东党的自我革命思想研究、毛泽东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研究、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贡献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毛泽东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毛泽东文化体育卫生劳动思想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再评价研究、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研究等,集中体现了2021年学界毛泽东研究的热点、重点,反映了毛泽东研究的学术动态和最新进展.

    毛泽东研究热点问题学术动态最新进展

    青年毛泽东奋斗精神的意蕴与当代价值

    莫志斌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毛泽东奋斗精神是对近代湖湘爱国士人奋斗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其奋斗历程艰辛,奋斗精神感人.奋斗精神意蕴尤为丰富.奋斗精神与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远大志向结合在一起;奋斗精神与心系人民苦痛、相信与依靠人民群众大联合的力量的思想信念结合在一起;奋斗精神与秉承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思想理念结合在一起;奋斗精神与交挚友,结交"真同志",组建先进党团结合在一起.学习研究青年毛泽东的奋斗精神,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青年毛泽东思想的转变与成长成才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学习领会毛泽东思想的孕育与萌芽,有助于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新时代,我们应学习、传承与弘扬青年毛泽东奋斗精神.

    青年毛泽东奋斗精神意蕴当代价值

    "改造中国与世界"——"第一师范"革命志士群体形成的内在驱动力

    杨秀云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近代内忧外患和守旧趋新激烈冲撞融合之际,良师的熏陶与引导,匡时救世的夙愿与使命,坚持不懈的实践与探索,使湖南"第一师范"一批进步青年决心"改造中国与世界".这一坚定决心内涵丰富,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理想相互交融,成为这批有志青年聚集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激励他们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创造者和重要领袖,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并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中国激进青年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也给今人留下了守正创新,敢于斗争,勇于实践的重要启示.

    改造"中国与世界""第一师范"革命志士群体内在驱动力

    何以为先生?——湖南一师早期的教师群体及其精神特质

    张洪萍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先生,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清末民初二十余年间,湖南一师海纳百川,不拘一格吸纳人才,使得一批心怀天下、学贯中西、厚德载物的大先生,汇集一师.他们在课堂上谆谆教诲,通过讲学弘道,向青年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启蒙,厚植其国家观念和家国情怀;在课堂外言传身教,通过身体力行,引导青年亲师向道,把个人理想和服务国家社会相结合,培养了毛泽东、何叔衡、李云杭等一大批国家栋梁和行业精英,"有功于斯世也".湖南一师早期的大先生教泽绵长,其为学、为师之道,为人、为事之方,对于新时代大先生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大先生湖南一师先生之教

    徐特立的"大先生"精神生成与特质

    孙刚成赵子怡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徐特立的"大先生"精神生成与特质是顺应新时代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和继承与发扬徐特立精神的需要.徐特立先生作为一名出色的革命家和无产阶级教育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基于徐特立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大先生"精神生成前提,可让人深刻认识其从教治学的高要求;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必修课作为徐特立"大先生"精神生成的基础,有利于新时代的教师更好地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身教主义"为核心的徐特立"大先生"精神特质可以更好地启迪新时代教师严以律己做好榜样示范,并在不断改进的教育实践中提升自身修养、发挥更大的教育价值.

    大先生徐特立精神生成精神特质身教主义

    杨昌济的个体道德思想探略

    欧阳询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体道德是杨昌济整个伦理思想体系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一般说来,个体道德思想必须回答三个问题:个体道德的自由意志基础、个体的道德素质结构与个体的道德修养方法.为此,杨昌济用人格唯心论来阐明自由意志的本质及表现形式;用"有公共心之个人主义"来统摄爱国、坚忍、勤俭、博爱等道德素质;以立志为出发点来倡导博学、深思、训练等道德修养方法.可见,杨昌济的个体道德思想在当时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杨昌济个体道德自由意志道德素质道德修养

    《清平乐·六盘山》为何被误读

    胡为雄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词我们难以避免地会发生误读.它完全是毛泽东组合长征途中所得的现实素材,以浪漫主义手法,运用形象思维与诗意想象重构的一组诗意画,属于一种巧妙的虚构,其描写的景象在现场根本不存在.毛泽东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来描写红军越过长征路上最后一座高山,将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时的意气风发之态,现实目的是鼓舞士气,以在新的革命根据地奋发图强,最后战胜强敌.诗与现实是紧密相关的,《六盘山》就是运用形象思维描写六盘山.但诗又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故《六盘山》同时超越了六盘山,其主题是把对万里长征的回顾和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展望巧妙地结合起来.这种巧妙在于,它把过山当日西风冷雨的天空描绘成"天高云淡",它舍去后有追兵、前有阻敌而只道"望断南飞雁".它用"红旗漫卷西风"取代长时间食难饱腹、衣难遮体的红军将士的顽强斗志;它把武器称为长缨,把蒋介石隐喻为苍龙,希望有朝一日能将它缚住.

    《清平乐·六盘山》误读毛泽东诗意想象浪漫主义

    城南书院与张栻的《城南杂咏》组诗创作

    叶文举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栻在主持城南书院期间创作了为数不少的诗歌,《城南杂咏》组诗二十首是其代表.组诗是以城南书院中的或景物为描写对象而歌咏的诗歌,它们直接描写了城南书院的景象,渗透了生生不已的生命精神,抒发了诗人沉浸于山水之中的闲适雅趣,感发了诗人在涵泳景象之中所体悟的理学之思,体现了"人心"与"天地之心"的一致性及推本"太极"的理念.在艺术上,《城南杂咏》常常以写意的笔法勾勒某一画面,并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段结合在一起.张栻《城南杂咏》创作之后,引起了友人朱熹的共鸣,并进行了同题唱和,但两者在艺术表现上还是有一些差异.张栻的《城南杂咏》少数诗歌在艺术上仍有不足之处,尤其在情景处理上存在割裂之嫌.

    城南书院张栻《城南杂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