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南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南地质
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
华南地质

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

潘仲芳

季刊

1007-3701

yingchunpang@163.com huanandizhi@163.com

027-81381863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大道69号

华南地质/Journal South China Ge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于1996年1月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更名而来。为国土资源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学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立足华南,面向全国。刊物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以报道科研、生产最新成果,促进学术和科技信息的交流以及我国地学的繁荣与发展,培养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为目的。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双百”方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沉积再循环碎屑锆石的地质意义及其识别——以长江流域的碎屑物源研究为例

    宋仁龙秦拯纬周光颜鲍波...
    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被广泛应用于限定地层沉积时代、重建沉积物源和古地理格局,结合Lu-Hf-O同位素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制约地壳生长演化历史.锆石在地表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沉积再循环的碎屑锆石长期以来被认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碎屑沉积岩中,对碎屑锆石的数据解读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目前还没有简单直接的方式进行有效识别.本文对沉积再循环作用和再循环碎屑锆石判别手段的原理和相关地质应用做了简要总结,包括碎屑矿物结构、岩石化学成分、锆石多同位素年代学分析、多种碎屑副矿物联合示踪和放射性损伤评估等方法,评述了不同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条件.本文以长江流域的碎屑物源研究为例,使用源归一化的辐射剂量(α-dose)评估流域内再循环碎屑锆石的存在及其对物源重建的意义.我们强调基于碎屑锆石的研究应该综合区域的沉积记录和岩浆构造历史,考虑沉积再循环作用对数据解读的可能影响,为碎屑锆石数据赋予更加合理的地质解释.

    碎屑锆石沉积再循环岩浆构造历史物源长江流域

    大别造山带汤池早白垩世富碱侵入岩成因及地质意义

    朱志鹏王连训朱煜翔李乐广...
    2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大别造山带北淮阳东段汤池地区早白垩世富碱侵入岩进行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揭示其成因及地质意义.该套岩石主要由正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和正长斑岩组成,伴有辉绿玢岩发育.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辉绿玢岩、正长花岗岩和正长斑岩分别形成于130.3±1.7 Ma、128.4±1.7 Ma和122.3±1.5 Ma,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汤池辉绿玢岩相对贫硅(SiO2=45.23~56.92 wt.%)和富碱(Na2O+K2O=5.24~8.04 wt.%),Mg#值较高(平均值为48);而其他岩类具有高硅(SiO2=62.44~77.25 wt.%)、高碱(Na2O+K2O=7.97~10.35 wt.%)、低CaO含量以及较高的Ga/Al和FeOT/MgO比值,与典型的A型花岗岩化学特征相似.辉绿玢岩大多数锆石εHf(t)值变化范围为-6.4~-2.9,全岩Nb/Ta比值17.1~22.0(接近地幔Nb/Ta值17.5),表明其为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汤池A型花岗岩具有更富集的Hf同位素组成,εHf(t)为-23.3~-3.5,以及更低的全岩Nb/Ta比值(11.2~22.7,平均值为16.5),暗示它们是由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诱发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长英质岩浆经历分异演化的产物.结合区域资料分析认为,大别造山带北淮阳地区在早白垩世碰撞挤压作用结束,开始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

    大别造山带汤池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辉绿玢岩地球化学

    北非摩洛哥小阿特拉斯东段晚泥盆世法门期叠层石的发现

    曾雄伟何垚砚王成刚吴发富...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非摩洛哥小阿特拉斯东段Fecht地区的晚泥盆世地层划分为ds3和dh两个单元.ds3单元是一套厚约1.3m的灰色夹紫红色厚-薄层瘤状生屑灰岩,发育叠层石,产丰富的海百合茎和头足类,局部伴生腕足和三叶虫.dh单元下部为灰色薄层泥质粉砂岩与粉砂质页岩互层,夹泥灰岩透镜体;上部为灰绿色中层细砂岩,发育波痕构造,产遗迹化石和双壳类.牙形石生物地层表明这两个单元都处于法门期早Palmatolepis marginifera带.本文首次报道了摩洛哥晚泥盆世法门期的叠层石,说明弗拉期-法门期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后,微生物首先出现繁盛,随后才开始骨骼生物的复苏.

    叠层石牙形石法门期晚泥盆世小阿特拉斯东段北非摩洛哥

    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在厄立特里亚铜资源潜力预测中的应用

    向文帅姜军胜赵凯曾国平...
    6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元古代东非造山运动在厄立特里亚阿拉伯-努比亚地盾区形成了大面积出露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及相应的花岗质岩浆岩,与之相关的铜矿资源非常丰富.本文以厄立特里亚1∶10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样本为基础,应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对该国铜资源潜力进行预测.厄立特里亚共圈定地球化学块体7个,地球化学区域异常5个,地球化学块体的铜元素异常下限值为28×10-6.根据不同成矿带内已知铜矿床的资源量推算各区块铜的成矿率,以1km矿床勘探深度为准则预测各区块潜在铜金属量,估算出厄立特里亚潜在铜资源为930.76万吨.其中,5、6号铜地球化学块体可作为下一步铜矿勘查的重点区域,1、2、3、4、7号铜地球化学块体的找矿潜力也值得注意.

    地球化学块体铜矿资源潜力预测厄立特里亚

    湖北潜江盐湖盆地潜江组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郭丽彬黄华赵文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北潜江盐湖盆地储集类型有别于我国东部其它断陷盆地.本文以古近系潜江组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对大量样品储集物性分析测试、薄片镜下观察和成岩作用研究并结合勘探实践成果,研究潜江盐湖盆地特有的储集类型及其物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潜江盐湖盆地潜江组主要发育砂岩、含碳酸盐砂岩和碳酸盐质砂岩三类有利常规油气储层,其中砂岩储层平面上主要分布于砂泥岩相区,含碳酸盐砂岩和碳酸盐质砂岩平面上主要分布于过渡岩相区.除压实作用外,沉积相带、胶结和溶蚀作用是控制三类储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等沉积微相砂岩表现为中孔中渗,孔渗性较好,过渡岩相区的含碳酸盐砂岩和碳酸盐质砂岩主要为低孔低渗,孔渗性较差.白云石、方解石、硬石膏等胶结物的发育严重破坏了砂岩储层原始粒间孔隙,造成储层孔渗性变差.生烃阶段形成的有机酸可以溶蚀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次生溶蚀孔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孔渗性.在此溶蚀机制下,结合生烃增压作用,研究区含碳酸盐砂岩和碳酸盐质砂岩具有一定储集能力,可以作为隐蔽性油藏有效储集层.

    潜江盐湖潜江组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渝东地区平桥构造寒武系洗象池群天然气成藏特征及意义

    陈绵琨梁西文刘漪盛贤才...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位于渝东地区南部平桥一带的平桥1井在洗象池群中获得天然气勘探突破.本文通过对洗象池群气藏中的天然气碳同位素研究,认为气藏中烃类来源于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基于平桥1井岩心、成像测井,结合毗邻的南川三泉等洗象池群剖面的储层初步研究,认为:平桥1井的产气层段孔洞发育,气藏属于孔洞型或裂缝—孔洞型;平桥1井洗象池群岩心裂缝中的白云石、石英及方解石等矿物充填序列及包裹体特征研究表明,裂缝形成及矿物充填主要发生在燕山-喜山期,发育构造变形的燕山期是洗象池群气藏充注的重要时期,燕山—喜山期的隆升期也是气藏进一步充注的时期.渝东南部平桥一带洗象池群的成功勘探证实早期页岩气藏通过部分页岩气释放及侧向供烃可以形成工业气藏,对整个渝东高陡构造带下组合的油气勘探具有推动意义.

    寒武系洗象池群成藏特征平桥构造渝东地区

    长江流域宜宾至宜昌段深切河曲平面特征

    王节涛王树丰王岑龚冲...
    9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流域内的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分布着大量深切河曲,记录了曲流河的原始形态,通过分析深切河曲的形态可以了解地质历史时期古曲流河的相关信息.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利用软件MStaT从遥感影像中提取了深切河曲的干支流交汇角、小波功率谱、弯曲度、弧波长和振幅等参数.与现代曲流河进行对比后发现:在深切河曲中,交汇角为钝角的情况较为常见,占比为30.3%;在交汇点附近,干支流交汇作用对小波功率谱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是远离交汇点的小波功率谱则基本保持不变;大部分河流的弯曲度、弧波长和振幅等参数呈现出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的趋势.从河谷形态分析上也可知:以嘉陵江为代表的深切河曲,其河谷形态以对称河谷为主,这表明河曲在下切形成深切河曲的过程中,河道的形态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变化.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测,河道交汇角为钝角的情况并不能作为古长江流向发生倒转的证据;长江流域宜宾至宜昌段曾经是地形起伏度很低的准平原(或宽阔河谷),现今的深切河曲是古曲流河发生深切后而形成;长江在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应当为"叠置河"成因,长江在现今河道上并没有发生过倒流.

    长江演化深切河曲小波分析四川盆地三峡

    星空地井一体化探测技术体系在复杂地质条件场地调查中的应用

    刘学浩王磊涂兵刘道涵...
    11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场地调查往往受地形起伏、断裂构造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剧烈、人类工程扰动强烈等因素影响,存在调查范围缺乏科学性、调查尺度与精度难以协同平衡导致总体工作量部署高而高风险区表征精度相对不足.本文通过融合"星空界"、"天空界"、"地表界"、"地下界"技术,在突破单一技术手段片面零散探测的基础上,强调空天地一体化与井下探测技术的有机融合,构建了星空地井一体化探测技术体系.该一体化探测技术在湖北典型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中得到了有效应用验证,具有全局性视野认知、自组织高效诊断识别、兼具大时空尺度风险筛查与场地尺度分层精细表征等技术优势.此外,采用该一体化探测技术体系在江西赣南边远山区找水打井与地下水源应急供水中得到了应用验证,从技术方法上克服了传统单一方法的不确定性,科学有效地提高了基岩山区水文地质调查找水的成功率与工作效率.地表界调查圈定找水靶区,论证地下水源找水井位;地下界探测应用落地,基岩山区水文地质钻探涌水量达120 m3/d,解决了赣南革命老区季节性缺水的实际问题.作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星空地井一体化探测技术体系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巡查、应急救灾等业务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在多技术方法融合、多元异质信息融合及项目应用落地方面有待进一步拓展,天空界无人机航测、地下界分层精细探测新技术新方法等尚需加强研发应用与技术协同.

    星空地井一体化探测复杂地质条件场地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调查空天地一体化地下水分层监测表征

    郴州市许家洞地区地热资源特征及资源量评价

    何阳杨贵花李雪宇周进...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明郴州市地下热水资源的特征及储量,本文选取许家洞地区两个典型地热田,通过地热地质调查、水质测试等方法调查了研究区的地质条件、地热流体场特征、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基于上述研究开展了许家洞地区地热资源储量的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区内地下热水受断裂构造控制,是入渗地下水沿着断裂构造在深部循环过程中吸收隐伏岩体中的热能形成的;(2)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HCO3-Ca·Na型或HCO3·SO4-Ca·Mg型,为低温、无色透明的弱碱性水;(3)热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分入渗后主要沿区内发育的北东向断裂构造(F24、F7、F25、F8)运移到一定深度,地下水逐渐增温变成地下热水,在断裂交汇处沿着不均匀发育的岩溶裂隙系统向上运移,以温泉形式出露于地表;(4)研究区地下热水每年可提供热能约3.23×108 MJ,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资源约1.18×104 t.该研究成果对郴州市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地下热水流场特征水化学特征地热资源量计算地热资源评价

    川西红层地区泥石流特征研究——以德昌县群英村王家坡沟为例

    向炳霖铁永波李果张宪政...
    14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8月23日德昌县乐跃镇群英村王家坡沟暴发群发性泥石流灾害,导致群英村至太平村的乡道严重堵塞,乡道两侧的耕地及经济作物大面积受毁.为揭示此次群发性泥石流的发育规律,本文结合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对王家坡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动力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泥石流在短历时强降雨情况下,坡面入渗迅速形成地表径流聚集于沟道,水流沿程掏蚀、侧蚀沟道岸坡形成大量的沟道松散固体物质,泥石流规模呈放大趋势冲出沟口形成泥石流灾害.该泥石流沟松散堆积物动储量为1.21×104m³,主要分为沟道物源、崩滑物源、侵蚀物源3种物源类型,其中沟道物源占比最大;最后计算了不同暴雨频率条件下泥石流的流量以及冲击力,为王家坡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相应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红层动力学特征德昌县川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