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廖小平

双月刊

1673-9272

sk2003009@163.com

0731-85658527 85623369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面向高等院校师生、社会科学理论界及其他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者。开办栏目有生态文明研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生态旅游、农林经济管理、法学论坛(环境法学)、公共(行政)管理、金融与财务、国际贸易、语言文学、历史研究、新闻出版、图书馆管理、高教研究、学术争鸣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历史决议是坚持正确党史观的光辉典范

    曹健华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决议能够起到重大的历史作用,与坚持贯彻正确党史观密不可分.历史决议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历史经验和百年奋斗进程中的挫折.历史决议坚持联系发展地看待党的百年奋斗的主题、有着重大差别的不同历史时期和既往的历史结论,注重了历史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历史决议坚持辩证地看待党的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所经历的曲折、失误甚至是错误,科学评价了历史人物尤其是领袖人物.新的征程上,要持之以恒推进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让正确党史观更深入、广泛地树立起来.

    中国共产党历史决议党史观大历史观

    论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思想渊源与理论价值

    彭大成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价值,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他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科学总结;他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与科学归纳;他是对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与科学发展;他是对中华优秀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他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指明了人类的发展方向与壮丽远景,必将为人类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渊源理论价值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百年回顾及经验启示

    谢爱明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意识形态工作中,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推进,构建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制度化体系和精神谱系,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在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赓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刻把握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辩证关系,高度重视青少年意识形态工作,切实提升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启示

    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及应对策略

    武占云王菡单菁菁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气候变化干扰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国家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但目前学术界对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气候风险仍缺乏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通过识别我国生态系统面临的关键气候风险,发现气候变化显著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存储、循环及时空分布,构成了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适应能力的主要压力,增加了近海海洋生态风险和脆弱性,甚至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但仍面临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存在局限性、生态脆弱区气候适应能力亟待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标准亟需完善及制度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和挑战;面对日趋严峻和复杂的气候变化风险,亟需从强化气候变化影响生态安全的机理与规律研究、提升生态脆弱区的气候韧性、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安全格局、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及强化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加强面向气候变化的生态安全响应能力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气候变化生态安全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

    湖南省林长制第三方评估研究

    赵继锋葛文贵朱玉玺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方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价管理的重要形式,林长制第三方评估作为地方党委政府推行林长制绩效考核评价的补充形式,开展此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省林长制工作内容和湖南自然生态系统特征为背景,以林长制管理效能第三方评估作为研究对象,简述当前学术界关注的林长制热点问题,分析林长制第三方评估的形势和条件,提出了评估的目的、方法和评估主体组成.结合湖南森林资源特点与生态空间安全格局,构建评估的对象范围、评估内容与评估指标基本架构,湖南林长制评估以"一江一湖一心三山四水多廊"为重点对象与范围,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林长制制度机制建设与运行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成效两大方面,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制度体系建设、工作体系运行、保护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经济利用建设以及社会影响度评价等.基于当前林长制第三方评估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提出了探索建立林长制第三方评估准入机制、完善行业标准、建立监管机制等政策建议.

    林长制第三方评估体系湖南省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

    王凯易能静甘畅
    41-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刻画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子系统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非均衡特征逐渐下降,空间格局演化较为明显;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西-中-东"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低强度区和较低强度区呈现出围绕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组团式连片扩张的发展态势;2)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空间正相关特征,整体呈波动上升的空间演变态势,在空间关联类型上以H-H和L-L集聚为代表,并且L-L集聚地区显著增多;3)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建设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以及生态文化文明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向空间溢出作用.

    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

    碳交易市场均衡优化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

    张左敏暘凌静冯鲍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碳达峰和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碳交易已是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金融措施.在碳排放外生性的视角下,构建了普通工业企业、公共生产企业和政府机关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求解博弈均衡稳定点,探究各参与主体的均衡选择,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在动态演化中分析不同因素对碳交易博弈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博弈主体选择积极交易策略的初始比例越高,系统演化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概率就越高;降低碳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碳市场交易收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合理提高惩罚值可以有效促进碳交易市场朝帕累托最优状态演化.据此,提出了完善市场交易体制降低交易成本、激发交易市场活力提高交易收益、规范碳市场交易提高惩罚值等政策建议.

    碳交易市场帕累托最优演化博弈数值仿真

    考察与镜鉴:美国水污染犯罪的刑法规制

    郭世杰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水污染犯罪的刑法规制体系建设,曾长期步履维艰地摇摆于发展经济和保护水体两种立场之间,但最终基本实现了对水污染犯罪行为的有效治理.美国水污染犯罪的刑事立法演进大致可以区分为初创年代的附带保护、发展时期的专门治理和成熟阶段的体系规制三个发展阶段,司法实践过程则整体呈现出刑事指控的逐渐振作和司法审判的日趋严厉两个演进趋势,这是我们理解美国水污染犯罪刑法规制的前提与基础.最为严厉的刑事制裁手段在美国水污染犯罪的刑法规制实践中占据了显著而突出的位置,鲜明地体现出联邦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双重立法机制,刑事、民事和行政性质的多样规制手段,刑事审判的详细量刑指南,以及被告形象的逐步瓦解坍塌等四个特色,是我国能够从中观察优劣、评判长短和以资借鉴之处.

    水污染犯罪刑法规制立法演进司法推动特色

    农民种粮收益:合理界定、提升逻辑与保障机制

    芦千文孔祥荣
    69-8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证农民种粮收益处于合理水平是粮食安全根基稳固的前置性条件.经营与服务的专业化分工使种粮农民范围扩大到在田间提供作业服务的主体.农民种粮合理收益要高于不同经营和服务主体的收益参照标准.总体上,农民种粮的土地成本、物质和服务费用、人工成本都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较大的降成本空间.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规模经营主体形成了购买服务、提供服务、适度规模的三重增收逻辑;小农户与服务主体相互作用形成了农业生产托管经营增效逻辑.流转土地种粮向托管经营种粮的转变,在经济核算上把租金由种粮成本转化为种粮利润,促进土地流转秩序恢复和规范化发展.保障农民种粮合理收益的主要空间是降低成本.构建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的基本思路是政策保本、经营增效、服务支撑,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创新种粮经营和服务方式,培育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推动形成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相互调适、循环互促的种粮适度规模经营.

    种粮农民种粮收益农业生产托管适度规模经营粮食安全

    基于CiteSpace国内相对贫困研究现状及展望分析

    邓娟史芳媛
    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应对相对贫困问题是我国反贫困战略的新指向,为更好地呈现我国在相对贫困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以CNKI数据库中有关相对贫困研究领域的核心文献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生成的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热点主题进行总结概括.结果发现:1)自1992年开始该研究大致历经低关注时期、稳关注时期和高增长时期三大发展阶段;2)该研究领域内的热点话题中"相对贫困""绝对贫困""乡村振兴""贫困治理"等是突变性较强的前沿性术语;3)近年来学界对相对贫困的探讨从概念、特征、识别标准、发生机制以及治理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相对贫困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我国在有关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中尚未建构起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因而要进一步明确相对贫困的基本内涵以及测定标准,在治理上结合乡村振兴的背景以及共同富裕的目标,推动多元化相对贫困治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相对贫困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