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南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南金融
海南金融

肖毅

月刊

1003-9031

hnfinance@163.com

0898-68562931 68562935

570105

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83号琼泰大厦28层

海南金融/Journal Hainan Financ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海南省金融学会主办的,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直接管理的、海南省唯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金融理论月刊。《海南金融》以立足海南、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广大作者、读者的服务为办刊宗旨,为各类金融机构、企业和广大读者透析金融热点、探索金融改革、传播金融政策、促进信息交流。我们将努力使《海南金融》成为海南金融机构对外宣传的窗口、国内外金融行业间沟通的桥梁、企业融资的顾问和广大作者、读者朋友学习金融知识的园地和理财的帮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基于TVP-SV-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吴锦顺许晏彬
    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TVP-SV-VAR模型结合我国沪深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信贷期限偏好、制造业企业家信心和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动态时变关系.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之间存在着阶段性正向效应的演化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对商业银行信贷期限偏好和制造业企业家信心产生负向冲击,间接影响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程度.最后,探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在不同经济周期中存在的异质性,在经济衰退期企业家信心所产生的传导效应最强,其次是经济恢复期,而经济稳健期的传导效应最弱.

    政策不确定性企业家信心企业金融化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

    人工智能、绿色技术创新与就业质量——基于中国省域数据的实证分析

    徐丽楚王琳董宝中
    1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引导关键要素流通,优化核心资源配置,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就业质量.基于人工智能驱动视角,选取我国 2011-2022 年 30 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含有 18 个二级指标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就业质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显著提升就业质量,绿色技术创新承担部分中介效应;相较于胡焕庸以西地区,胡焕庸以东地区的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在剔除直辖市、增加控制变量、缩尾处理、剔除政策影响后结果依然显著.据此,提出均衡人工智能的地域差异,加强与绿色技术的融合创新以及促进就业质量智能化提升等建议,为实现就业目标提供新思路.

    人工智能就业质量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双向固定

    绿色金融政策能否提升城市生态韧性——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试验

    胡超凡陈柳钦谢捷
    3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金融作为强化生态韧性的重要金融工具,其政策在推动城市生态韧性快速发展中的角色备受瞩目.本文选取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作为实验对象,借助 2010-2022 年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深入探究了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生态韧性的实际影响及其运作机理.结果显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推行对城市生态韧性有着显著提升作用,特别是在增强生态韧性方面成效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该试验区通过优化绿色创新效率,对城市生态韧性的提升产生了间接的正面效应.此外,根据异质性分析,政策对城市生态韧性的积极影响在不同区位和规模的城市中存在差异,中西部城市、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中心城市的表现尤为突出.强化绿色金融工具的精准导向性,构建动态反馈评价体系,并加强多主体协同治理,是推动绿色转型与提升生态韧性的有效策略.

    绿色金融政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城市生态韧性绿色创新效率

    《海南金融》版权及投稿声明

    《海南金融》编辑部
    50页

    碳信用市场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实践启示

    肖丹然黄森燊钟贤谦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信用市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24 年 1 月 22 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新启动,我国将构建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双轮驱动"的格局,但在碳信用市场的探索过程中,我国碳信用市场存在政策框架有待完善、方法学有待扩展、监测、报告和核查系统有待改进等问题.国外通过明确高质量碳信用的国际原则及认定标准、健全碳信用核查、核证方式及管理机制以及完善碳信用市场运作模式等,在碳信用市场的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碳信用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碳信用市场和国际碳信用市场接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未来我国应丰富碳信用产品交易类型、建设统一碳信用市场、扩展碳信用国际交易机制、提高碳信用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等政策建议.

    碳信用市场实践探索经验借鉴

    数字化转型对银行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中国3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

    陈茂王爱民
    6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 32 家上市商业银行 2011-2021 年数据,检验数字化转型对银行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助推银行企业价值的提升,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水平高的银行和非国有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价值创造效应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改善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银行竞争力,提高银行盈利能力,进而提升银行企业价值.调节效应检验表明,银行主动风险承担、市场关注度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均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银行被动风险承担则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资本充足率银行竞争力盈利能力风险承担市场关注度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海南金融》征稿启事

    《海南金融》编辑部
    74页

    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

    陈波王肇桓
    7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金融能够从促进新质生产要素结合、促进企业原始创新发展、帮助企业分担风险和帮助创新产品销售等环节加速国家创新体系完善,不断赋能新质生产力.金融原始的功能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但经济很容易走向过度金融化.我国要进行金融制度改革和机制调整,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建立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鼓励、规范和引导资本市场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推动新质生产力螺旋式发展.

    金融新质生产力创新新型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