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南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南金融
海南金融

肖毅

月刊

1003-9031

hnfinance@163.com

0898-68562931 68562935

570105

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83号琼泰大厦28层

海南金融/Journal Hainan Financ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海南省金融学会主办的,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直接管理的、海南省唯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金融理论月刊。《海南金融》以立足海南、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广大作者、读者的服务为办刊宗旨,为各类金融机构、企业和广大读者透析金融热点、探索金融改革、传播金融政策、促进信息交流。我们将努力使《海南金融》成为海南金融机构对外宣传的窗口、国内外金融行业间沟通的桥梁、企业融资的顾问和广大作者、读者朋友学习金融知识的园地和理财的帮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梁多佳
    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严重.数字普惠金融能降低金融门槛,优化资源配置,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 2011-2020 年全国各省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普惠金融对于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另外,我国普惠金融指标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作用具有地域差异性,尤其是东、中部地区之间的负向效应更加显著.最终,以上述实证结果为依据,提出增加对乡村地区的贷款投资、提升"数字普惠"的服务能力及层次、促进数字化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有效融合和互补的对策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地区差异精准扶贫数字化三农

    征稿启事

    13,22页

    论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离岸金融的法律完善

    王清粤常健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离岸金融有利于推动资本的国际化流动和优化配置,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囿于离岸金融有关法律滞后无法满足离岸金融复杂性的现实需求,海南自贸港离岸金融发展裹足不前.海南自由贸易港有必要通过离岸金融立法的引导,用足用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立法权完善离岸金融立法,完善离岸金融市场准入、经营和退出环节的规则设计.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离岸金融应在坚持离岸在岸相分离的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统一协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离岸金融监管体系,加强离岸金融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离岸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为发展离岸金融构筑良好的法律环境.

    海南自由贸易港离岸金融法律完善监管保障

    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路径的思考

    李贤俊杨涛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风险防控是事关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得失的关键变量,作为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工具,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要切实发挥好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金融安全网、经济稳定器、资源调配器、跨境资金链"作用.海南省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面临不良资产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海南自贸港资产价值历史性重估、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素需求旺盛、不良资产市场对外资深化开放四大历史机遇,存在省内不良资产交易不够活跃、资金来源渠道不够丰富、配套政策制度不够健全、资产处置难度不断加大等问题,需要以平台化赋能、基金化运作、投行化思维、数字化转型方式发展,高质量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海南自贸港发展路径

    气候变化对金融体系的传导机理分析

    徐睿哲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风险是目前金融体系所面临的最为严峻、最难以控制的风险之一,其因隐蔽性、间接性和滞后性等特点,以及人们对其认知上的局限,长期以来被金融体系忽视.本文从供给侧、需求侧角度梳理了气候变化对于经济体系的冲击,并通过家庭、企业、行业等微观渠道传导至金融行业,从而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影响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结合后疫情时代我国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业特征和发展现状,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类型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提升银行业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发挥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纽带作用,更好地服务和支撑实体经济领域的发展,为建设金融强国提供助力.

    气候风险经济体系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高质量发展金融强国

    国际碳减排黄金标准的模式、经验及启示

    高瑞陈浩
    41-5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制度支撑.我国国家核证减排机制(CCER)重启在即,处于较初级的阶段,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完善.其中,黄金标准(GS)碳减排机制已在全球多个区域得到广泛运用,无论是签发量还是注销量均名列前茅.本文着重分析国际碳减排机制黄金标准的模式与经验,并结合其应用模式以及减排机制,对我国未来碳减排机制的发展提出建议.

    碳市场自愿减排机制国际碳减排碳减排量机制衔接黄金标准

    数字人民币在数据资产交易中的应用研究

    施志晖叶育彤陆岷峰
    5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货币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人民币(DCEP)在数据资产交易领域的应用和风险管理已成为金融工程的重要研究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数字货币的特性、在电子支付领域的应用,以及在数据资产交易中的角色和潜力.重点关注数字人民币在数据资产交易中的应用模式、效率和相关风险,并提出了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研究发现,数字人民币显著提升了数据资产交易的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增强了安全性和透明度.然而,数字人民币在此领域也面临市场、操作和信用等多种风险.为此,本文从技术创新、法规制定、市场监管、风险教育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数据资产交易中的健康发展.

    数字人民币数据资产交易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电子支付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及其构想研究

    刘丹丹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取得了空前发展,其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也日趋加深.2020 年,为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健康发展,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正式确立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2022 年 3 月,中信金融控股公司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成为我国首批持牌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自此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重要形式正式进入金融监管主体名库.长久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资本充足率等经营风险,对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则较少论述.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开展消保工作的必要性,并就现行制度下,如何从公司治理层面规范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行构想.

    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消费者公司治理金融监管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权利归属与制度构建

    聂洪涛陈怡帆
    7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在创作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以自然人创作为主导的传统作品的产生方式提出了新考验,引起人们对《著作权法》关于作品认定的重新讨论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权利归属的争议.为激励艺术创作和鼓励文化事业发展,应承认满足一定条件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的可著作权性地位.借鉴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创作域外知识产权立法的相关经验,通过分析英国、美国和欧盟关于人工智能生成物可版权性的法律实践,对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制度构建提出合理建议.即为平衡各方利益主体需求,立法应当明晰著作权保护的权利客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同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行使进行必要限制,鼓励对机器创作的合理使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版权性思想与表达二分法著作权合理使用权利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