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南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南金融
海南金融

肖毅

月刊

1003-9031

hnfinance@163.com

0898-68562931 68562935

570105

海南省海口市滨海大道83号琼泰大厦28层

海南金融/Journal Hainan Financ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海南省金融学会主办的,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直接管理的、海南省唯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金融理论月刊。《海南金融》以立足海南、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广大作者、读者的服务为办刊宗旨,为各类金融机构、企业和广大读者透析金融热点、探索金融改革、传播金融政策、促进信息交流。我们将努力使《海南金融》成为海南金融机构对外宣传的窗口、国内外金融行业间沟通的桥梁、企业融资的顾问和广大作者、读者朋友学习金融知识的园地和理财的帮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权·体系·模式: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逻辑分析

    林梦笑于洋
    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框架下,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有别于普通商品,其核心是实现全民经济权益、生态权益和社会权益的综合提升.清晰多元的产权机制、五级宏观市场体系、三圈层中观交易架构、微观要素与市场模式等,形成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整体市场逻辑.在科学的产权制度下,交易不是消耗,而是促进保护.价值导向、市场规则、市场主体、市场客体、交易路径、技术支撑等不同的市场要素相互组合,形成了多样化的交易模式,而跨区域的交易平台与模式契合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特质,具有广阔的前景.

    海洋产业生态产品产权机制市场体系市场模式所有者权益

    碳金融协同监管的法律构造

    胡宇婷康京涛
    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金融市场能否稳健运行攸关"双碳"目标实现.当前我国碳金融监管的制度框架不能满足碳市场现实需要,存在监管主体架构不合理、监管规范间衔接不适、监管工具选择单一、履约责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我国碳金融监管应以共同责任、绿色环保、风险预防与发展并行为法律原则,建立碳金融协同监管体制.监管主体方面,成立碳金融监管委员会,明确监管主体的职责、权限,构建协同高效的监管组织.监管规范方面,协调碳金融规范与政策、法律之间的关系,扩大监管覆盖面.监管工具方面,增强监管工具协同度,协同运用命令控制型手段与激励性监管手段.

    碳金融协同监管金融监管监管体制低碳经济监管创新

    人工智能的社会作用及产业发展的经济法保障

    赵星宇
    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潮,其在提升社会生产力,变革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社会各领域带来冲击.经济法是社会利益本位之法,与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其本身是为解决技术突破所导致的各类经济与社会问题而生.目前国际高新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纷纷出台各类政策以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运用经济法鼓励、促进型规范予以我国人工智能资源支持.在促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同时,应当合理应用经济法限制、禁止型规范,回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可能导致的社会伦理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经济保障技术革命经济法学社会变革

    从"要我做市"向"我要做市"转变:债券做市商机制探析

    陈天翔叶美林钮锴
    3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经验看,做市商机制对活跃和稳定市场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经历了不断改革和发展,做市商制度也在不断健全和优化,但仍有进一步完善空间.本文首先介绍了债券做市商机制的基本概念,介绍了美国和欧盟债券市场做市商机制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具做市商类型、监管体系及特征.接着,回顾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演变历程,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做市商成员风险偏好较为同质化,交易结构较为扁平化,考核激励机制不充分,做市商的风险对冲工具不够丰富以及电子交易平台发展尚未成熟等.针对我国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进一步推动做市机制分层,提高做市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丰富做市商内部层次,推动做市业务多样化;三是优化做市业务规则,提高市场效率;四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推动承销做市一体化;五是探索托管业务的体系创新,拓展做市商业模式;六是增加做市避险工具,满足风险管理需求,从而激发做市动力,鼓励做市商从"要我做市"向"我要做市"转变,促进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债券市场做市商电子交易银行间市场做市商分层一级做市商

    我国保险资金国际化配置状况及风险分析

    周华林郭金龙
    5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2022年底全国保险资金运用规模达25.05万亿元,保险业汇聚了多种独特优势资金,在长期低利率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保险资金国际化配置需求日益增强.自2004年以来,我国逐渐放开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限制,在制度上和政策上保障、支持、鼓励保险资金全球化配置.但我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比例较低,投资地域集中度和产品集中度较高,投资方式较为单一,投资能力不足、资金配置不充分与其他成熟市场的差距较大,同时也面临外汇管制等政策障碍.我国可通过扩充保险资金来源、构建人才工程项目、拓展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和渠道、建立和完善国际化风险管理体系等方式,为保险资金国际化配置提供充分支持.

    风险管理保险资金国际化配置境外投资低利率环境不动产

    ESG信息披露制度的法经济学反思与重构——基于政府与市场的法律边际分析

    曹汝薇
    7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ESG是关注企业履行环境、社会和治理责任的投资理念及评价体系,对企业良善经营和市场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信息披露制度是我国证券监管制度核心,我国现行以自愿披露为主的ESG信息披露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信息供给不足,披露质量良莠不齐,借助ESG报告实施"漂绿"等问题.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当市场失灵时,需从社会利益出发,妥善处置政府与市场关系,消解公平与效率两难.具体设计而言,应结合域内外ESG信息披露制度实践与我国金融治理之现状,从法律上明确重大性信息强制披露原则,采取"遵守或解释"的监管路径,引入第三方独立鉴证机制,在明晰政府干预ESG投资市场的法律边际基础上,完善法律责任和软法责任相结合的责任体系.

    ESG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