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交通科技
湖南交通科技

陈菁

季刊

1008-844X

hnjtkjbjb@163.com

0731-85221554

410015

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472号

湖南交通科技/Journal Hun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学术性和实用性是湖南省一级期刊。主要刊登我省乃至全国道路、桥梁、地方铁路、汽车、船舶、港口、筑路机械等方面的科技论文、实用技术、科研成果、交通管理方面的好经验、重点工程的技术总结、运输市场的新情况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外交通方面的选进技术、信息资料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数据计算地基土的物性参数

    胡富贵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地基土体的物性参数与触探数据之间的关系,依托湖南某高速公路工程,对地基土表面施加不同等级的压力(0、20、40、60、80 kPa),固结7 d后进行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和孔压消散试验;同时,取不同压力作用后的土体进行室内固结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和渗透试验.得到了不同固结压力下地基土体孔压触探参数以及孔压消散的变化规律,通过拟合建立了该地基土的压缩模量Es25-50、压缩指数Cc、回弹指数Cs、不排水抗剪强度Cu、渗透系数等物性参数与修正锥尖阻力qt之间的经验公式.

    孔压静力触探物性参数压缩模量压缩指数回弹指数不排水抗剪强度

    硫酸盐侵蚀作用下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固化软土的耐久性研究

    陈珊玲章本本贺敏梁斌...
    8-1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在软土固化领域的资源化利用,对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固化软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系列室内试验,研究了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固化软土在硫酸盐浸泡环境下不同龄期的表观形貌、质量变化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并与水泥固化软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水泥固化软土,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固化土表观完整性较好,试样质量变化不大;在相同浸泡龄期下,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固化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显著高于水泥固化软土.另外,随着浸泡龄期增加,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固化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降低,而水泥固化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增后减.

    软土固化硫酸盐侵蚀碱激发矿渣-粉煤灰耐久性

    不同相容剂掺量下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评价

    肖凤邓星鹤
    12-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相容剂掺入量(占基质沥青质量百分比)为0、1%、2%、3%和5%的SBS改性沥青进行高温分级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研究了不同相容剂掺量下改性沥青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蠕变恢复率R以及对应的应力敏感性Jnr-diff和Rdiff,并对比分析了其基于MSCR试验的高温性能分级与PG高温分级.结果表明:随着相容剂掺量增加,改性沥青的Jnr、Jnr-diff和Rdiff呈现先慢后快的增大趋势,R呈现先慢后快的减小趋势.当相容剂掺量>2%时,Jnr、Jnr-diff和Rdiff出现明显增长,R出现明显减小趋势,即相容剂掺量>2%时,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会大幅度降低.对不同相容剂制备的改性沥青进行PG高温分级试验和基于MSCR试验的高温性能分级还需进一步验证.

    高温性能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不可恢复蠕变柔量改性沥青

    水泥改良高液限红黏土力学性能及微观机制研究

    龚锦林卓斌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水泥改良高液限红黏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不同水泥掺量、初始含水率、养护时间和干湿循环次数下水泥改良高液限红黏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系统研究了各因素对高液限红黏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SEM分析揭示其改良机理.研究表明,水泥可显著提高高液限红黏土无侧限抗压强度,8%水泥改良高液限红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原状高液限红黏土的5.69倍;改良高液限红黏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含水率呈负相关,与养护时间呈正相关,且水泥含量越高,相同养护时间下改良高液限红黏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改良高液限红黏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小,水泥含量越高,改良高液限红黏土抵抗干湿循环作用的能力越强;水泥主要通过水化反应生成具有胶凝作用的水化硅酸钙(C-S-H),使红黏土颗粒胶结成大的团聚体,并填充红黏土的微观孔隙以达到增强其力学性能效果.

    路基干湿循环改良高液限红黏土力学性能

    不同咪唑啉再生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汪萍安昶余致力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估有机再生剂咪唑啉对老化沥青和含再生沥青的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选用菜籽咪唑啉和油酸咪唑啉作再生剂,制备改性老化沥青.根据针入度、软化点和动态黏度试验,确定2种咪唑啉的最佳掺量.在此基础上,用最佳掺量的咪唑啉改性基质沥青和聚合物沥青,并对比分析2种改性沥青性能.进一步研究了咪唑啉对含再生沥青的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菜籽咪唑啉和油酸咪唑啉在沥青中最佳掺量为2%,咪唑啉掺入老化沥青中,可使其针入度增加,软化点和黏度降低,对老化后的黏结料具有软化作用;含咪唑啉和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抗低温裂缝和永久变形能力,证明咪唑啉可以用作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剂.

    再生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咪唑啉再生剂

    潜固化剂对双组分聚氨酯注浆材料潮湿裂缝黏接效果的影响

    梁皓宋小金谢忠杰樊亮...
    29-3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潜固化剂在潮湿条件下对双组分聚氨酯注浆材料裂缝黏接能力的改善效果,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与冻融劈裂试验,对经注浆材料修补后的组合结构试件和完整结构试件进行了相关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潜固化剂掺量为2%~3%时,双组分聚氨酯注浆使潮湿裂缝界面的黏接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聚氨酯注浆潜固化剂无侧限抗压冻融劈裂裂缝黏接效果

    玄武岩纤维长度对SMA-13各项性能的影响研究

    彭建湘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玄武岩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沥青路面中使用可有效提升路面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选用3、6、9、12 mm 4种长度的玄武岩纤维掺入SMA-13沥青混合料中,并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SCB半圆弯拉试验探究纤维长度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抗裂性能,且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抗裂性能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含有9 mm长度玄武岩纤维的SMA-13可以取得最佳的高低温性能及抗裂性能.

    玄武岩纤维SMA-13路用性能抗裂性能

    "橡胶沥青+Domix"双复合改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试验研究

    姚童刚范海军杨梦谢祥根...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南省长益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试验段为依托,研究了旧橡胶沥青双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再生剂和温拌剂的选型及添加比例、新添加沥青混合料的选型、新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等,并进行了"橡胶沥青+Domix"双复合改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试验段铺筑,结合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验证了该橡胶双复合改性沥青路面的性能.

    橡胶沥青复合改性外掺剂就地热再生配合比设计

    掺外加剂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研究

    孙波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面过早出现裂缝从而降低道路使用寿命的问题,着重研究了通过添加外加剂(橡胶粉和丙烯酸纤维)提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在保持其刚度的同时提高其抗疲劳性能.在不同的温度下(0℃、10℃、20℃、30℃、40℃)对各类混合料进行了水稳定性、车辙、劲度模量、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粉和纤维提高了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且对水稳定性能影响并不显著;橡胶粉提高了混合料的劲度模量,而纤维降低了其劲度模量;在高应变水平下,橡胶粉降低了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这些外加剂可以提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从而提高其服役性能.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外加剂刚度车辙疲劳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料关键制备参数及路用性能研究

    闵伟春俞晓丽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冷补料存在的强度、黏结缺陷,对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料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探究了环氧乳液用量、用水量、矿粉用量、拌和顺序、成型方法、养生温度等关键制备参数的影响,得出了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料的最佳制备参数.对比研究了不同环氧乳液掺入量下冷补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结果表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随环氧乳液掺入量的增加而提高;掺入量为20%时,低温抗裂性达到最高值.

    冷补料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制备参数路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