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农业科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农业科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张新友

月刊

1004-3268

hnnykx@163.com

0371-65739041

450002

郑州市农业路1号

河南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等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权威性农业科技期刊。全国农业核心期刊,河南省优秀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还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相当多的文章被英国CAB、美国AGRIS收录。本刊自1972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立足河南、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重点报道全省农业科技界的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已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与特色,深受农村干部、广大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农民朋友喜爱。主要栏目有:作物栽培、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树、蔬菜,畜牧兽医,水产,特种种植与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新品种、新技术、产品等。本刊信息量大,发行范围广,已成为省内外农资企业、科研院所发布广告信息的重要媒体,广大读者获取技术信息、经济信息的主要渠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玉米花粉高温胁迫相关miRNA的筛选及其靶基因分析

    李川张盼盼张美微牛军...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耐热玉米品种郑单958、低耐热玉米品种先玉335为材料,以正常生长条件为对照,在花期进行高温胁迫,通过miRNA高通量测序筛选玉米花粉中的差异表达miRNA,然后预测其靶基因,并对靶基因的本体特征和代谢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到818个miRNA前体序列。在郑单958高温胁迫花粉与对照花粉对比组(HT958 vs CK958)中共筛选到19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序列,其中15个miRNA序列上调表达,4个下调表达,3个miRNA序列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这19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共获得了503个基因转录本,其富集较多的GO生物学过程条目分别为转录调控DNA-模板、微管生物学过程、磷酸化作用、RNA聚合酶Ⅱ正向调控转录过程、甲基化作用等,KEGG富集较显著的代谢通路分别是谷胱甘肽代谢、碳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糖酵解/糖异生、叶酸生物合成等。在先玉335高温胁迫花粉与对照花粉对比组(HT335 vs CK335)中共筛选到15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序列,其中7个miRNA序列上调表达,8个下调表达,1个miRNA序列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对这15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共获得了454个基因转录本,其富集较多的GO生物学过程条目分别为转录调控DNA-模板、磷酸化作用、蛋白质磷酸化作用、蛋白质水解、DNA修复等,富集较显著的KEGG代谢通路分别是其他多糖降解、亚油酸代谢、代谢通路、硫胺素代谢、内质网内蛋白质加工过程等。在郑单958高温胁迫花粉与先玉335高温胁迫花粉对比组(HT985 vs HT335)中共筛选到85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序列,其中35个miRNA序列为上调表达,50个为下调表达,24个miRNA序列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对这85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共获得了2286个基因转录本,其富集较多的GO生物学过程条目分别为转录调控DNA-模板、磷酸化作用、蛋白质磷酸化、蛋白质水解、跨膜转运等,富集较显著的代谢通路分别是鞘脂类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其他多糖降解、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及甲硫氨酸代谢等。在HT958 vs CK958与HT335 vs CK335对比组中共筛选到94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序列,其中(预测全新)PC-3p-10069_1143、(预测全新)PC-3p-18335_646、(玉米)zma-miR164f-5p等28个miRNA序列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对这94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共获得了4569个基因转录本,其富集较多的GO生物学过程条目分别为转录调控DNA-模板、磷酸化作用、蛋白质磷酸化、蛋白质转运、蛋白质水解等,其富集较显著的KEGG代谢通路分别是内质网内蛋白质加工过程、真核生物核糖体生物合成、剪接体、鞘脂类代谢、内吞作用等。

    玉米花粉花期高温胁迫miRNA测序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

    不同播期温光条件对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樊一凡张艳艳王艺媚李俊周...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豫南稻区籼稻高产优质的温光条件,采用大田试验,以3个籼稻品种(兆优5431、中浙优8号和Y两优900)为试验材料,连续2a研究不同播期[4月15日(T1)、4月30日(T2)、5月15日(T3)、5月30日(T4)和6月14日(T5)]下籼稻抽穗至成熟的积温、累积光照时间、累积光照强度和产量及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品质,并进行不同播期下温光因子对籼稻稻米品质影响的冗余分析(RDA),通过温光因子的解释率找出影响豫南稻区稻米品质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3个籼稻品种的产量、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 a均表现为T2处理产量最高,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T5处理产量和品质表现最差。其中,2019年T2处理产量较T5处理提高129。4%,整精米率提高32。1%,垩白度、垩白粒率分别降低69。8%、69。9%,直链淀粉含量降低13。7%;2020年T2处理产量较T5处理提高271。0%,整精米率提高83。9%,垩白度、垩白粒率分别降低85。2%、77。6%,直链淀粉含量降低19。2%。稻米蛋白质含量则是T3处理最高,2019年和2020年T3处理较T5处理分别提高13。6%和20。0%。T2与T3处理间各品质指标差异均不显著。2 a产量均以T2处理下Y两优900最高,且其品质较好。3个品种抽穗到成熟阶段的积温、累积光照时间、累积光照强度均随着播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其中Y两优900的积温和累积光照时间下降幅度最大,兆优5431和中浙优8号下降幅度相当。RDA和解释率分析发现,水稻抽穗至成熟阶段的温光因子是造成稻米品质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抽穗后10~20 d的累积光照时间是影响稻米品质的最主要生态因子。综上,豫南稻区籼稻以4月30日播种产量最高,且品质较好。

    水稻播期温光条件产量品质

    叶面喷施镁对紫米产质量、花青素及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杜雪丽柯璐瑶柳展代明珠...
    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紫米滇香紫1号为材料,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叶面喷施蒸馏水(CK)、2%MgO(MgⅠ)、3%MgO(MgⅡ),分析不同处理紫米产量、品质、花青素含量及差异代谢物,初步剖析镁影响花青素含量的机制,以期为优化紫米栽培措施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镁能显著提高紫米结实率、千粒质量、产量、整精米率及花青素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O-葡萄糖苷含量。与CK相比,MgⅠ、MgⅡ处理紫米产量分别提高了10。0%和15。8%,整精米率分别提高了6。9%和5。2%,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分别增加了28。9%和23。5%,芍药素-3-O-葡萄糖苷含量分别增加了28。5%和27。6%。在紫米中鉴定到182个代谢物,MgⅠ、MgⅡ处理共有42个代谢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包括有机酸15个、苯型烃类3个、氨基酸类4个、脂类3个、核苷酸类3个、有机杂环类7个和其他代谢物7个,其中,MgⅠ、MgⅡ处理分别有25、16个代谢物含量显著提高;MgⅠ、MgⅡ处理显著影响氨基酸和核苷酸类代谢通路,并提高了花青素合成前体苯丙氨酸的含量。但增加喷镁量对紫米产量、品质均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推荐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2%MgO,既能够显著提高紫米的产量、品质,又能提高花青素含量。

    紫米产量品质花青素差异代谢物

    内地棉区优势棉花资源评价及其在新疆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唐中杰谢德意于跃波房卫平...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综合利用内地棉区棉花资源,破解新疆棉花遗传基础狭窄、同质化严重等育种瓶颈难题,更好地培育适合新疆全程机械化的高产稳产棉花新品种,以160份内地棉区棉花资源为材料,在新疆库尔勒进行生物学性状鉴定,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指导新疆棉花育种亲本选配、系统选育,并应用GGE双标图对后代品系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内地棉区棉花资源在新疆种植表现有地域性差异,来源地与新疆试点维度相近的生态区棉花资源有较好的适应性,其灰色聚类评估分也相应偏高。其中,78份优势棉花资源遗传变异丰富,在欧氏距离11。486处可划分为四大类群,以黄河流域棉区资源为主的第Ⅲ类群整体表现最好,可以作为新疆利用内地棉花资源的特征类群。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主成分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最大,是与丰产性相关的综合因子,是综合衡量棉花资源优劣的依据。依据GGE双标图对以内地优势棉花资源为亲本的16个后代品系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评价,优选出既高产又稳产的目标棉花品系M5。

    棉花内地棉区种质资源评价新疆育种

    保水剂对豫西南半湿润区雪茄烟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马宇王硕立赵曦侯冰清...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不同用量保水剂在豫西南雪茄烟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在半湿润区种植雪茄烟、提高国产雪茄原料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以雪茄烟品种哈伯纳斯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用量保水剂(CK:0 g/株;T1:2 g/株;T2:4 g/株;T3:6 g/株)对雪茄烟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够显著提升耕层土壤体积含水率,降低土壤电导率,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施用保水剂增加了雪茄烟的株高、茎围、叶片数,促进烟叶开片,提高烟株干物质积累量,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更有利于改善烟株农艺性状,促进干物质积累。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烟株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保水剂的施用能提高雪茄烟氮素积累总量,与CK相比,各处理提高7。69%~44。65%,同时也使烟叶氮素积累分配占比提高2。46%~13。47%。施用保水剂使雪茄烟株氮肥吸收效率提高8。27%~30。45%。综上,施用保水剂可以改善雪茄烟田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缓解半湿润区种植雪茄烟土壤水分不足时的不利影响,提高雪茄烟干物质积累及氮肥吸收效率。在豫西南种植雪茄烟时,保水剂施用量为4g/株时效果最优。

    雪茄烟保水剂土壤理化性质生长发育氮素

    商品有机肥对砂质潮土理化性状、冬小麦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徐春燕张倩王雅娴王红雨...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适宜砂质潮土地力提升和作物增产的商品有机肥,于2021-2022年在河南省新乡县开展冬小麦田间试验,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不同商品有机肥(含炭有机无机复混肥、含菌复合肥、含菌有机肥、含炭有机肥、腐植酸有机肥)对砂质潮土理化性状、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商品有机肥施用可实现冬小麦显著增产24。6%~49。7%,其中施用含炭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含炭有机肥分别增产49。7%、43。8%。施用含炭有机无机复混肥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分别显著提高44。6%、43。1%、54。4%,施用含炭有机肥分别显著提高24。8%、33。5%、45。5%。施用商品有机肥可降低0~10 cm土壤容重,同时含炭有机无机复混肥、含菌复合肥、含炭有机肥、腐植酸有机肥分别显著提高砂质潮土有机碳和速效钾含量33。1%~44。8%、10。8%~16。7%。此外,含炭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含炭有机肥施用还能提高>0。25 mm土壤团聚体占比,显著提高土壤α-葡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β-木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磷酸酯酶活性。以上表明,含炭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含炭有机肥通过降低0~10 cm土壤容重,促进土壤大团聚体形成,提高有机碳、速效钾含量及土壤胞外酶活性,实现冬小麦产量及养分积累量的提高,是适用于砂质潮土的商品有机肥。

    砂质潮土商品有机肥冬小麦产量土壤理化性状

    甘薯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刘亚军王文静李敏胡启国...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甘薯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甘薯-小麦连作3a地块为研究对象,设置甘薯-小麦连作(SWS)、甘薯-小麦/甘薯-油菜轮作(SWR)、甘薯-小麦/玉米-小麦轮作(SWC)、甘薯-小麦/花生-小麦轮作(SWP)4个处理,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0~20 cm、20~40 cm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转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与SWS处理相比,SWR、SWC、SWP处理能够提高0~20、20~40 cm土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ROC)、微生物量碳(MBC)含量以及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整体上提升了0~20、20~40 cm土壤POC、DOC、ROC及MBC占比。不同轮作处理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碳转化酶活性差异也较明显。0~20 cm土层,SWC处理ROC含量较SWR、SWP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79%、7。56%,蔗糖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7。20%、8。71%;SWR处理DOC含量较SWP处理显著提高5。67%;SWP处理MBC含量较SWR、SWC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93%、10。35%,过氧化物酶活性较SWR、SWC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1。89%、7。02%。20~40 cm土层,SWC处理POC、ROC含量及蔗糖酶活性较SWP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07%、5。42%、9。48%,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较SWR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93、7。14%;SWR处理DOC含量及蔗糖酶活性较SWP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93%、5。65%;SWP处理MBC含量较SWC处理显著提高7。56%,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较SWR处理分别显著提高5。56%、12。3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与碳转化酶活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综上,甘薯不同轮作模式均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和碳转化酶活性。其中,SWC(甘薯-小麦/玉米-小麦轮作)、SWP(甘薯-小麦/花生-小麦轮作)处理表现明显优于SWR(甘薯-小麦/甘薯-油菜轮作)处理。

    甘薯轮作有机碳酶活性

    贵州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赵鑫陈栋郭冠廷吴娇娇...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贵州石漠化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以贵州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原位埋管培养试验研究花椒林地内苔藓结皮、藻-藓混生结皮和裸地(无结皮)3种不同类型土壤无机氮库与氮矿化速率的季节动态特征。结果表明,3种类型土壤的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且苔藓结皮在秋、春和夏季铵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混生结皮和裸地,分别为混生结皮的1。64、1。69、1。94倍,分别为裸地的3。36、3。43、4。83倍;混生和苔藓结皮硝态氮含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且苔藓结皮硝态氮含量在冬、春和夏季显著高于裸地,分别为裸地的3。57、4。04、4。81倍;无机氮含量在不同类型土壤同一季节中及同一类型土壤不同季节中的变化规律与硝态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3种类型土壤的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均表现为冬季最低。苔藓结皮夏季净氨化速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类型土壤,分别为混生结皮和裸地的1。90、6。08倍;春、夏两季净硝化速率均显著高于裸地,分别为裸地的4。09、3。18倍;净氮矿化速率则在春季和夏季显著高于混生结皮和裸地。土壤温度和湿度分别是秋冬季和春夏季土壤氮矿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综上,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发育可以有效地促进氮矿化过程,是影响该区域氮循环的重要生物因素之一。

    生物土壤结皮氮矿化氮矿化速率季节动态变化土壤温度和湿度石漠化地区

    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在肥料总氮测定中的比较

    贾斌尚丽君潘洁孙红梅...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不同类型肥料总氮含量的适用性,选用20种不同类型的含氮肥料和4种标准品作为试验对象,分别采用杜马斯燃烧法和凯氏定氮法进行总氮含量测定,并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相关性及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测定不含硝态氮肥料时,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杜马斯燃烧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更高;在测定含硝态氮肥料时,2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显著,杜马斯燃烧法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实含量,且重复性良好,凯氏定氮法的测定值偏低,且重复性较差;对于氮含量较高的尿素氮肥,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精密度略高于杜马斯燃烧法。结合环境友好度、工作效率、试验成本及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因素,杜马斯燃烧法更适用于肥料总氮含量的测定。

    肥料总氮含量硝态氮杜马斯燃烧法凯氏定氮法

    玉米纹枯病菌中新减毒病毒RsHV4的特征研究

    王鹏李笃花张绍辉杨孟宁...
    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寻找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中新的弱毒病毒,为玉米纹枯病提供新的生物防治资源。采用dsRNA技术从玉米纹枯病菌菌株ZYFG11中发现一种新的病毒RsHV4(Rhizoctonia solani hypovirus 4),通过基因组克隆、系统发育分析、菌株生长特性测定及致病性测定等试验,对新病毒RsHV4的分类地位、减毒活性等生物学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RsHV4的基因组全长为18702 nt,编码一个含5540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Polyprotein);系统发育分析显示,RsHV4与减毒病毒科(Hypoviridae)θ-减毒病毒属(Thetahypovirus)病毒聚为一支,其编码的蛋白质与该属的Sclerotium rolfsii hypovirus 1编码的蛋白质同源性最高,为59。46%;立枯丝核菌正常菌株JSJH6与含毒菌株ZYFG11的菌丝生长速度分别为0。50 cm/d和0。41 cm/d,菌核大量形成的时间分别为培养5d和7d,培养10d时50颗最大菌核的总质量分别为0。27 g和0。11 g,显示含毒菌株ZYFG11的菌丝生长速度减慢、菌核形成时间延迟、菌核体积和质量变小;接种到玉米植株2周后,接种含毒菌株ZYFG11的玉米植株第2叶鞘病斑面积占30%、第3叶鞘病斑面积占10%,接种无毒菌株JSJH6的植株第2叶鞘和第3叶鞘病斑面积达100%,说明含毒菌株ZYFG11的致病力显著降低。综上,在玉米纹枯病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减毒病毒RsHV4,能够影响寄主真菌的生物学特征和致病力,为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提供了潜在的病毒资源。

    立枯丝核菌真菌病毒减毒病毒科立枯丝核菌减毒病毒4致病力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