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农业科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农业科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张新友

月刊

1004-3268

hnnykx@163.com

0371-65739041

450002

郑州市农业路1号

河南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等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权威性农业科技期刊。全国农业核心期刊,河南省优秀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还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相当多的文章被英国CAB、美国AGRIS收录。本刊自1972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立足河南、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重点报道全省农业科技界的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已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与特色,深受农村干部、广大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农民朋友喜爱。主要栏目有:作物栽培、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树、蔬菜,畜牧兽医,水产,特种种植与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新品种、新技术、产品等。本刊信息量大,发行范围广,已成为省内外农资企业、科研院所发布广告信息的重要媒体,广大读者获取技术信息、经济信息的主要渠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南省花生青枯病菌的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桑素玲王振宇李绍建范腕腕...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河南省花生青枯病的病原菌分类属性,对采自河南省内不同市的30个青枯病菌株在16S rDNA序列、碳水化合物利用、致病性、演化型及序列变种等方面进行了鉴定。30个青枯病菌株的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引起河南花生青枯病的病原为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所有青枯病菌株可侵染茄子、辣椒、马铃薯、烟草和番茄,但不侵染姜,属于生理小种1号;根据能否利用3种双糖和3种己醇的能力,可将其中4个菌株归于生化型Ⅱ,10个菌株归于生化型Ⅲ,16个菌株归于生化型Ⅴ;所有青枯病菌株均能用多重PCR扩增得到144 bp演化型Ⅰ特异条带和280 bp茄科雷尔氏菌特异条带,表明青枯病原菌均属于茄科雷尔氏菌演化型Ⅰ,即亚洲组13;利用egl基因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表明,来自河南的30个菌株与Gx525、Ah-XnJn-12-6、HA2-1聚为一支,属于序列变种14。

    花生青枯病茄科雷尔氏菌生理小种生化型演化型序列变种

    欧洲葡萄NF-YB3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崔小月尚泓泉吕中伟娄玉穗...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VvNF-YB3基因在葡萄生长发育和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以无核白为试材,克隆得到了VvNF-YB3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为624 bp,编码207个氨基酸,蛋白质等电点6。31,不稳定指数27。66,总平均疏水指数-0。738,为一酸性、稳定的亲水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VvNF-YB3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含有1个内含子,编码蛋白质存在1个CBFD_NFYB_HMF结构域,与河岸葡萄NF-YB3相似性最高。VvNF-YB3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占比较高,三级结构为单体的螺旋-卷曲-螺旋,启动子中包含响应激素和胁迫的多个顺式作用元件。VvNF-YB3基因在葡萄的叶片、卷须、花、幼果和茎中均表达,且在成熟的叶片中表达量最高。PEG模拟的干旱、低温和高温胁迫均可影响VvNF-YB3基因的表达,VvNF-YB3为一胁迫响应基因。VvNF-YB3的互作蛋白大多是核因子Y家族的亚基,ERF、bHLH、ARF等27个转录因子可能调控VvNF-YB3基因的表达。由此推测,VvNF-YB3基因可能通过受到上游转录因子的调控并与其他NF-Y蛋白互作响应各种环境胁迫。

    葡萄NF-YB3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

    基于色彩参数和高光谱参数估测风箱果属植物叶片色素含量

    李丹阳魏进华
    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快速、无损检测3种(品种)不同色系风箱果叶片色素含量及光合性能,在生长季内分别测定3种试材不同叶位叶片的色素含量、色彩参数、高光谱反射率,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叶片色素含量估算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风箱果、金叶风箱果叶片光谱反射特性相似,紫叶风箱果在绿光峰值及近红外光处区别于前两者,三者光谱反射率表现为金叶风箱果>风箱果>紫叶风箱果。基于偏最小二乘构建的色素估算模型精度最高,其中,叶片色彩参数与风箱果总叶绿素、花色素苷及紫叶风箱果花色素苷含量建模和检验R2均在0。68以上,最高为0。89;高光谱参数与风箱果及金叶风箱果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建模R2均在0。79以上,最高为0。98,检验R2均在0。64以上,最高为0。91。基于高光谱参数建立的叶片色素估算模型精度高于基于色彩参数所建模型;证实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3种(品种)色系风箱果叶片色素含量估算中的优越性,并构建了高精度的叶片色素估算模型。

    风箱果叶片色素色彩参数高光谱参数偏最小二乘

    鸡圆圈病毒3型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张民秀谢芝勋张艳芳谢志勤...
    12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鸡圆圈病毒3型(GyV3)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为临床上快速检测鸡GyV3提供一种诊断方法。参考GyV3的VP3基因序列,设计1套LAMP特异性引物,分别通过温度优化、引物浓度优化和反应时间的优化,确定鸡GyV3可视化LAMP诊断方法的扩增温度、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通过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临床样品检测,验证鸡GyV3可视化LAMP诊断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显示,鸡GyV3 LAMP检测方法的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0。0 μL,包括DNA模板1。0 μL,2×Master Mix 10。0 μL,内引物GyV3-FIP和GyV3-BIP混合液(工作浓度16。0 μmol/L)2。0 μL,外引物GyV3-F3和GyV3-B3混合液(工作浓度2。0 μmol/L)2。0 μL,环引物GyV3-LF和GyV3-LB混合液(工作浓度8。0 μmol/L)2。0 μL,ddH2O 3 μL;鸡GyV3 LAMP检测方法的扩增程序:66℃反应20 min,80℃灭活5 min。鸡GyV3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能特异性检测GyV3,最低检测浓度为101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小于5%;与常规PCR方法检测临床样品的结果比较,两者结果符合率达100%。建立的鸡GyV3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能特异性检测GyV3,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及污染小等优点,且检测结果可通过肉眼观察进行判断,适用于GyV3的临床快速筛查。

    鸡圆圈病毒3型(GyV3)可视化LAMP特异性引物诊断方法敏感性

    新型鹅星状病毒衣壳蛋白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高冬生张菡王海燕张晓战...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制针对新型鹅星状病毒(GAst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和高效抗体,克隆新型GAstV HNZZ-4毒株的ORF2基因序列,构建pET-32a-Cap重组质粒,进行衣壳蛋白(Cap)原核表达;用重组Cap蛋白免疫兔只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鉴定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32a-Cap经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XhoⅠ进行酶切后,得到大小约5 000 bp和750 bp的2个与预期一致的条带;阳性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32a-Cap;pET-32a-Cap原核表达获得了分子质量约为27。5 ku的GAstV重组Cap蛋白;制备的兔抗GAstV Cap多克隆抗体能够与重组Cap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且能特异性结合感染LMH细胞的GAstV。综上,制备的兔源抗新型GAstV Cap多克隆抗体保留了抗原性,特异性较好。

    鹅星状病毒衣壳蛋白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吸附等温线及其热力学性质研究

    陈卓陈家鼎毛岚白涛...
    14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吸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水分吸附特性,测定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环境温度20、25、30、35、40℃以及环境相对湿度50%、60%、70%、80%、90%下的吸湿情况,绘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吸附等温线,采用5种常用的农产品吸附等温线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吸附等温线属于Ⅲ型等温线,在环境相对湿度相同的条件下,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平衡含水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MHAE模型是描述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吸附等温线的最佳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98 77~0。999 05,平均相对百分率误差(MRE)为1。455 15%~2。949 68%。热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平衡含水率发生变化时,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净等量吸附热(Qst)与微分吸附熵(ΔS)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随平衡含水率的升高而下降,且两者与温度之间都没有明显关系。在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的水分吸附过程中,熵-焓补偿理论也同样存在并适用,并且水分吸附过程是自发的由焓所驱动的反应。综上,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水分吸附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较为相似,MHAE模型适合用来描述初烤烟叶主脉与叶片在温度20~40℃的吸附等温线。

    初烤烟叶含水率吸附等温线数学模型热力学性质

    不同保鲜袋包装对雾培马铃薯微型种薯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李守强田甲春葛霞李梅...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不同保鲜袋包装对雾培马铃薯微型种薯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大西洋雾培微型种薯为试材,通过测定种薯块茎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发芽率和腐烂率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等,探究4种保鲜袋对微型种薯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20±1)℃下,与普通网袋(CK)相比,普通A膜袋、纳米保鲜袋、核桃保鲜袋、蒜薹保鲜袋等4种保鲜袋均能有效改善微型种薯的贮藏保鲜效果,其中以核桃保鲜袋和纳米保鲜袋对微型种薯的贮藏保鲜效果较佳。这2种保鲜袋包装均能够明显降低微型种薯的失重率,且以纳米保鲜袋包装微型种薯的腐烂率最低,贮藏84 d,核桃保鲜袋和纳米保鲜袋包装微型种薯的失重率分别较CK降低73。20%、63。62%,核桃保鲜袋包装微型种薯的腐烂率较CK升高21。43%,纳米保鲜袋包装微型种薯的腐烂率较CK降低31。25%;抑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速度,减少细胞膜的受损程度,贮藏70 d,核桃保鲜袋和纳米保鲜袋包装微型种薯的MDA含量分别较CK降低23。26%、13。95%;同时,还可促进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提高,减少氧自由基的伤害,并能够正常发芽,对雾培微型种薯具有良好的贮藏保鲜效果。综合考虑,建议在雾培微型种薯贮藏期间采用纳米保鲜袋包装。

    马铃薯微型种薯雾培法保鲜袋抗氧化酶贮藏保鲜

    基于SR-YOLOv8n-BCG的模糊花卉图像检测

    黄小龙陈中举许浩然李和平...
    16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复杂环境下对模糊花卉图像快速、精确的检测需求,提出了一种组合模型SR-YOLOv8n-BCG,该模型有效地综合了SRGAN(Super-resolu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的图像重建能力和YOLOv8的目标检测能力,并针对网络结构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准确率并实现轻量化。首先,SR-YOLOv8n-BCG利用SRGAN对模糊花卉图像进行超分辨处理,提高输入模型的图像质量。其次,在YOLOv8n特征提取网络中使用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BiFPN)替换PAN-FPN模块,以有效融合多尺度的花卉特征,并降低模型的体积。同时,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CA)以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利用Ghost卷积替换普通卷积,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并轻量化模型。结果表明,经过在自制的5类花卉数据集上的试验评估,相较于SR-YOLOv8n,SR-YOLOv8n-BCG模型在模型尺寸减小35。5%的情况下,平均精度均值提高1。2百分点,达到95。4%。表明提出的改进模型有效地提高了对模糊花卉图像检测的准确率,并实现了轻量化以适应低配的设备。

    花卉图像检测SRGANYOLOv8BiFPN坐标注意力机制Ghost卷积

    基于深度图像和BP神经网络的红枣体积预测方法研究

    贾雅欣李传峰弋晓康吴明清...
    172-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红枣体积的快速无损测量,提高红枣体积分级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图像和BP(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红枣体积测量方法。通过采集红枣深度图像,利用分割算法进行平面分割和红枣聚类,对聚类后的红枣点云分别进行柱面拟合,建立红枣3D模型。采用包围盒算法、凸包法等多种方法提取红枣3D模型上的长径、短径、轮廓周长、投影面积、球度共5种特征,建立7组不同特征组合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预测红枣体积。结果表明,包含红枣5种特征的模型预测结果最好,其体积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861 87,均方根误差(RMSE)为1。66 mL,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65%。表明采用深度图像和BP神经网络估测红枣体积具有较高预测精度。

    红枣深度图像BP神经网络特征提取体积测量

    《河南农业科学》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