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农业科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农业科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张新友

月刊

1004-3268

hnnykx@163.com

0371-65739041

450002

郑州市农业路1号

河南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等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权威性农业科技期刊。全国农业核心期刊,河南省优秀期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还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相当多的文章被英国CAB、美国AGRIS收录。本刊自1972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立足河南、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重点报道全省农业科技界的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已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与特色,深受农村干部、广大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农民朋友喜爱。主要栏目有:作物栽培、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果树、蔬菜,畜牧兽医,水产,特种种植与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新品种、新技术、产品等。本刊信息量大,发行范围广,已成为省内外农资企业、科研院所发布广告信息的重要媒体,广大读者获取技术信息、经济信息的主要渠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氮锌配施对不同锌效率玉米品种植株矿质元素累积、分配的影响

    张盼盼乔江方李川张美微...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锌高效玉米品种郑单958和锌不敏感品种隆平638为试验材料,设置90 kg/hm2(LN)、180 kg/hm2(MN)、225 kg/hm2(HN)3个施氮量和不喷施锌肥(F0)、拔节期和大口期1∶1喷锌4。5 kg/hm2(F1)2个喷锌处理,分析氮锌配施对不同锌效率玉米品种植株矿质元素含量、累积量、分配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为玉米生产上氮锌合理配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中铜、锌含量以MN处理最高,分别为1。82、16。23 mg/kg。F1处理能够提高籽粒中氮、锌含量和锌有效性。植株中氮、磷、钾累积量以MNF1处理隆平638最高,籽粒中铜和锌、锰和铁累积量分别以LNF1、HNF1处理郑单958最高。籽粒中氮、磷、铜的占比以隆平638 HNF1处理最高,籽粒中锌占比以郑单958 HNF0和LNF0处理较高。HN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平均为10。31 t/hm2,其次是MN处理,LN处理最低。2个品种籽粒磷含量与锰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隆平638籽粒钾含量与铁、锌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铜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体来看,施氮量180 kg/hm2配合拔节期和大口期1∶1叶面喷施锌肥能够提高玉米籽粒中锌生物有效性和矿质元素累积量,促进玉米籽粒产量和矿质元素营养同步提高,可在大田中进行推广应用。

    玉米品种氮锌配施锌效率矿质元素累积分配有效性

    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面团黏性与小麦醇溶蛋白组成关系研究

    曹颖妮王俊艳辛玉杰赵光华...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74份不同黏性等级的小麦品种(系)为研究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分离不同黏性小麦品种的醇溶蛋白特征图谱,并进行面团黏性、醇溶蛋白组分含量与小麦面粉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以期建立采用少样本量快速准确识别面团黏性的方法。结果表明,经RP-HPLC分离后,ω-、α/β-和γ-醇溶蛋白3个组分在图谱上清晰可见;不同黏性等级小麦材料的醇溶蛋白得到了不同的特征图谱,黏性较大的小麦ω-醇溶蛋白的组分峰数较多,总峰面积较大;ω-醇溶蛋白在不同黏性等级小麦材料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面团黏性与ω-醇溶蛋白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α/β-和γ-醇溶蛋白相对含量相关性不显著;ω-醇溶蛋白相对含量与沉淀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能量、拉伸阻力和最大拉伸阻力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弱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ɑ/β-醇溶蛋白相对含量与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γ-醇溶蛋白相对含量与小麦各品质性状均无显著相关性。可见,面团黏性主要与ω-醇溶蛋白相对含量有关,ω-醇溶蛋白对面团质量有弱化作用。

    小麦面团黏性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醇溶蛋白

    MWCNTs-COOH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韩金玲钟婷玮杨晴赵晓丽...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10%PEG模拟干旱胁迫,以超纯水和10%PEG溶液处理为非干旱处理对照(CK1)和干旱处理对照(CK2),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10、20、40、80、160、320 mg/L)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缓解干旱胁迫对小麦的伤害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途径。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随着MWCNTs-COOH质量浓度增加,小麦苗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最大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160 mg/L MWCNTs-COOH处理最高。与CK2相比,10~160 mg/L MWCNTs-COOH处理提高了干旱胁迫下小麦苗高、最大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鲜质量、根干质量,促进小麦生长,且对根的促进作用高于地上部;320 mg/L MWCNTs-COOH处理降低了干旱胁迫下苗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抑制小麦生长。对小麦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和根系活力进行分析发现,与CK2相比,160 mg/L MWCNTs-COOH处理小麦叶片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提高,水分饱和亏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根系活力增强,高质量浓度的MWCNTs-COOH(320 mg/L)则使各指标值向相反方向发展,胁迫程度加重。表明低质量浓度MWCNTs-COOH处理可通过保持叶片水分和激活植物防御系统,诱导幼苗对干旱产生耐受性。综上,适宜质量浓度(10~160 mg/L)的MWCNTs-COOH可促进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增强其抗旱性,以160 mg/L MWCNTs-COOH处理效果最好;高质量浓度(320 mg/L)的MWCNTs-COOH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具有毒性效应。

    小麦干旱胁迫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生长

    化肥优化减施对麦茬旱直播稻强、弱势粒食味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刘奇华孙召文尹秀波郑崇珂...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常规施肥处理(F0,施N 350 kg/hm2、P2O5135 kg/hm2、K2O 135 kg/hm2)为对照,研究不同化肥优化减施处理(F1:施N 280 kg/hm2、P2O5108 kg/hm2、K2O 135 kg/hm2;F2:施N 210 kg/hm2、P2O581 kg/hm2、K2O 135 kg/hm2;F3:施N 140 kg/hm2、P2O554 kg/hm2、K2O 135 kg/hm2)对麦茬旱直播稻强、弱势粒食味与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直播稻优质高产施肥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化肥优化减施处理总体上均显著提高了直播稻强、弱势粒崩解值和峰值黏度,改善了食味品质,F1、F2、F3处理强势粒的崩解值分别比F0处理显著提高 8。35%、7。65%、9。78%,F1、F3处理弱势粒的崩解值分别比F0处理显著提高13。25%、11。13%。各化肥优化减施处理总体上均显著降低了强、弱势粒中组氨酸、脯氨酸及锰含量,总体上均显著提高了强、弱势粒中酪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含量和弱势粒中铜、锌含量,另外,F1处理还显著提高弱势粒中铁含量,F2处理显著提高强势粒中铁、铜含量及强、弱势粒中钙含量。与F0处理相比,F1、F2、F3处理强势粒的酪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00。28%、44。76%、41。08%,弱势粒的酪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85。21%、61。64%、22。47%;F1、F2、F3处理强势粒的赖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8。87%、27。32%、70。62%,F1和F3处理弱势粒的赖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7。23%、39。44%;F1、F2、F3处理强势粒的精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 6。54%、11。84%、2。18%,弱势粒的精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 32。83%、33。59%、23。02%。与F0处理相比,F1处理弱势粒铁含量显著提高27。16%,F1、F2、F3处理弱势粒锌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8。86%、6。56%、3。39%,F1、F2、F3处理弱势粒铜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49%、2。95%、3。11%。综上,化肥优化减施在提高强、弱势粒食味品质的同时,可以改善营养品质,总体上以F1处理最优。

    水稻化肥优化减施旱直播强势粒弱势粒品质

    不同促生真菌菌肥配施对烤烟致香成分、感官质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叶志晖邵新光赵晓忠
    3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云烟87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分别施用共生型哈茨木霉(Rh)、内外共生型摩西斗管囊霉(Fm)、内生型球孢白僵菌(Bb)及其组合性处理(RF、RB、FB、RFB),探索不同促生真菌对烤烟致香成分、感官质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促生真菌菌肥应用于烤烟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促生真菌单独接种及组合施用对烤烟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中性致香组分、感官品质及植烟土壤性质均有积极影响。与CK相比,相关接菌处理(Rh、Fm、Bb、RF、RB、FB、RFB)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显著提高87。93%~186。21%,其他土壤指标(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交换性铁含量)以多元接菌处理(RF、RB、FB、RFB)整体较优。非挥发性有机酸(丁二酸、富马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与中性致香组分(芳香族氨基酸类、棕色化类、质体色素类、西柏烷类)含量以含摩西斗管囊霉的多元接菌处理(RF、FB、RFB)较高。感官质量中,各处理评吸总评分差异较小,但接菌处理香气质、香气量、劲头、燃烧性等方面表现更佳。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交换性铁含量与烤烟致香成分、感官质量密切相关;主成分分析排序表明,FB处理最有利于提高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中性致香组分及评吸感官品质。综上,摩西斗管囊霉与球孢白僵菌组合接种处理效果较佳,其可通过增强土壤离子交换性能提高烤烟品质,是最优处理。

    烤烟丛枝菌根真菌球孢白僵菌木霉菌有机酸致香物质评吸质量

    增施铃肥对化学封顶棉花光合特性、秋桃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胡浩然段松江张承洁吴一帆...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封顶会加快棉花衰老进程,造成棉花养分供应不足,影响顶部棉铃正常发育,导致棉花顶部不结铃、结铃少、铃质量低,最终影响产量。为解决该问题,以J206-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置2个铃期增施尿素处理[0 kg/hm2(N0)和150 kg/hm2(N1)],副区设置4种铃期叶面肥喷施处理[不喷施叶面肥(F0)和喷施1%硫酸钾(F1)、0。1%硼酸盐(F2)、0。3%磷酸二氢钾(F3)],共8个处理,探究化学封顶条件下增施铃肥对棉花光合能力、秋桃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功能叶SPAD值在增施铃肥后21d达到峰值,所有处理中以N1F3处理SPAD值最高,较N0F0提高15。02%。增施铃肥后21 d,N0水平下F3、F1、F2处理净光合速率(Pn)分别较F0处理显著提高20。72%、17。71%和14。42%,N1水平下,F3、F1处理分别较F0处理显著提高20。00%、11。81%。增施铃肥处理的秋桃棉铃长度、体积均高于N0F0处理,其中除N0F2处理外,各处理秋桃棉铃长度均与N0F0处理差异显著。在同一氮肥水平下,F1—F3处理秋桃棉籽与纤维干质量均高于F0处理;N0水平下,F1与F3处理棉籽、纤维干质量分别较F0处理显著提高31。43%、25。53%与38。57%、35。46%;N1水平下,F1—F3处理棉籽干质量较F0处理显著提高32。92%、17。39%、37。89%,F1与F3处理的纤维干质量分别较F0处理提高23。81%与32。65%。增施铃肥各处理的秋桃单铃质量与籽棉产量均高于N0F0处理,其中N1F3处理秋桃单铃质量最大(6。18 g),较N0F0处理显著提高14。44%;除N0F2、N1F0、N1F2处理外,各处理籽棉产量均显著高于N0F0处理,其中N1F3处理籽棉产量最高,达7 273。35 kg/hm2,较N0F0处理显著提高30。20%。综上所述,基于棉花化学封顶且纯氮施用量为南疆常规水平300~375 kg/hm2条件下,建议于棉花铃期增施尿素150 kg/hm2配合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可提升棉花光合能力,利于秋桃生物量的积累,增加棉花秋桃数量及单铃质量,进而提高棉花产量。

    棉花化学封顶增施铃肥秋桃发育光合特性产量

    玉米秸秆对煤矸石中重金属释放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徐秀月王宁宁董慧林王杰...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秸秆对煤矸石重金属释放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向煤矸石中添加不同比例(0%、1%、2%、5%、10%)的玉米秸秆,研究其对煤矸石中铁(Fe)、锰(Mn)、铜(Cu)、锌(Zn)、铅(Pb)和镉(Cd)等重金属释放及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添加促进了煤矸石中Fe、Mn的快速释放,且秸秆添加比例越高,浸出液中Fe、Mn的质量浓度越高,试验结束时(秸秆腐解180 d)秸秆添加量为10%的处理组中Fe、Mn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459。30、47。30 mg/L;玉米秸秆的添加整体上促进了煤矸石中Cu、Zn的释放,抑制了煤矸石中Pb的溶出,对Cd的溶出影响不明显。总体上,秸秆添加促进了煤矸石中Fe、Mn由可还原态向可交换态及可氧化态转化,Cu由可交换态及可还原态向可氧化态转化,使Zn由可还原态转化为可交换态。重金属RAC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各重金属中活性形态占比大小依次为Mn>Zn>Cu>Fe>Cd>Pb,秸秆的添加使煤矸石中Mn、Zn活性形态占比升高,秸秆添加量为5%的处理组煤矸石中Cu、Cd活性形态占比最低。综上,玉米秸秆添加量为5%时对煤矸石中的Cu、Pb、Cd有固定作用,但同时会活化煤矸石中的Mn、Zn,在使用玉米秸秆对煤矸石进行修复改良时,应关注煤矸石中Mn、Zn活性的变化,以防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玉米秸秆煤矸石重金属释放生物有效性

    砷胁迫下接种PGPR对水生植物砷累积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圆圆张文静李楠
    6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水生植物芦苇、灯芯草与根围促生细菌(PGPR)组合对重金属污染水体中砷(As)的富集作用以及生理响应,模拟水体As质量浓度(0、5、15、30 mg/L)并添加PGPR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v)以及不添加菌株(对照,CK)共设计24个处理。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As对芦苇、灯芯草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下产生抑制。添加PGPR能够增加芦苇和灯芯草株高和生物量,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改善芦苇和灯芯草的根系构型并提高根系活力,增加植物地上部和根系的氮吸收量,增强根系对As的富集能力。5 mg/L As质量浓度下,与CK相比,添加Pf处理芦苇株高、生物量、根系氮吸收量和地上部氮吸收量分别增加54。6%、38。5%、11。5%、48。4%,叶绿素总含量增加23。4%,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分别提高6。7%、20。6%,根系总长度、根系总投影面积、根系总体积和根分叉数分别增加4。8%、19。3%、27。4%、14。8%;添加Bv处理芦苇株高、生物量、根系氮吸收量、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根系构型参数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 mg/L As质量浓度下,与CK相比,添加Pf和Bv处理灯芯草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根系构型等也有所提高。在30 mg/L As质量浓度下,Pf处理芦苇地上部和根部As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6。1、432。1 mg/kg。综上,芦苇+Pf对As的吸收和富集效果最好,可应用于重金属As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

    芦苇灯芯草根围促生细菌水体污染叶绿素根系构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蔬菜中3种农药残留

    魏茂琼王丽兰珊珊刘振环...
    7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研制吡虫啉、丙溴磷及克百威快速检测试纸条,评价其在大蒜、白菜检测中的应用效果。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用胶体金颗粒标记吡虫啉、丙溴磷及克百威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探针,以硝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包被吡虫啉-BSA、丙溴磷-BSA及克百威-BSA偶联物为检测线,羊抗鼠IgG抗体为质控线,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并对金标抗体用量、标记抗体浓度、检测线包被浓度等参数条件进行优化,评价试纸条的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大蒜、白菜为对象,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并对这2种蔬菜样品进行阴性检测及添加标准品农药检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中吡虫啉、丙溴磷、克百威的最适标记抗体质量浓度分别为9。6、8。4、9。6 μg/mL,抗原的包被质量浓度均是0。3 mg/mL,检测用时约15 min。吡虫啉、丙溴磷及克百威的检出限分别为20、3 000、20 ng/mL,符合国标对2种蔬菜的限量规定。检测与吡虫啉、丙溴磷及克百威功能和结构相似的其他药物时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克百威和吡虫啉农药的最适提取剂分别为4mL乙酸乙酯和4mL甲醇,样品用量均为2g,上清液3 mL;丙溴磷农药的最适提取剂是9mL乙酸乙酯,样品用量3g,上清液8 mL,上清液用氮气吹干。50份蔬菜阴性样品和加标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假阳性率为6%,假阴性率为0。可见,研制的试纸条适用于大蒜、白菜现场快速检测以及基层实验室中大量样本的筛查,可为大蒜、白菜中农药残留控制提供有效监管手段。

    大蒜白菜胶体金快速检测吡虫啉丙溴磷克百威

    黄色小长蝽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林兴雨席玉强宋南尹新明...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黄色小长蝽(Nysius inconspicuus)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长蝽科(Lygaeidae)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二代测序方法获得黄色小长蝽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在系统发育分析中使用长蝽科14个物种作为内群,并选择大眼长蝽科(Geocoridae)的1个物种作为外群,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长蝽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黄色小长蝽的线粒体基因组包含37个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和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全长为14 893 bp(GenBank登录号:OR099699)。黄色小长蝽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除cox1和nad6利用TTG、nad4l利用AAC作为起始密码子,其余蛋白质编码基因都是以ATN开头,终止密码子除cox1、cox2、nad3和nad1以不完整的T作为结尾,其余蛋白质编码基因都是以TAA结尾。此外,基于3种不同的数据矩阵,分别采用2种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得到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基本一致。

    黄色小长蝽半翅目长蝽科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