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以茶树信阳10号和中茶108为试材,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形态[铵硝比(NH4+∶NO3-)分别为4∶0、3∶1和0∶4]下茶树生物量、氮含量、根系发育、生长素含量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旨在揭示不同氮形态下茶树根系的发育机制.结果表明,信阳10号在铵硝比3∶1下,根系和地上部干质量最高,根系氮含量最高.与单独供铵(4∶0)相比,信阳10号在铵硝比3∶1时,不定根显著伸长,侧根长和密度无显著变化,根系IAA含量显著增加,叶片IAA含量显著降低.与信阳10号不同,与单独供铵相比,中茶108在铵硝比3∶1下地上部干质量、根系和地上部氮含量显著减少,不定根长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侧根长显著伸长,侧根数目和侧根密度显著降低,IAA含量在根系中显著减少,叶片中无显著变化.qRT-PCR结果表明,铵硝比3∶1下,信阳10号根系生长素合成基因CsTSA、CsNIT1,运输基因CsPIN3a、CsPIN3b和响应基因CsARF3、CsIAA27表达显著上调;中茶108根系生长素合成基因CsNIT1、CsNIT2,运输基因CsABCB4和响应基因CsARF1、CsARF3、CsARF5、CsARF6表达显著下调.综上所述,信阳10号和中茶108对不同氮素形态响应存在基因型差异,前者耐NO3-,适宜生长在铵硝比3∶1下,后者不耐NO3-,适宜生长在纯铵营养条件下;铵硝比3∶1下,生长素向信阳10号根系运输增加和向中茶108根系运输减少,可能是不同茶树根系对氮素形态响应不同的生理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