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生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生物学报
热带生物学报

许文深

季刊

1674-7054

rdswxb@163.com

0898-66281595

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

热带生物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ropical Agriculture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我校农、工、经济、文、法等学科教学、科研的学术论文,也吸收部分外来稿件。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入网“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香蕉枯萎病菌候选效应蛋白FoSSP20的鉴定和功能初探

    王田符俐盈赵阳刘爽...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鉴定课题组前期在Foc4基因组中筛选的候选效应蛋白的毒力功能,以从中选取的FoSSP20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结构,并通过信号肽分泌实验、亚细胞定位实验、烟草瞬时表达实验和qRT-PCR初步分析其功能,结果显示,利用酵母分泌实验验证FoSSP20的信号肽的分泌功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分泌蛋白定位于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核中.qRT-PCR结果分析表明FoSSP20在香蕉枯萎病菌侵染前期显著上调表达.以上结果表明,FoSSP20是一个经典分泌蛋白,可能在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发挥作用.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效应蛋白亚细胞定位细胞死亡

    基于DNA条形码的棕榈裸蠓雄虫的发现与描述

    何泽华李加慧林晓丹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棕榈裸蠓Atrichopogon palmatus Tokunaga,1962年迄今仅有雌虫被记录,雄虫一直未被发现.笔者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成功将采自海南岛的棕榈裸蠓雌、雄个体进行配对,首次发现了棕榈裸蠓雄虫,并详细描述了棕榈裸蠓雄虫的形态特征,提供了鉴定特征图以及CO I(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条形码.

    分子鉴定形态分类裸蠓属双翅目

    三亚湾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

    洪鹏曾茹何金曼李智杰...
    100-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海南三亚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和水质状况,于 2020年和 2021年的 4月对三亚湾近岸海域进行了 2次网采取样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优势度和丰富度指数对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和水质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镜检结果显示,2020年鉴定出浮游植物 4门 98种;2021年鉴定出浮游植物为 3门 65种;硅藻类在 2次调查结果中均为优势类群.浮游植物优势种 2020年为 7种,2021年为 9 种,聚类分析与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2020年和 2021年存在显著差异.2020年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分别为 3.35和 3.72,均高于 2021年的多样性指数(3.27)和丰富度指数(2.5),而 2020年的均匀度指数为 0.59,低于 2021年(0.66)的,且 2021年比 2020年的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降低了 41.95%.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氨氮、电导率、总磷是影响三亚湾 2020年和 2021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以上结果表明,三亚湾 2020年和 2021年生态环境总体较为优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以硅藻门为主,水体处于贫营养状态,没有形成赤潮和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

    三亚湾浮游植物水质群落特征

    不同培养温度的鱼源海豚链球菌转录组分析

    贾新蕾黄增朝杨林狄吕静...
    10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鉴定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在不同温度的转录水平差异,通过生长曲线测定和人工感染试验分析该菌在 25℃和 35℃下的生长情况和致病性,采用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Strand-specific RNA-seq)技术对 25℃和 35℃培养的海豚链球菌Tozj-1菌株进行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Gene Ontology)数据库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然后利用VFDB(Virulence factor database)数据库筛选差异表达的重要毒力基因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海豚链球菌在 35℃条件下有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强的毒力;转录组共筛选获得 927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P<0.05),其中包括 820个上调基因和 107个下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细胞、催化及结合过程;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通路、ABC转运通路、群体感应等信号通路.以上结果表明温度调控海豚链球菌基因的转录表达及相关通路的富集,为后续海豚链球菌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海豚链球菌转录组测序温度毒力因子qRT-PCR

    一种三回路式淡水循环养殖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潘国英文畅黄薇薇姚雪梅...
    12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人们对优质鱼类蛋白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环保要求,在海南琼海构建了三回路式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以微滤机反冲洗水作为反硝化碳源,建立了水循环处理、鱼粪污泥厌氧消化对鱼类生长和污染物控制的运行方式.在 121 d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养殖实验中,养殖密度达到 107.7 kg·m-3,存活率 100%,饲料转化率(FCR)1.74;鱼缸中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和硝酸盐氮(NO3--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 0.95、0.15和 43.01 mg·L-1.每日外排水量为系统总水量的 2.66%、养殖水量的 6.67%;试验期间,厌氧消化单元内仅有少量污泥残留而无外排.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共 21个菌属参与了氮代谢,包括红细菌属(Rhodobacte)、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固氮螺旋菌属(Azospira)等.结果表明,该循环水养殖系统为罗非鱼等淡水鱼类养殖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生态可持续循环养殖模式.

    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三回路式处理反硝化碳源厌氧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