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地质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地质与工程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石油地质与工程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

邱荣华

双月刊

1673-8217

hnshy@sohu.net syhn@chinajournal.net.cn

0377-63830612

473132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石油地质与工程/Journal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7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主要栏目有石油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石油工程、炼油化工、石油企业经营管理,读者范围为石油天然气和地矿行业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石油企业管理人员。《河南石油》为全国双百期刊,曾获得过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多次获得河南省优秀期刊一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空气泡沫驱和二氧化碳驱注入剖面测井方法适用性分析

    刘平刘帅宏杨敏周莉...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气泡沫驱和二氧化碳驱是低渗透油田三次采油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有效研究注入层位的吸入情况,需要进行注入剖面测井评价,但空气泡沫液的不稳定体系特征和二氧化碳的超临界状态特性区别于常规水驱流体,常规的测井方法需要进行适用性评价研究.在对已有注入剖面测井方法的原理适用性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八参数注入剖面测井方法在二氧化碳和空气泡沫驱中适用性良好,脉冲中子氧活化可用于二氧化碳注入剖面测井,常规同位素示踪测井方法在空气泡沫驱和二氧化碳驱中适用性不良,分布式光纤测井方法适用性强,在二氧化碳和空气泡沫驱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空气泡沫驱二氧化碳驱注入剖面测井八参数脉冲中子氧活化分布式光纤测井

    肯基亚克油田盐上斜坡带低温低压砂岩油藏压裂技术研究

    王勇邓有根夏旭华葸尚勇...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盐上斜坡带二叠系砂岩油藏主力储层埋深900~1 350 m,原始地层压力系数1.0左右,储层温度25~35℃.由于油藏为高角度单斜油藏,邻井同层连通性差,且油藏南北跨距小,不具备注水开发井网部署条件,区内油井投产后一直采用衰竭式开采,目前地层压力系数已降至0.61左右,单井产能已低至2~5 t/d.为探索加砂压裂技术在该类油藏的适应性,针对低温、低压油藏压裂压裂液破胶难度大、压后返排困难等技术难题,开展了加砂压裂措施增产潜力分析、低温破胶压裂液体系评价优选、低压油藏压后排液工艺优化等室内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于Kxxx9井开展了首口井应用,压裂增产倍数达到8倍以上,措施效果显著,为低温低压油藏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低温低压单斜油藏衰竭式开采破胶加砂压裂

    工作液对低渗气藏产能影响机理及储层保护

    石美雪张春光王睿刘彬彬...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海低渗气藏储层黏土矿物差异明显,导致储层损害机理各异、与外来流体接触后对产能影响认识不清,储层保护研究缺少机理支撑.针对上述问题,以东海H气田实际钻完井液体系开展储层损害机理研究,通过采用气体作为驱替介质、延长循环时间、建立初始含水饱和度等方法优化动态损害评价实验.在此基础,建立了钻完井液侵入深度与表皮系数数学模型,系统分析钻完井液体系对气层的损害机理,评价损害程度.最终综合地质因素、储层损害机理优选H气田储层保护技术.实验结果表明,钻完井液初期侵入速度快,5 d后基本稳定;钻完井液侵入主要发生水锁、配伍性及固相堵塞孔喉等损害;优化暂堵颗粒、增加返排压差能够有效降低钻完井液对储层损害程度.研究成果为低渗气藏高效开发、产能释放提供基础支撑.

    低渗气藏工作液储层伤害储层保护机理研究

    基于核磁共振的CO2驱喉道动用界限——以朝阳沟油田为例

    白振强皮彦夫王清华宋文波...
    90-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核磁共振基本原理,通过孔隙的简化,推导出核磁共振T2驰豫时间与孔隙喉道半径关系,利用数值差值和最小二乘基本方法,结合高压压汞岩心孔喉分布,将核磁共振T2图谱转换为岩心孔喉半径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岩心驱替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变化,信号幅度同步变化的基本规律,分析水驱和CO2驱不同孔喉半径的信号幅度变化曲线,判断出不同开发方式下的最小孔喉动用界限.研究表明,朝阳沟油田特低渗透区块为亲水特性,低压水驱岩样采出程度28.0%,高压水驱岩样采出程度30.0%,非混相气驱岩样的采出程度为48%,混相气驱岩样的采出程度为64%;水驱主要动用孔隙中喉半径大于1.00 μm孔的可动油,非混相驱替不可动用的最小孔喉半径为0.15 μm,混相驱没有提高喉道动用界限,但是驱替效率却大幅度提高;CO2驱替出原油中的轻质组分,残余油黏度变大,不可动流体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 1/3~3/4,核磁共振图谱发生左移现象.研究结论为CO2驱开发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CO2驱核磁共振高压压汞喉道半径动用界限

    致密砂岩气藏气井产水来源综合识别方法——以苏里格气田西区为例

    谢泱汪春浦唐华佳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缺少单井产水计量的情况下,苏里格西区致密砂岩气藏气井产水来源识别困难的问题,通过引入水化学图示并结合矿化度分析、生产动态与核磁共振,创新性地建立了苏里格西区致密砂岩气藏气井产水来源综合识别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凝析水、工作液与地层水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气井凝析水与工作液的Stiff图版均被辅助线切割成两部分,而地层水的Stiff图版位于辅助线一侧,且不同时间的Stiff图版可判断气井是否发生水侵.工作液的矿化度大于20000 mg/L,而凝析水的矿化度小于20 000 mg/L.对于地层水,层内水在井筒积液前油套压稳定,且压差小于2 MPa,而层间水油套压波动幅度大,且压差高于2 MPa.当含水饱和度小于驱替压力0.51 MPa的核磁饱和度时,地层水为束缚水;当含水饱和度大于驱替压力0.51 MPa的核磁饱和度或小于驱替压力0.032 MPa的核磁饱和度时,地层水为毛细管水;当含水饱和度大于驱替压力0.032 MPa的核磁饱和度时,地层水为自由水.

    苏里格西区致密砂岩水源综合识别Stiff图版法核磁共振

    同心分注井在线电动验封仪研制及应用

    张福涛
    101-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分层注水仍是补充地层能量、实现油田稳产、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开发方式,原有同心分层注水井验封技术存在仪器定位难、密封件易损坏、验封效率低等问题,采用设计和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制了同心分注井在线电动验封仪,并配套测调、验封一体多功能地面控制系统,集成流量、上/下压力等多参数测试技术,实现了一次下井、多层验封测试.试验表明,验封仪的坐卡/解卡性能、胶筒坐封/解封性能、整机承压能力、密封承压能力均能达到要求,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有效解决了验封效率不高等问题,提高了分层注水测试效率和合格率,为提升油田精细注水效果提供了可靠的工艺技术.

    分注井在线实时电动多层验封

    厄瓜多尔ISHPINGO区块产层套管固井技术

    来鹏飞兰小林田国强刘钰龙...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ISHPINGO区块位于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东部,属于中高孔、高渗边底水油藏.该区块生产套管固井具有地层流体防窜难度大、井壁泥饼难以清除、油层顶界离上层套管脚近、环空间隙窄、井斜大等难点;固井结束后4~5 d进行投产,对井筒完整性要求较高.针对前期产层段固井质量问题,通过引入触变剂、胶乳、优选膨胀剂、优化水泥浆性能等措施调配出适合该区块的产层套管水泥浆,该水泥浆具有静胶凝早期强度高、发展快、过渡时间短、抗压强度高、微膨胀等特性;同时,使用多效前置液体系、旋转水泥头、旋转浮鞋等固井工艺,形成适合ISHPINGO区块的配套固井工艺,2022年在ISHPINGO区块完成6井次产层套管固井作业,固井质量合格率100%,全井段优质率85%以上4 口井.该固井方案可有效解决ISHPINGO区块产层段固井质量问题,确保井筒完整性,满足后续射孔、开采要求,对缩短建井周期和类似产层套管固井作业具有重要意义.

    ISHPINGO区块产层套管固井强触变胶乳水泥浆高孔高渗

    CEEMD-SG滤波在固井质量测井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刘建建刘媛媛田博宁樊琦...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固井质量评价主要依靠声波变密度测井资料,受双层套管影响,变密度图像有时会因内、外层套管波叠加出现明显的畸变现象,对固井质量的评价产生干扰.为获得真实的变密度图像,剔除"假异常",将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和Savitzky-Golay(SG)滤波法联合,提出一种CEEMD-SG滤波方法,并应用于声波变密度测井数据处理.首先使用CEEMD方法对变密度数据进行分解,通过傅里叶变换对原始信号及分解得到的各个固有模态函数(IMF)进行频谱分析,然后选取高频IMF分量使用SG滤波算法进行处理,并将滤波后的高频分量与CEEMD分解得到的低频分量联合重构得到处理后的信号.利用该方法对塔里木油田实际变密度资料进行处理,并与CEEMD、小波阈值去噪、SG滤波三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EEMD-SG滤波方法能更好地消除双层套管带来的波形叠加干扰,处理后的资料能满足现场验收要求.

    测井资料处理固井质量测井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SG滤波

    复兴地区页岩油优快钻井技术

    张敏程丙方严佳佳曹立明...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东复兴地区侏罗系湖相、河流相砂泥岩储层发育,油气类型为凝析油、页岩气同产,该区陆相页岩油气水平井具有大井眼、井段长、造斜困难、地层压力安全窗口窄、水平段可钻性差、轨迹控制难、水平段易垮塌等难点.通过井身结构、钻井方式、提速工具、轨迹控制、钻井液类型、完井方式等进行技术集成与优化.结果表明:通过二开井身结构、强化参数钻井、PDC钻头+预弯曲钻具组合、强封堵油基钻井液、旋转导向钻井、不承压防漏固井等关键技术,克服井壁失稳、水平段可钻性差、漏溢转换频繁等复杂情况,提高了钻井效率,节约了钻井周期,形成了 一套适合复兴地区页岩区块的优快钻井技术,为该区后续水平井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

    复兴地区陆相页岩气井水平井优快钻井井身轨迹

    《石油地质与工程》征稿简则

    《石油地质与工程》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