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混凝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混凝土
混凝土

戴显明

月刊

1002-3550

hntbjb@vip.163.com

024-62123865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混凝土/Journal Concret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混凝土》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混凝土行业专业期刊,其内容已涵盖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的各个方面:一、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三、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验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混凝土》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及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氯盐侵蚀行为

    季自刚任效坤孙涛黄绍宁...
    57-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氯盐侵蚀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氯盐在混凝土中的侵蚀行为,以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氯离子沉积量为表征手段进行盐雾侵蚀试验,并根据Fick第二定律计算得到不同侵蚀龄期下氯离子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在氯盐侵蚀过程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氯盐侵蚀的玄武岩纤维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降低混凝土劣化速率;在相同深度及侵蚀龄期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氯离子含量均低于普通混凝土;此外,氯离子扩散系数随着侵蚀龄期的增加而降低,且相同龄期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均低于普通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力学性能氯离子含量Fick第二定律氯离子扩散系数

    不同侵蚀环境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Cl-和SO42-渗透性能研究

    于泽艾红梅王万里王宝民...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不同侵蚀环境中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会受到侵蚀离子的渗透,严重影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了不同强度等级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氯盐溶液、硫酸盐溶液和复合盐溶液 3种侵蚀环境下抵抗侵蚀离子渗透的能力.通过分析不同矿渣掺量下抗侵蚀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探究Cl-和SO42-在渗透过程中的耦合作用,并利用AutoPoreIV9500 压汞仪测试不同侵蚀龄期各试样的孔隙特征.结果表明:在距离侵蚀表面5 mm和30 mm处,C35混凝土比C25混凝土的离子浓度降低7%~60%;在相同侵蚀环境下,掺入矿渣粉可以显著减小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中侵蚀离子浓度;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中的孔隙组成以直径小于 50 nm的介孔和微孔为主,矿渣的掺入细化了孔隙结构.即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随着其抗压强度等级的提高而显著提高,并且矿渣粉的掺入使结构更加致密,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抗Cl-和SO42-渗透性能.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矿渣粉抗侵蚀离子渗透孔结构

    含界面过渡区随机分布多边形骨料沙漠砂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研究

    刘海峰陶仁光吕晓晔
    68-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试件尺寸、界面过渡区(ITZ)厚度及强度、沙漠砂替代率(DSRR)对沙漠砂混凝土(DSC)经历高温后抗压强度的影响,将DSC看作三相复合材料,建立含ITZ随机分布多边形骨料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对高温后DSC单轴受压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在-2.59%~3.13%,吻合良好.高温后DSC抗压强度随试件尺寸增大而减小,强度下降范围为 1.44%~4.13%;抗压强度随ITZ厚度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随着ITZ强度增加,抗压强度基本呈线性增大趋势;抗压强度在DSRR为 40%时最优,研究结果可为DSC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界面过渡区沙漠砂混凝土多边形骨料高温数值模拟

    碾压沙漠砂贫混凝土的饱水软化及耗散能特征研究

    邹承君关英林康亚明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碾压沙漠砂贫混凝土饱水软化后的物理力学特征,开展了不同配合比下的饱水软化试验,结果表明:(1)质量吸水率约为 10%~22%,体积吸水率约为 18%~40%;(2)饱水软化后抗压强度下降约 50%~60%,故软化系数约为 0.4~0.5;(3)试块的耗散能系数随水泥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延性系数则相反,与干燥时相比,饱水后两者均略有下降.

    沙漠砂贫混凝土饱水软化抗压强度吸水率吸能特征

    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研究

    孙敏高鹏真万崔星方有珍...
    78-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改性碳纳米管对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纤维掺量下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压弯强度试验,研究其荷载-挠度曲线,分析等效抗弯强度值和弯曲韧性比.结果表明:两种纤维分别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上发挥着不同的阻裂效果,共同提升自密实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的初始弯曲韧性比和初始等效抗弯强度,使混掺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初始弯曲韧性比增加了23.1%;在自密实混凝土试件三分点加载试验中,钢纤维掺量为1.8%,碳纳米管掺量为0.3%时,混凝土峰值荷载最高,达 34 840.2 N.

    钢纤维改性碳纳米管劈裂抗拉强度弯曲韧性

    短切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延年卢禹先王广林董浩...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短切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把不同体积掺量(0.25%、0.5%、0.75%、1.0%、1.25%)、不同长度(6 mm、12 mm)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掺入以C40混凝土为主的不同基体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中,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弯强度试验,分析短切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并拟合出C40混凝土抗弯强度与短切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同一掺量下,12 mm短切玄武岩纤维比 6 mm短切玄武岩纤维提升混凝土力学性能效果更佳;C40混凝土在 12 mm短切玄武岩纤维掺量为 1%时,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拉压比和抗弯强度对比未掺入玄武岩纤维的混凝土分别提高7.11%、30.00%、21.34%和 24.89%,此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提升效果最佳.

    混凝土玄武岩纤维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拉压比抗弯强度

    定量分布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连续梁抗弯性能数值模拟

    王晓伟栾魁亮陈娇詹兆钰...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增强是有效改善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拉性能的方法之一,掺加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Fiber,PVA)纤维可以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裂性能和韧性,根据构件拉应力大小配制PVA纤维体积掺量,即定量分布PVA纤维,能够充分发挥纤维的增强作用.为研究PVA纤维定量分布的增强机理,开展了定量分布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Adaptively Distributed Polyvinyl Alcohol Fiber Reinforced Cement-based Composites,AD-PFRC)连续梁的抗弯性能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PVA纤维分布方式连续梁的应力云图及梁底部拉应力较大区域的合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平均PVA纤维体积掺量为 1.3%时,AD-PFRC的拉应力值相比PFRC明显提高,且达到极限荷载时,AD-PFRC梁跨中截面底部拉应力较大区域的合力相比PFRC提高了 12%,AD-PFRC的PVA纤维增强作用明显提高.

    定量分布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增强机理数值模拟

    粉煤灰再生混凝土损伤模型与试验对比研究

    张玉栋张富钧谢龙张佳帅...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垃圾和工业废料粉煤灰在工程中的利用率较低,为将建筑垃圾和粉煤灰利用率最大化提升,分别以再生骨料 20%、40%、60%、80%、100%和粉煤灰 0、10%、15%、20%的替代率取代天然骨料和水泥制作粉煤灰再生混凝土,对不同取代率下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探究.为更好的分析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建立理想再生混凝土损伤模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试块的强度与本身再生骨料的性能相关性极大,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将再生骨料替代率和粉煤灰替代率结合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再生混凝土中粉煤灰替代率与承载能力大小呈负相关关系,与峰值应变变化和坍落度呈正相关关系.经微观分析后,证实了对试块坍落度、抗压强度的宏观实测数据及原因分析.

    再生混凝土微观分析峰值应力峰值应变

    活性钙含量与养护温度对底灰碱激发材料性能的影响

    王蔚吴庆陆锴龙韩佐承...
    97-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效益更高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底灰碱激发材料的制备方式,对底灰碱激发材料开展了配合比设计、强度试验及微观分析,分析了养护温度及不同配合比底灰碱激发试件抗压强度发展的影响,并结合XRD、SEM-EDS、FT-IR等微观检测技术分析了聚合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底灰粒径不大于1.25 mm、水玻璃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比为2∶1时,粒化高炉矿渣含量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底灰碱激发试件的抗压强度;密封条件下复合养护温度更有利于聚合反应的进行与聚合产物的生成.

    活性钙碱激发养护温度聚合反应

    石灰石粉-矿渣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及可靠性分析

    聂超柱吕恒林唐鹏周淑春...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石灰石粉及矿渣对混凝土碳化性能以及可靠性的影响,以掺合料比例、水胶比、石粉比表面积以及龄期为参数进行快速碳化试验,得出了试验环境和自然环境下的碳化预测模型,由此展开自然碳化下的可靠性预测分析,并以分析得到的可靠度指标为因变量,选取混凝土的水胶比、保护层厚度、石粉的掺量以及龄期 4 个自变量设计正交试验,对 4 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掺加石粉或矿渣后混凝土抗碳化能力均有所降低,其中以单掺 20%石粉的混凝土抗碳化能力下降最为明显.石灰石粉-矿渣混凝土抗碳化能力随着水胶比的减小、石灰石粉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变强.掺加不同比例的矿物掺合料对碳化结构可靠性均有一定减弱影响,对碳化结构可靠性的影响程度为水胶比>碳化龄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石灰石粉掺量,其中水胶比大小、石灰石粉掺量大小、碳化龄期长短与可靠度指标大小负相关,保护层厚度大小与可靠度指标大小呈正相关.

    混凝土水胶比碳化模型可靠度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