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混凝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混凝土
混凝土

戴显明

月刊

1002-3550

hntbjb@vip.163.com

024-62123865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混凝土/Journal Concret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混凝土》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混凝土行业专业期刊,其内容已涵盖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的各个方面:一、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三、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验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混凝土》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及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纤维混凝土在恶劣环境中的变形破坏特性

    许明远何新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碳纤维混凝土在恶劣环境中(硫酸盐侵蚀环境下)的变形破坏特性,制备了含碳纤维(质量为水泥质量的1.0%)的混凝土试件,开展了变幅循环受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周期的增加,试件并不会立刻呈现明显的劣化的趋势,在干湿循环60次之前抵抗循环受压能力有所增加,之后开始下降,而在达到150次干湿循环后基本丧失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试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是压密损伤和能量耗散逐渐积累的过程,而干湿循环周期的增加会逐渐增加耗散能转化率,最终改变了试件的储能机制.建立了基于累积残余应变且考虑初始损伤的损伤模型,该模型能够反映碳纤维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碳纤维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变形破坏循环受压

    3D打印混凝土打印性能评价参数的提出及试验验证

    董赛阳瞿威潘瑞左自波...
    67-7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3D打印混凝土需要同时满足泵送性、挤出性和建造性的要求,其中,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泵送性和建造性的综合评价尤为重要.提出了以流坍比和稠坍比表征的材料触变参数,并以3种外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6)、可再分散乳胶粉(RLP)、硅酸镁铝(TL))为研究对象,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 3种外加剂对3D打印混凝土触变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可以采用提出的触变参数定量地对3D打印混凝土泵送性和建造性进行综合评价,3种外加剂对触变参数的影响程度为HPMC-6>RLP/TL,3种外加剂的掺入都会使材料触变参数的下降.

    3D打印混凝土打印性能泵送性建造性外加剂评价

    桥梁动力效应对粗骨料UHPC的影响

    丁庆军周昌盛郭凯正龚金华...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桥梁工程可能遭受的桥梁动力效应问题,通过小型振动台进行模拟桥梁振动,以振动幅度和频率为振动参数,研究了桥梁振动对粗骨料UHPC的力学性能、超声波波速及粗骨料沉降系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 mm的振动幅度可以有效改善孔结构,对粗骨料UHPC的力学性能和超声波波速具有促进作用;当振动幅度大于1 mm时振动会引入内部缺陷,并且粗骨料离析程度增大,刚性骨架被破坏,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超声波波速降低;当振动频率增大时,能够有效改善钢纤维与基体的黏结性能,增强粗骨料UHPC的弯曲韧性;在实际粗骨料UHPC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桥梁振动幅度,不应超过3 mm.

    桥梁振动振动参数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损伤机理

    复合激发剂调控碱激发材料收缩性能研究

    范小春张宇高旭汪阳...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碱激发矿渣-粉煤灰(AASF)胶凝材料的高收缩特性,通过硅酸钠(NS)分别与碳酸钠(SC)、硫酸钠(SS)和磷酸钠(SP)复掺制备复合激发剂,研究复合激发剂对AASF干燥收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激发剂对AASF体系的干燥收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SC15、SS15和SP5(Na2O质量取代率分别为15%、15%和5%)的90 d干燥收缩相较于NS分别降低39.0%、33.3%、42.4%,SP的综合减缩效果最好.SC使水化产物中生成了碳酸钙,而SS和SP的掺入并未引入新的晶体类水化产物,但SC、SS、SP可以有效减少体系中的自由水含量并提高化学结合水含量.SC、SS和SP的掺入均可以显著降低中孔体积比例和孔隙率,其中SC15、SS15、SP15的中孔体积率相较于NS分别降低30.8%、36.3%、25.0%.复合激发剂的减缩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显著提高化学结合水含量并抑制蒸发失水;二是有效减小中孔体积率以缓解毛细管应力,同时降低整体孔隙率以提高基质微观结构的致密程度.此外,掺入复合激发剂的各组试样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其流动度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维持在181 mm和60 MPa以上.

    碱激发复合激发剂干燥收缩物相组成孔隙结构

    一种高抗冻剂对于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

    彭龙贵郝方涛程焕全张亮青...
    85-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研究了一种高抗冻剂相较于引气剂对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在混凝土加入引气剂,加入高抗冻剂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尤其是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中,在300次冻融循环后,相较于加入引气剂的试样,弹模比从57.3%提升至87.4%.并且在300次冻融循环后,加入高抗冻剂相较于加入引气剂的试样,弹模比从61.4%提升到90.5%.而在C40强度组中,300次冻融循环之后,加入高抗冻剂试样相较于加入引气剂的试样,其弹模比从61.4%提升至90.5%.可以看出高抗剂对C30、C40强度等级试样的抗冻性有巨大的提升.并且加入高抗冻剂的C30、C40、C50试样在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39.9 MPa、48.2 MPa、56.9 MPa,均满足国标GB/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中对C30、C40、C50强度等级的要求.

    高抗冻剂引气剂混凝土抗冻融性能弹性模量抗压强度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王鑫管民生杭熙茹郭静...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机制砂原料种类和机制砂级配对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以细骨料类型(天然砂、石灰石机制砂、卵石机制砂)、细骨料级配、水灰比为变量制作了 30组机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和15组天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结果表明:在石粉掺量10%时,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天然砂再生混凝土,且机制砂原料为石灰石的抗压强度高于卵石;机制砂各筛孔量占比分别为5%、7%、18%、25%、26%和14%时,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研究表明:严格控制水灰比、颗粒级配可使机制砂再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满足生产应用要求,采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更有优势,是缓解天然砂资源短缺的可行途径之一.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级配抗压强度

    高温后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

    李趁趁刘超伟魏非凡赵军...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高温后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了温度、纤维种类、单掺玄武岩纤维掺量、混掺玄武岩纤维(BF)及纤维素纤维(CF)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BF或CF均可提升高温后混凝土的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相同体积掺量时单掺BF提升效果优于CF.各温度下,随着BF休积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增加.试验中,单掺玄武岩纤维最佳体积掺量为0.20%,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加率为13.1%~32.6%,劈裂抗拉强度增加率为28.0%~62.4%.各温度下适量混掺BF和CF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二者具有正混杂效应,比单掺纤维增强效果好.混掺BF体积掺量为0.15%和CF体积掺量为0.10%的B2C1组试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高,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抗压强度增加率为14.8%~36.2%,劈裂抗拉强度增加率为31.6%~75.3%.引入协同效应系数分析了玄武岩纤维与纤维素纤维的正负混杂效应,并建立了高温后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计算模型,可用于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灾后性能评估.

    高温混杂纤维混凝土玄武岩纤维纤维素纤维力学性能

    不同类型天然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宋丹李晓英何依蔓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传统混凝土材料抗拉抗折强度低以及脆性较强的问题,以剑麻纤维、苎麻纤维、竹纤维和亚麻纤维4种不同类型的天然纤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天然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天然纤维掺量的不断增大,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值逐渐降低,而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值则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条件下,剑麻纤维和亚麻纤维对混凝土试件抗拉和抗折性能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竹纤维和苎麻纤维,并且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当剑麻纤维的掺量为0.5%时,可使混凝土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升20.24%和18.26%,而当亚麻纤维的掺量为2.0%时,可使混凝土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提升21.45%和28.13%.研究结果认为天然纤维的掺入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试件的抗拉和抗折性能,但同时会降低其抗压强度.

    天然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

    混凝土用新型缓凝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马以宏陈兴涛汤雷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长距离泵送性能,以烯醇基聚氧乙烯醚TPEG、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酸磷酸酯单体FM-1为主要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制备出了一种适合混凝土用的新型缓凝剂GRE-1,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缓凝剂GRE-1的掺入能够有效改善水泥浆的流动性能,延长水泥浆的凝结时间,当其质量浓度为0.5%时,可大幅提高水泥浆的流动度,并能使水泥浆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延长一倍以上;GRE-1还能与水泥浆中的阳离子产生结合作用,有效降低滤液中阳离子的浓度;GRE-1的掺入能够大幅提升水泥砂浆试件的早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改善其力学性能;GRE-1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用市售缓凝剂HT-1和HP-1.研究结果认为研制的新型缓凝剂GRE-1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能够满足混凝土长距离泵送的使用需求.

    混凝土缓凝剂流动度凝结时间力学性能

    不同活性的氧化镁膨胀剂对混凝土变形特性影响分析

    杨爱丽庞玉玲
    109-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材料常常需要承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例如日晒雨淋等条件下,混凝土会发生收缩或膨胀现象,严重影响其稳定性.为了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变温条件下,分析氧化镁膨胀剂活性差异对混凝土变形特性影响.明确主要原料的化学成分,采用柠檬酸法确定所用氧化镁膨胀剂的活性值分别为70 s、140 s、210 s,利用这些氧化镁分别制备混凝土样品.测试不同用量和活性氧化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计算出变温条件下不同活性氧化镁制备混凝土的随龄期变化的膨胀率,测试烘干条件下各个试验样品的收缩率.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活性下氧化镁膨胀剂的用量为5.5%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更好,在变温条件下,210 s活性的膨胀剂混凝土膨胀率更高不易出现变形,70 s和140 s活性混凝土膨胀率相对较低,混凝土易出现变形.210s活性的膨胀剂混凝土收缩率相比于另两种活性膨胀剂混凝土的更小,不易出现收缩变形.

    变温条件不同活性氧化镁膨胀剂混凝土变形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