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外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于明达

双月刊

1007-8991

hnwkxzz@126.com

0371-63620587

450014

河南省郑州市经八路2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

河南外科学杂志/Journal 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跟骨骨折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llgrower-Donati与垂直褥式切口缝合法效果比较研究

    黄西领明晓峰王振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跟骨骨折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llgrower-Donati(A-D)与垂直褥式切口缝合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8-2023-08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62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切口行A-D缝合法33例(观察组),行垂直褥式缝合法29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切口缝合时间、负压引流时间、术后72 h的VAS评分,以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末次随访时的VSS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A-D缝合法与垂直褥式缝合法均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其中A-D缝合法在促进切口愈合、提高瘢痕美观效果方面更具优势。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垂直褥式缝合法Allgrower-Donati缝合法

    系统化健康教育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效果分析

    徐鹏飞赵伟丽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01-2023-12行LA治疗的58例急性阑尾炎(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康复教育干预方法分为2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康复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医学应对(MCMQ)问卷评价2组患者对疾病康复的应对能力。记录2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康复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MCM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MCMQ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和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教育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LA治疗的AA患者围术期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面对疾病康复的应对能力,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早期康复,缓解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临床康复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系统化康复教育面对疾病康复应对能力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和机体创伤应激反应对比研究

    杨长见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和对机体创伤应激反应的影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4-01固始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的8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按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的原则行低位前切除术。根据术式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1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治疗指标,以及丙二醇(MDA)、醛固酮(ALD)、皮质醇(Cor)机体创伤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术后24 h 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1天MDA、ALD、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腔镜组患者的水平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降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更具优势,而且对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机体创伤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的影响较小。

    直肠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应激反应

    下斜肌后徙与部分切除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对伴下斜肌亢进斜视患者视功能的影响

    谢慧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下斜肌后徙与部分切除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对伴下斜肌亢进(IOOA)斜视患者下斜肌和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12焦作市人民医院眼科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的58例伴IOOA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联合术式分为下斜肌后徙术组(观察组)和下斜肌部分切除术组(对照组),各29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评价下斜肌和视功能恢复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斜肌功能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下斜肌功能亢进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的视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比较,采用后徙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伴IOOA斜视患者,更利于下斜肌和视功能的恢复。

    斜视下斜肌亢进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斜肌后徙术下斜肌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法对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贺雪爱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MA)剥除术中缝合止血法与电凝止血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6于灵宝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OMA剥除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创面不同止血方法分为2组,各31例。缝合组予以缝合止血法,电凝组行双极电凝止血法。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卵巢基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PSV)、窦状卵泡数目(AFC)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以及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2)性激素水平。统计随访12个月期间2组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的FSH、LH、E2、AFC、PSV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缝合组患者的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电凝组,E2、AFC、PSV水平均明显高于电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期间,缝合组患者的自然妊娠率高于电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2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双极电凝止血法比较,腹腔镜OMA剥除术中对创面应用缝合止血法止血,对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和性激素水平影响较小,有利于提高自然妊娠率,而且无明显增加复发率。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腹腔镜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缝合止血卵巢储备功能妊娠结局

    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李瑞瑞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2-2024-02周口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行剖宫产的74例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盆腹腔粘连的37例产妇作为发生组,以1:1配比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盆腹腔粘连的37例产妇作为未发生组。收集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切口方式、产褥期感染、关闭腹膜情况是术后发生盆腹腔粘连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横切口、产褥期感染、关闭腹膜质量是术后发生盆腹腔粘连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横切口、产褥期感染、关闭腹膜质量是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发生盆腹腔粘连的危险因素。临床需依据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以降低术后盆腹腔粘连发生风险。

    瘢痕子宫盆腹腔粘连危险因素

    基于IMB模型与常规延续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效果比较研究

    武浩雪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与常规延续健康教育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1-2024-01河南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行THR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术后常规延续教育28例(对照组),实施IMB模型的延续健康教育32例(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采用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ER)评分和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Barthel指数标准评价患者的自我效能、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统计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出院时的SER评分和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2组患者的SER评分和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出院时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THR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后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延续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康复自我效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全髋关节置换术基于IMB模型延续健康教育髋关节功能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分析

    曹涛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巩义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2021-01-2023-06收治的76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溶栓与抗凝治疗,观察组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患侧下肢周径差,统计肺栓塞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肺栓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溶栓和抗凝疗法比较,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DVT患者,在缩小大腿、小腿周径差、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治疗效果方面更具优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溶栓抗凝

    高速涡轮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临床研究

    赵伟举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速涡轮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2-2024-01郑州市金水慧慈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8例(颗)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拔牙术方法分为高速涡轮微创组(微创组)和传统凿骨劈冠法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拔牙时长、术后第3天时的张口受限度、疼痛VAS评分和肿胀程度。统计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拔牙时长短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时张口受限度、VAS评分、肿胀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速涡轮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程度,以及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势。

    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高速涡轮微创拔牙术传统凿骨劈冠法应用效果

    基于骨科临床路径下改良动态反馈式训练对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后足功能恢复的影响

    黎璇孙元丽马杏娟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骨科临床路径下改良动态反馈式训练对旋前外旋型(PER)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后足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8-2023-08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97例PER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不同康复训练方式分为2组,常规组(48例)实施常规被动康复训练,动态组(49例)基于骨科临床路径下改良动态反馈式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踝关节活动度、踝-后足功能。统计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静息、活动状态VAS评分和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水平,以及OMAS、AOF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个月时,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动态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骨科临床路径下改良动态反馈式训练,可改善PER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后足功能,调节踝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程度,并具有良好安全性。

    骨科临床路径改良动态反馈式训练踝关节骨折踝-后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