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临床研究
医学临床研究

詹道友

月刊

1671-7171

jcr_cs.hn@vip.163.com

0731-84824007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省卫生厅内)

医学临床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湖南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主办的现代医学综合性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高、中、初三档俱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题材新颖,栏目丰富,信息量大。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临床药理与用药,诊疗教训、理学诊断、急症抢救、流行病学调查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剂量维生素C辅助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MIP-1α、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延云鹏王淼
    910-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C辅助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进行抗感染、抗炎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低剂量维生素C辅助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炎症因子[脂联素(APN)、MIP-1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APACHE 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ScvO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cv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MIP-1α、IL-6、CRP、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AP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IP-1α、1L-6、CRP、PCT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 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辅助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患者MIP-1α等炎症因子水平,改善T淋巴细胞水平,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肺炎/药物疗法抗坏血酸/投药和剂量巨噬细胞炎性蛋白质类T淋巴细胞

    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后发生高碳酸血症的影响因素

    李晓彦周丽乔丽君
    913-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后发生高碳酸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治疗的19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高碳酸血症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172).收集患者基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高碳酸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选取的197例患者中,高碳酸血症发生有25例,总发生率为12.69%.两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手术方式、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气腹建立时间、气腹压力、术中出血量、皮下血肿、手术体位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腹建立时间≥120 min、气腹压力>15 mmHg、术中出血量>500 mL均为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后发生高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气腹建立时间≥120 min、气腹压力>15 mmHg、术中出血>500 mL等均是腹腔镜输尿管结石取出术后发生高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予以重点关注,强化预防干预措施,避免高碳酸血症发生.

    输尿管结石/外科学腹腔镜检查高碳酸血/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血清内皮素-1及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

    齐永乐
    916-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素-1(ET-1)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支架植入治疗的7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检测血清ET-1、25-(OH)D水平.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比较两组术前血清ET-1、25-(OH)D水平,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清ET-1、25-(OH)D水平及其他临床因素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7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发生再狭窄的有10例,再狭窄发生率为12.82%(10/78).再狭窄组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支架个数、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与非再狭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血清ET-1、25-(OH)D水平均高于非再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T-1、25-(OH)D均是影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ET-1、25-(OH)D单一及联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AUC值分别为0.716、0.703、0.809(P<0.05).[结论]血清ET-1、25-(OH)D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相关,两者联合检测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价值较高.

    闭塞性动脉硬化/外科学下肢/外科学内皮缩血管肽1/血液骨化二醇/血液手术后并发症

    动态心电图下ST段压低、心率变异性指标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能分析

    白亚亚高鑫宇
    919-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下ST段压低、心率变异性指标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动态心电图及CAG检查,根据CAG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冠心病患者,n=38)及对照组(非冠心病,n=42).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相差≥ 50ms占总窦性心搏的百分数(PNN50)]、ST段压低情况,以及Kappa分析心率变异性指标、ST段压低单独及联合诊断冠心病的效能.[结果]观察组SDNN、PNN5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分析显示,动态心电图下SDNN用于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89、0.928,PNN50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632、0.905,联合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P<0.05);动态心电图下ST段压低用于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736、0.928、0.837,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03、0.736,Kappa值为0.671.经一致性分析显示,SDNN、PNN50、ST段压低联合用于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21、0.976,三项联合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均高于两项联合诊断(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下ST段压低、心率变异性指标诊断冠心病均具有一定意义,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冠心病/诊断心电描记术,便携式心率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观察

    孔雪玲陈娇
    922-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宫缩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肌瘤部位压痛消失时间)、不良妊娠结局(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胎儿畸形)总发生率、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加快)总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宫缩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肌瘤部位压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疗效好,可缩短患者宫缩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肌瘤部位压痛消失时间,降低血液黏度,改善患者和胎儿的不良结局,安全性高.

    子宫肿瘤/药物疗法平滑肌瘤/药物疗法肝素,低分子量/药理学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

    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瑞丽李菁菁
    925-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根据剖宫产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8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共28例发生产后并发症(并发症组),其中发热5例、感染6例、盆腔炎3例、腹腔粘连9例、子宫破裂1例、产后大出血4例;57例未发生产后并发症(无并发症组).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孕周、孕次、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首次剖宫产横切口、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2年、盆腔炎病史、产前出血量≥240 mL、围术期输血占比大于无并发症组,子宫局部按摩占比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剖宫产横切口、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2年、盆腔炎病史、产前出血量≥240 mL、围术期输血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发生产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子宫局部按摩为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首次剖宫产横切口、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2年、盆腔炎病史、产前出血量≥240 mL、围术期输血可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子宫局部按摩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前置胎盘/并发症侵入性胎盘/并发症剖宫产术影响因素分析

    单侧、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郭营张猛焦云龙潘玉林...
    928-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3年9月郑州骨科医院收治的8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穿刺组(n=42)和双侧穿刺组(n=43).两组均采用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率、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后凸 Cobb角度和椎体高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X线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穿刺组术后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双侧穿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双侧穿刺组椎体后凸Cobb角度和椎体高度的恢复优于单侧穿刺组(P<0.05).两组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穿刺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但双侧穿刺在椎体形态恢复方面更为有效,而单侧穿刺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风险较低,建议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

    骨质疏松/并发症脊柱骨折/病因学脊柱骨折/外科学椎体成形术/方法

    基于知信行干预理论的药学服务模式在结核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董子琳张晓慧杨宇英
    931-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干预理论的药学服务模式在结核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144名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学服务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知信行干预理论的药学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WHO 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BREF)评分及两组患者药学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88.89%(64/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51/72)(P<0.05).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尿酸升高、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数减少等不良反应情况的人数少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与药学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干预理论的药学服务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结核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药学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结核,肺药学服务健康教育认知

    磁性管理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党媛白娇
    934-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性管理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希望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率、服药依从率、运动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行为态度、亲密关系、积极态度及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管理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脑梗死/心理学急性病情绪治疗依从性

    中医多学科协作团队护理模式在不完全性肠梗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苏静高冬艳张婷
    937-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多学科协作团队护理模式在不完全性肠梗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许昌中医院收治的80例不完全肠梗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多学科协作团队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腹痛、腹胀及便秘、停止排气等症状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恶心、呕吐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多学科协作团队护理模式不仅加速了不完全性肠梗阻患儿症状的缓解,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肠梗阻/治疗肠梗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