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肿瘤基础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肿瘤基础与临床
肿瘤基础与临床

王留兴

双月刊

1673-5412

hnzl@zzu.edu.cn

0371-66658178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40号河南医科大学

肿瘤基础与临床/Journal 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查看更多>>主要介绍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肿瘤临床科研成果、工作经验;有关肿瘤防治的调查统计;抗癌新药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成果、经验交流;肿瘤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讲座等。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多家专业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诊断价值

    李祥周李彦鹏练延帮韩星敏...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25I粒子植入术胰腺癌患者6例,患者术后48 h内行SPECT-CT上腹部局部断层融合显像.患者术前、术后均行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及验证.结果 6例胰腺癌患者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显示,胰腺癌肿块内125I粒子分布均匀,其粒子及周边区域放射性分布均匀,肿块周边正常组织内放射性明显减低,肿块内未见明显放射性分布稀疏区、缺损区,放射性分布与术前TPS计划及术后TPS验证基本一致.其中1例患者腹腔肠道内游离粒子1颗.结论 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肿块内粒子及放射性分布提供良好的影像学信息.

    胰腺癌125I粒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星型细胞瘤及鞍区生殖细胞瘤鉴别中的应用

    王瑞芳郎婧蒋萍丽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儿童星型细胞瘤及鞍区生殖细胞瘤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鞍区肿瘤患儿,病理活检证实为80例鞍区肿瘤患儿中有42例星型细胞瘤和38例生殖细胞瘤.所有患者均行增强MRI检测,将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增强MRI参数对患者星型细胞瘤和生殖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生殖细胞瘤在MRI平扫T1加权成像(T1WI)增强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WI)增强上呈等或稍高信号.星形细胞瘤在MRI平扫T1 WI增强上呈等或低信号,T2WI增强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强化.星型细胞瘤组和生殖细胞瘤组的肿瘤位置、最大直径、肿瘤组成、边缘、T,高强度病灶、T,WI增强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86,P<0.001;t=157.635,P<0.001;x2=7.026,P=0.008;x2=9.937,P=0.002;x2=19.361,P<0.001;t=9.210,P<0.001;t=2.856,P=0.006).ROC 结果显示,T1WI 增强和 ADC 均值具有鉴别诊断星型细胞瘤和生殖细胞瘤分型的价值(曲线下面积=0.793,P<0.001;曲线下面积=0.677,P=0.004).结论 增强MRI在诊断儿童星型细胞瘤及鞍区生殖细胞瘤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可以为临床鞍区肿瘤儿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作用.

    增强磁共振成像鞍区肿瘤星型细胞瘤生殖细胞瘤

    以患者结局为导向的强化护理对宫颈癌介入栓塞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

    司二冉赵文利李海云郑琳静...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患者结局为导向的强化护理对宫颈癌介入栓塞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接收的宫颈癌患者7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患者结局为导向的强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6.220,P<0.001;t=6.620,P<0.001).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337,P<0.001;t=6.846,P<0.001;t=6.770,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11.712,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x2=3.413,P<0.001).结论 宫颈癌介入栓塞化疗患者通过加强对预后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得到缓解,自信心和生存品质得到提升,从而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宫颈癌强化护理并发症生活质量

    知信行理论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并发症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陈东杰袁丽朱海玲郭阳...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知信行理论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漯河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妇产科术后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知信行理论干预,比较2组宫颈癌术后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和炎症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感染、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t=4.309,P=0.034;t=3.016,P=0.027).干预后,观察组 NLR、PL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5.901,P<0.001;t=0.892,P<0.001).结论 知信行理论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宫颈癌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和炎症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宫颈癌知信行理论干预术后并发症炎症指标

    基于风险预测模型的干预模式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高林林王慧君张曼丽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风险预测模型的干预模式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L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84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单中心前瞻性研究.将84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干预组和试验干预组,每组42例.常规干预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LLDVT风险预测模型的干预模式.在干预后,比较常规干预组和试验干预组患者LLDVT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干预组患者LLDVT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x2=12.924,P=0.012).试验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x2=8.230,P=0.004).与干预前比较,试验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患者的D-二聚体(t=18.031,P<0.001;t=10.873,P<0.001)、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t=5.815,P<0.001;t=2.473,P=0.013)、凝血酶原时间(t=2.459,P<0.001;t=1.274,P<0.001)及纤维蛋白原水平(t=12.265,P<0.001;t=9.328,P<0.001)均明显改善,且试验干预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较常规干预组患者更明显(t=6.307,P<0.001;t=4.365,P<0.001;t=4.825,P<0.001;t=4.807,P<0.001).结论 基于LLDVT风险预测模型的干预模式可以显著减少肺癌根治术后患者LLDVT发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风险预测模型肺癌肺癌根治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

    徐文宁唐金草王磊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56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14 d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降低(t=20.160,P<0.001;t=21.670,P<0.001),且比对照组更低(t=9.124,P<0.001;t=10.323,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4.909,P=0.02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x2=5.250,P=0.022).结论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

    头颈部肿瘤放疗临床护理路径心理状态

    基于预测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化疗后肺癌患者骨髓抑制、生活质量的影响

    杜小亚杜小飞陈拥军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预测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化疗后肺癌患者骨髓抑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拟行化疗的肺癌患者98例进行单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干预组和模型干预组.化疗前,常规干预组执行常规肿瘤内科护理,模型干预组在常规肿瘤内科护理的基础上施行骨髓抑制预测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骨髓抑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模型干预组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0.20%(5/49),低于常规干预组的48.98%(24/49)(x2=17.680,P<0.001).模型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干预后KPS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t=8.725,P<0.001;t=5.834,P<0.001).干预后,模型干预组KPS评分高于常规干预组(t=12.336,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x2=14.974,P<0.001).结论 基于骨髓抑制预测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肺癌化疗后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护理干预肺癌化疗预测模型

    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和生存的影响

    白卫丽张燕军钟洁王妍...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生活质量、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匹配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每组64例.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观察组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进行联合干预,综合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低于对照组的51.56%(x2=15.110,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SF-36评分均较同组护理前高(t=17.780,P<0.001;t=7.545,P<0.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t=9.161,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4%,高于对照组的87.50%(t=5.856,P=0.016).观察组患者的 1a内存活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5.94%(x2=4.913,P=0.028).结论 针对介入治疗的肿瘤患者,联合采用综合护理与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荐.

    肿瘤介入治疗综合护理心理干预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构建的护理模式对化疗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癌因性疲乏状况的影响

    杨明李世凤洪克秀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构建的护理模式对化疗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心理状态和癌因性疲乏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化疗的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构建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各维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Pipe疲乏调查量表各维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等SPB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研究组:t=25.319,P<0.001;t=25.091,P<0.001;t=20.093,P<0.001;对照组:t=12.781,P<0.001;t=13.572,P<0.001;t=12.892,P<0.001).干预后,研究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等SPB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5.828,P<0.001;t=7.046,P<0.001;t=2.752,P=0.007).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后 SAS、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研究组:t=22.482,P<0.001;t=27.534,P<0.001;对照组:t=14.634,P<0.001;t=16.992,P<0.001).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5.247,P<0.001;t=5.813,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认知、感觉、行为、情绪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研究组:t=15.042,P<0.001;t=20.372,P<0.001;t=10.906,P<0.001;t=27.276,P<0.001;对照组:t=7.847,P<0.001;t=7.712,P<0.001;t=6.227,P=0.000;t=17.965,P<0.001).干预后,研究组认知、感觉、行为、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376,P<0.001;t=11.996,P<0.001;t=6.981,P<0.001;t=10.482,P<0.001).结论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构建的护理模式应用于化疗肺癌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缓解不良心理情绪,降低癌因性疲乏.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构建的护理模式肺癌化疗自我感受负担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

    集束化干预方案对食管癌腔镜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的影响

    郭英李翠红唐青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干预方案在食管癌腔镜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安阳市肿瘤医院接受食管癌腔镜根治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集束化干预方案.分析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3.33%(x2=11.510,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t=7.119,P<0.001;t=5.802,P<0.001;t=10.890,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功能性项目评分均升高,症状性项目评分均降低(观察组:t=23.330,P<0.001;t=49.250,P<0.001;对照组:t=8.374,P<0.001;t=21.830,P<0.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功能性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而症状性项目评分低于对照组(t=13.220,P<0.001;t=33.860,P<0.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的83.33%(x2=10.980,P<0.001).结论 集束化干预方案能减少食管癌腔镜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食管癌术后患者集束化干预方案并发症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