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肿瘤基础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肿瘤基础与临床
肿瘤基础与临床

王留兴

双月刊

1673-5412

hnzl@zzu.edu.cn

0371-66658178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40号河南医科大学

肿瘤基础与临床/Journal 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查看更多>>主要介绍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肿瘤临床科研成果、工作经验;有关肿瘤防治的调查统计;抗癌新药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成果、经验交流;肿瘤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讲座等。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多家专业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授权理论的饮食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

    韩郁壬王睿赵海艳
    292-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授权理论在胃癌化疗患者饮食护理中的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方式,选取2023 年4 月至2024 年3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 90 例,根据患者初次入院时的病区分配,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 例.研究组接受基于授权理论的饮食护理方案,而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饮食护理,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的营养依从性、营养支持状况、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外周血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研究组的饮食依从性(91.11%)、营养支持达标率(86.67%)均高于对照组(55.56%、37.78%)(χ2=14.556,P=0.001;χ2=22.878,P<0.001).研究组的营养不良发生情况(15.56%)低于对照组(51.11%)(χ2=17.566,P=0.001).研究组总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8.296,P<0.001;t=5.238,P<0.001;t=17.174,P<0.001).研究组总体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706,P<0.001;t=5.263,P<0.001;t=9.069,P<0.001;t=7.793,P<0.001;t=5.580,P<0.001;t=10.040,P<0.001);研究组恶心/呕吐、疲劳、失眠、腹泻、便秘和食欲不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9.047,P<0.001;t=5.089,P<0.001;t=4.232,P<0.001;t=6.560,P<0.001;t=5.047,P<0.001;t=11.892,P<0.001).结论 采用基于授权理论的饮食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胃癌化疗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减轻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授权理论饮食护理胃癌化疗营养状况生活质量

    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在晚期结肠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邢玉广孙航郭得兴宰守峰...
    298-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6)方案在晚期结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 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 例.对比2 组治疗16 周后疾病控制率,治疗前、治疗16 周后血清B淋巴细胞瘤2 基因(Bcl-2)、环氧合酶2 基因(COX-2)、Bcl-2 相关X蛋白基因(Bax)表达情况,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31.71%,高于对照组的12.20%(χ2=4.556,P=0.033).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16 周后血清Bax阳性率均升高(χ2=12.676,P<0.001;χ2=40.180,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12.541,P<0.001);血清COX-2、Bcl-2 阳性率则降低(χ2=19.934,P<0.001;χ2=45.221,P<0.001;χ2=8.765,P=0.003;χ2=23.737,P<0.0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χ2=4.473,P=0.034;χ2=4.473,P=0.010).观察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长于对照组(t=7.540,P<0.001;t=7.068,P<0.001);观察组1、2、3 a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970,P=0.026;χ2=5.632,P=0.018;χ2=5.959,P=0.015).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5,P=0.746).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6 化疗方案可以提高晚期结肠癌患者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且安全性较高,这可能与上调Bax阳性率和下调COX-2、Bcl-2 有关.

    晚期结肠癌贝伐珠单抗化疗方案疾病控制效果

    保乳术联合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其对血清神经生长因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影响

    王珊珊王华楠
    301-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患者中应用保乳术联合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价值及对其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 年1 月至2024 年1 月期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2 例乳腺癌病患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保乳术+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n=56)和观察组(保乳术+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n=56).比较2 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手术相关指标、血清PSA水平、血清NGF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χ2=5.973,P=0.01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腋窝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t=6.811,P<0.001;t=9.147,P<0.001;t=74.886,P<0.001;t=21.218,P<0.001;t=5.546,P<0.001).观察组术后血清NGF、PS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4.660,P<0.001;t=3.867,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5.224,P=0.022).结论 在保乳术的基础上联合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下调其血清PSA、NGF水平,促进术后恢复,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安全可行.

    保乳术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乳腺癌神经生长因子前列腺特异抗原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中头尾侧联合入路应用效果观察

    唐照鹏王银中张鹏飞
    304-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中头尾侧联合入路对患者围手术期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92 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前46 例设为对照组,选择中间入路;后46 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头尾侧联合入路.比较观察2组手术指标、康复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t=3.189,P=0.002;t=4.211,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拔除引流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59,P=0.148;t=1.501,P=0.137;t=1.529,P=0.130).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090,P=0.765).结论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选择头尾侧联合入路,可在保证手术微创、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头尾侧联合入路中间入路围术期指标并发症

    磁共振成像在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王瑞芳郎婧蒋萍丽
    307-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12 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2 例后颅窝髓母细胞瘤或室管膜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RI进行诊断,分析MRI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手术病理诊断发现髓母细胞瘤25 例,室管膜瘤17 例.MRI扫描发现髓母细胞瘤22 例,符合率88.00%;室管膜瘤14 例,符合率82.35%.髓母细胞瘤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囊变面积比例均低于室管膜瘤(t=6.262,P<0.001;t=6.397,P<0.001).结论 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均是儿童后颅窝发生率较高的肿瘤类型,两者WHO分级不同,因此准确、及时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MRI是儿童后颅窝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鉴别诊断的有效方式,不仅能够准确显示出肿瘤的部位、结构、大小等,还能够判断肿瘤内部的信号分布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全面的参考,对肿瘤的检出率较高,是一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磁共振成像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鉴别诊断

    宫颈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观察

    胡文静刘依琳宁传英
    310-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选取2022 年2 月至2023 年5 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化疗的宫颈癌患者161 例,观察其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宫颈癌患者化疗第6 次后癌因性疲乏行为、情感、感觉、认知、总均分等得分均明显高于第 1 次(t=2.924,P=0.004;t=3.789,P<0.001;t=3.704,P<0.001;t=3.147,P=0.002;t=3.060,P=0.002).与第1 次化疗比较,第 6 次化疗时宫颈癌患者的躯体、心理、共性症状、特意模块、总分等生活质量得分有升高趋势,但社会得分降低(t=2.234,P=0.026).结论 宫颈癌患者化疗后容易出现癌因性疲乏,且生活质量较差,临床上应当重视.

    宫颈癌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化疗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张孟云张存良李瑾瑾
    313-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 年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病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78 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9 例确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设为观察组、39 例确诊为良性结节的设为对照组.比较观察2 组血清VEGF、TgAb、TSH水平及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VEGF、TgAb、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44.988,P<0.001;t=20.556,P<0.001;t=141.755,P<0.001).观察组血清VEGF、TgAb、TSH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χ2=4.994,P=0.025;χ2=6.019,P=0.014;χ2=4.768,P=0.029).血清VEGF、TgAb、TSH联合检查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VEGF、TgAb、TSH水平显著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分化型甲状腺癌

    基于循证医学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早癌筛查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王岭娜申丽香王建新韩芳芳...
    316-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早癌筛查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 90 例消化道早癌筛查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5)、研究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医学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 组遵医行为、心理状态[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配合检查评分为(3.98±0.48)分,高于对照组的(3.20±0.56)分(t=7.094,P<0.001);研究组口腔护理评分为(3.97±0.62)分,高于对照组的(3.34±0.36)分(t=5.895,P<0.001).干预后,研究组DSRSC评分(10.45±2.11)分,高于对照组的(13.59±2.41)分(t=6.576,P<0.001);研究组SCARED评分(15.42±2.56)分,高于对照组的(19.89±1.66)分(t=9.828,P<0.001);研究组GSES评分(31.15±3.28)分,高于对照组的(24.84±3.52)分(t=8.798,P<0.001).干预后,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χ2=4.050,P=0.044).干预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的71.11%(χ2=9.680,P=0.001).结论 基于循证医学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道早癌筛查患者,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循证医学预见性护理干预消化道早癌筛查心理状态自我效能

    基于列线图模型的护理干预对食管鳞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耐受不良发生的预防作用

    孟丽杰黄艳玲李蒙杨梦...
    319-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列线图模型的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耐受不良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22 年1 月至12 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食管鳞癌术后患者158 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 组,每组79 例.对照组术前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列线图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2 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不良发生情况、胃肠道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肠内营养耐受不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451,P=0.035;χ2=9.281,P=0.002;χ2=5.773,P=0.016;χ2=8.913,P=0.003;χ2=4.856,P=0.028).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25.520,P<0.001;t=32.060,P<0.001;t=33.970,P<0.001;t=27.940,P<0.001;t=7.827,P<0.001).观察组非常不满意1 例、不满意4 例、一般 3 例、满意 49 例、非常满意 22 例,护理满意度为89.87%;对照组分别为8 例、7 例、14 例、45 例、5 例、63.2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15.564,P<0.001).结论 基于列线图模型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耐受不良发生风险,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列线图模型食管鳞癌手术胃肠道功能肠内营养耐受不良

    医护患协同模式在骨肉瘤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张晶刘新刘志勇韩金钱...
    32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医护患协同模式对骨肉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保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 年1 月至2024 年1 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 90 例行铰链式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骨肉瘤患者实施前瞻性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医护患协同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2 组,每组 45 例,比较 2 组数字疼痛分级(NRS)、肢体功能(MSTS)、自我护理能力(ESCA)与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进展逐渐降低(F组间=26.365,P组间<0.001;F时点=715.361,P时点<0.001;F交互=2.528,P交互=0.115).研究组MST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进展逐渐升高(F组间=242.784,P组间<0.001;F时点=5224.310,P时点<0.001;F交互=98.565,P交互<0.001).研究组护理后ESCA、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292,P<0.001;t=10.411,P<0.001).结论 医护患协同模式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周围骨肉瘤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肢体恢复,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骨肉瘤关节置换医护患协同模式疼痛肢体功能生活质量